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肩负着拱卫神京,屏捍三晋的重任,军事地位十分重要。为此,明廷也在大同高度设防,曾经筑有大量的城堡。其中,史家提及最多的是七十二城堡。本文拟就七十二座城堡的修筑时间及背景做一简略说明。限于资料和个人认识、判断能力,期间恐怕错谬不少,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明代大同镇城堡的修筑始于明初,亦即洪武初年。此后,历永乐、宣德、正统、成化等,直至万历朝,筑有众多城堡,在大同镇构筑起庞大的城堡群落。有学者统计,明代大同镇建有城堡达五百余座之多。但实际上,远在五百座之上。当然,这些堡多数为民堡,但也有为数众多的军堡。其中的七十二城堡,因其战略或防御地位的重要性,被历代史家所重视。
所谓七十二座城堡,是城与堡的合称。其中的城,包括大同府(镇)城及四州七县和卫城、翼城等,其余则为堡。相对而言,筑城时间较早些,筑堡的时间较晚些,特别是列入七十二城堡中的许多堡,大多筑于明中后期的嘉靖时期和万历时期。
一、大同府城及各州、县城池的修筑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攻克太原。二年(1369)春,副将军常遇春从太原北上取大同,北元守将竹贞望风而逃。至此,大同归入明朝版图。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大同卫都指挥使司,以耿忠为都指挥使。耿忠成为当时大同地区最高军事长官。二月,耿忠奏请“以蔚、忻、崞三处民丁与军士,协力修浚大同城堑。”得到明廷批准。洪武五年(1372)十二月,《明实录》记载:“是月,筑大同城”。这句话,可以视作大同城修筑完毕的标志。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大同城于洪武四年至五年由大同都指挥使耿忠奏请并督工修筑。
但查阅明正德《大同府志》,却是这样记载的:“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南之半增筑。”这一说法,也为正德以后的明代史家所认可并转述,当然也为明代以后及现代学者所认可。可查阅《明实录》,并无徐达修筑大同城的记载。如此重大的事件,《明实录》应该不会疏忽的。那么,徐达是否主持修筑了大同城呢?还是《大同府志》意在提高大同城的档次呢?
徐达是否主持过大同城的修筑,这就要看筑城期间,徐达来没来过大同,甚或在大同有没有过较长时间的停留。
查阅《明太祖实录》,在洪武四年七月初,有这样的记载:“遣使命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自北平往山西操练士马……其太原、蔚、朔、大同、东胜军马及新附鞑靼官军悉听节制。”由此可知,洪武四年七月后,负责在山西操练士马的徐达应该来过大同。此时,也正值耿忠督工修筑大同城堑时间。期间指导谋划大同城墙的修筑,也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从洪武五年正月至十一月,明廷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了第二次征伐。这次征伐以徐达为大将军,统帅中路军出雁门经大同出塞。不幸的是,这次征伐,徐达遭遇了他领军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三月壬子,大将军徐达兵至岭北,与虏战失利,敛兵守塞。”徐达的中路大军失败后,驻扎哪里呢?《明太祖实录》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实录》却有这样一条记载:洪武五年“秋七月壬戍,命工部运文绮及棉战袄诣大同,以俟给赐大将军徐达征北军士。”是年十一月,又有这样一条记载:“是月,诏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曰:‘今塞上苦寒,宜令士卒还驻山西、北平近地以息其劳,卿等还京。’”由此,可以推断,洪武五年三月,徐达中路大军北征失利后,就退回大同等地驻扎,一直到是年十一月,徐达等才被诏回京。期间,徐达极其大军参与大同城的修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由此,可以肯定,洪武四年到五年,大将军徐达,都指挥使耿忠,主持和参与指挥了大同城的修筑。
修筑的大同城“周围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壕深四丈五尺,以砖外包。门四:东曰阳和,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建“角楼四座,敌台楼五十四座,窝铺九十六座。”
此外,明景泰年间,巡抚都御史年富于府城以北修筑北小城。天顺年间,都御史韩雍又续筑东小城、南小城。至此,大同府城的结构基本奠定。
