薛清德说自己是台湾台中人,也是“新平潭人”。
台湾“9·21”大地震震垮了他在台中、彰化、南投的事业;但半年后他来到福建平潭岛,在这里找到了爱情找到了家。在惠台政策的支持下,他与妻子黄日红在这里创业发展。夫妻俩扎根平潭的20年,不仅服装生意蒸蒸日上,还积极参与助学、环保等公益事业。2018年,薛清德的家庭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
越融合越幸福
薛清德1964年出生于台湾彰化县。他说,读书时,作业本的封底都印有“做个活活泼泼的好学生,当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句子。老师教育他,身为炎黄子孙,应当做个好学生,认真读书,长大后成为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2000年,因自己的货船出故障抛锚待修,薛清德在平潭短期逗留,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平潭人的热情帮助,因此他对这个平静祥和、民风淳朴的地方产生了特别的好感。那时,他正徘徊在人生的低谷:大地震让他在台湾的产业遭受重创,与前妻的婚姻也画上句号。
平潭像一块福地,吸引并接纳着薛清德留了下来,重新开始。2001年,他在这里遇到了朴实善良的“湘妹子”黄日红。结婚6个月后,小两口注册了日日红服饰公司,从此走上了红红火火的二次创业之路。如今,夫妇俩已经在平潭拥有了3家公司5家店面,涉及服饰、百货、金饰、中医等行业。“这与平潭的优惠政策分不开,台湾人在平潭创业、就业,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薛清德说。
2010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薛清德多了几重身份——平潭台商协会监事长、平潭县政协委员、平潭政风行风监督员,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成了他的新使命。每次回台湾,薛清德都会向亲朋好友推介平潭。而在平潭,只要有台胞找到他,他都热情地接待,耐心讲解对台优惠政策。“我是台商,会用台商的眼光来看平潭的发展,他们更希望征求我的意见。此外,我对平潭政策了解,能给他们分析发展的优劣势。”在他的帮助下,不少客商顺利入驻平潭。
2016年,薛清德在平潭澳前台湾小镇的丰辰百货获得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给予的1万元扶持资金。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繁荣若干意见》,在进口运费补贴、租房补贴、电费补贴等方面给予台商的大力支持。而“惠台31条”的出台,更让薛清德坚定了扎根这片创业热土的信心。“在平潭,台胞们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各级部门的关照,无论安家创业或就业就学,都落实执行了习总书记所指示的‘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精神。”薛清德说。
存善念,践善行
什么是家风?什么又是家训?对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薛清德来说,家风来自父母一辈子的勤劳耕作和乐善好施,来自从父母身上的“存善念、践善行”。在教育子女、传承家风上,他和妻子言传身教,在儿女童年时期,就带着他们去关怀弱势群体,一起去行善助人。
2015年3月,薛清德到平潭中楼乡、北厝镇、南海乡、东澳镇、澳前镇,给5户困难家庭送去了2万元善款。这是夫妇俩花了近2个月时间通过在自家店面中开展义卖活动筹得的,有200位善心人士参与了这项活动。这些年,薛清德还组织了两岸书画家慈善义卖等活动,募集百万元,全部捐赠给贫困儿童群体。在了解到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需要台胞调解员时,他主动报名参加,接下了5年的无薪资调解员工作。因为调解工作得到了肯定,法院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薛清德调解工作室”。
在平潭,无论是沙滩净滩、植树绿化,还是助学贫困学生、慰问孤老,几乎都能看到薛清德夫妇的身影。薛清德说:“平潭是我的福地、是我们的家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公益行动吸引更多人加入,让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两个女儿在大学都读了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将青春奉献给社会。
今年,是薛清德在福建平潭安家立业的第20年。在薛清德的心中,平潭早已是“第二故乡”。大女儿、二女儿、小儿子都因工作居住于台湾高雄、苗栗、台北,但他们一辈子一次的婚纱照都选择在平潭取景拍摄。当他们与父亲薛清德在台湾小聚时,不再问父亲什么时候“去”大陆,而是问他何时“回”大陆。一个字眼变化的背后,是他的儿女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有个心愿,虽然我出生在台湾,但等我百年以后,我希望把我的骨骸存放在大陆的某个地方,让我的子子孙孙知道:埋有先人骨骸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那个地方就是我们的国。”薛清德说。
从获评为平潭实验区最美家庭及五好家庭标兵,到获得福建省文明家庭称号,2018年5月获得全国第十一届五好家庭荣誉,并作为福建省获奖者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薛清德说自己“深感荣幸”。他说:“这些年,在大陆各地见到很多台胞家庭,在融合发展中无论家庭或事业,都创造出大丰收。相信无论在哪个地区,两岸同胞必定越融合越幸福!”
(供稿: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 全国妇联网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