除府城的修筑外,明代,大同府领有四州七县。分别是:朔州、应州、浑源州、蔚州(今河北蔚县)四州和大同、怀仁、马邑(今朔州马邑镇)、山阴、广灵、灵丘、广昌(今河北怀莱县)七县。同样于明初先后进行了修筑。明正德《大同府志》有载,现罗列如下:
朔州城,洪武间修。周围七里,高三丈六尺,堞高六尺,外包砖。池深三丈五尺。开有四门:东门称文德门,西门称武定门,南门称承恩门,北门称镇塞门。
应州城洪武八年(1375),知州陈立诚修,洪熙元年改筑。周围五里八十五步,高三丈二尺,壕深二丈。东、西、南三门。上建窝铺二十座。
浑源州城,洪武元年(1368)修。其形如龟,周围四里二百二十步,高一丈五尺,壕深七尺。东、西二门。
蔚州城,洪武十年(1377),指挥同知周方修筑。周围七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堞高六尺,外包砖。壕深三丈五尺。三门:东门称安定门,西门称清远门,南门称景山门。上建角楼四座,敌台二十四座。
怀仁县城,洪武十六年(1383),指挥桑桂因旧城增筑。永乐九年,指挥于忠重修。周围三里零六步,高三丈,壕深一丈。东、西二门。
山阴县城,永乐三年(1405)筑。周围四里零二十步,高三丈三尺,壕深八尺。东、西、南三门。上建角楼四座(15)。
马邑县城,洪武十六年(1383),朔州卫指挥孙昭修,正统二年拓展。周围四里,高三丈三尺,壕深二丈。东、西二门。上建角楼四座,窝铺八座。
广灵县城,洪武十六年(1383),知县叶时因旧城修筑。周围四里,高三丈七尺,壕深一丈五尺。门二:南门称景阳门,北门称镇远门。上建窝铺十一座。
灵丘县城,天顺二年(1458)徙旧城南三十二步重筑。周围五里,高四丈,壕深一丈五尺。
广昌县城,洪武十三年(1380),千户李真修。周围三里一百八十步,高三丈。
二、大同置卫及卫城的建置
大同最早的卫是留驻大同的宣武、振武、昆山三卫。洪武二年正月,常遇春取大同,二月,常遇春奉调征陕西,大将军徐达遣都督同知张兴祖(汪兴祖)将宣武、振武、昆山三卫士卒守大同。洪武三年六月,张兴祖升任晋王府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但其所将三卫的去留没有交代。
洪武三年正月,置蔚州卫指挥使和大同左、右二卫,八月,置朔州卫。这是大同最早置地方卫的情况。
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大同卫都指挥使司,以耿忠为都指挥使。洪武八年(1375)十月,改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也称山西行都司)。这样,大同便被赋予了与行省相同的军事地位。洪武八年,山西行都司统辖大同左卫、大同右卫、朔州卫、蔚州卫、东胜卫、官山卫等六卫。
洪武二十五年,以代王之国大同,改大同左卫为大同中护卫。二十六年,又分别置大同左右护卫。
大同最大的置卫行动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明廷命开国公常升等“往太原等府,阅民户四丁以上者,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隶各卫,赴大同等处开耕屯田。”二十六年二月,在大同以西、以北、以东,置东胜左右卫、高山卫、镇朔卫、定边卫、玉林卫、云川卫、镇虏卫、宣德卫、大同后卫、阳和卫、天城卫、怀安卫、万全左右卫、宣府左右卫等共十七卫。
到洪武朝结束,山西行都司至少领有二十四卫及广昌守御千户所。
但这些卫并没有全部留存下来。洪武三十五年(1402,亦即建文四年)九月,永乐皇帝朱棣命陈用等“移山西行都司所属诸卫官军于北平之地设卫。移屯种云川卫于雄县,玉林卫于定州,高山卫于保定府,东胜左卫于永平府,东胜右卫于遵化县,镇朔卫于蓟州,镇虏卫于涿州,定边卫于通州。”此外,永乐元年二月,改北平为北京。设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改原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山西行都司等所属六十一卫隶行后军都督府。山西行都司中,改隶的有万全左右卫、宣府左右卫、怀安卫等,永乐六年十月,又将蔚州卫改隶行后军都督府。这样从山西行都司迁徙与改隶的卫共有十四卫。
到永乐朝结束,山西行都司下属卫有: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大同前卫、大同后卫、天城卫、阳和卫、朔州卫和安东中屯卫等。与鼎盛时相比,减少了三分之二。
宣德初年,原来被迁徙的四卫即:镇虏卫、高山卫、云川卫、玉林卫重新迁回大同。但回迁的四卫并没有回驻原卫址,而是与其它四卫分别合驻一城。其中,镇虏卫与天城卫同治,高山卫与阳和卫同治,云川卫与左卫同治,玉林卫与右卫同治。
正统三年三月,置威远卫。成化十七年三月,置平虏卫。成化二十一年置井坪守御千户所。
至此,山西行都司所属卫所基本固定,即领有十四卫和三个守御千户所,即十七卫所。
置卫的同时,需要有卫治。有些卫的卫治与府城或州、县城同治,如大同前卫、大同后卫,与大同府同治,朔州卫、蔚州卫,与朔州城、蔚州城同治。而有些卫则需要建筑卫城。特别是洪武二十六年建置的各卫,都是于置卫同期创设的卫城。
后来,由于屯卫的迁徙,许多卫城被废弃。如东胜左右卫、玉林卫、云川卫、高山卫等,均被废弃。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被废弃的早期屯卫,最典型的是现在位于左云县旧高山村的卫址,就是原高山卫迁徙后废弃的遗址。
现将永乐朝以后还在使用的卫城的建筑情况开列如下。
阳和卫城,高山卫附:洪武三十一年筑。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壕深三丈。门三:东曰成安,西曰成武,南曰迎宣。上各连楼,窝铺十四座。外各建月城,东半属阳和卫,西半属高山卫。
天城卫,镇虏卫附:洪武三十一年因旧城筑。周围八里二十四步,高三丈五尺,壕深二丈。门四:东曰泰定,西曰武宁,南曰迎宣,北曰镇远。上各建楼,外各建月城。窝铺二十五座。东半属天城卫,西半属镇虏卫。
左卫城,云川卫附:洪武二十五年筑。初设镇朔卫,其后镇朔卫迁徙。永乐七年设大同左卫,城始筑完。周围十里一百二十步,高三丈五尺,壕深二丈。开西、南、北三门,外各建月城。窝铺五十座,自东西两面,东南半面属左卫,西南半面属云川卫。
右卫城,玉林卫附:洪武二十五年设定边卫始筑。后定边卫迁徙,永乐七年设大同右卫,城筑完。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三丈五尺,壕深三丈。东曰阅武,西曰怀来,南曰永宁,北曰镇远。上各建楼,外各为月城。窝铺五十座。东半属右卫,西半属玉林卫。
威远卫城:正统三年始筑,周围四里五步,高三丈五尺,壕深一丈八尺。东西南北外各建月城,上建楼,窝铺三十二座。
平虏卫城:成化十七年筑。周围一千八十四丈。三门,东曰东作,西曰西成,南 曰南讹。上各建楼,外各为月城。北面山阻,上建玄帝庙。
井坪所城:成化二十一年筑。周围六百六十六丈,高二丈四尺,壕阔四丈,南北二门,上各建楼。
另有两城既非卫城,也非堡,位置在大同镇城东西各六十里,被称做大同镇的左右两翼,亦即大同镇城的翼城。位于东六十里的是聚乐城,位于西六十里的是高山城。这两城,原是大同前卫的两军堡,又兼军站。兼有接待往来边关、府城及京城将士的重任,应付繁重。
《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五年春正月“己未,筑大同聚落、高山二站城。”据此可知,高山城为天顺五年建置。嘉靖十四年,高山城扩建,万历十年包砖。周四里三分,高连女墙四丈二尺。门二,东曰镇宁,西门无考。
聚落城,天顺五年建置。弘治十三年展筑,隆庆六年包砖。周三里三分,高三丈七尺。门二:东曰镇安,西曰怀远。
三、屯堡的建置
在建筑卫城的同时,需要建设屯兵堡。明代卫制,每卫五千六百将士。卫下设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名将士。千户之下又设十个百户所,百户之下设总旗、小旗,总旗五十人,小旗十人。
明朝建立后,由于此前的连年征战,人口大量减少,国家有着大量闲置土地。按照朱元璋的设想与要求,寓兵于民,在全国设置军屯,内地卫二分守城,八分屯种;边地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以自给自足。
此外,洪武初年又分别将大同北部边地的人口大量迁往安徽、北平及其它一些地区。元代时的云内州、弘州、宣宁县、天城县、白登县及白洋镇等都撤销。这样,在大同府的北部,便形成纵深百里的无人区。从而,大同府就成为明初军屯设置的重点地区。
为了方便屯守,一些距离卫城较远的地方,还需建筑军屯,供军士屯住。有资料研究显示,以一百名军士建立一屯,实际上就是以一个百户所建立一屯。明制,军士入伍,妻子等家属随同。此外,要求每位军士带一名随伺,称做余丁或军余。这样一名军士实际上也就是一户,至少有三口人。一个百户屯,至少有三百余人。这样,在大同北部,从今天的右玉到左云、新荣区、阳高、天镇,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屯群落。
永乐十二年,成祖朱棣命大同等处边将“置屯堡为守备,计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边地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八门,周以壕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与阔等。聚各屯粮刍以内,其小屯量存逐日所用粮食,有警即人畜尽入大堡,兵力固守。”这是明初对军堡的要求,也是大同镇军堡建置的开始。
据《大同府志》记载,到正德年间,大同镇所属各卫军堡共三十一堡,分别是:大同前卫七堡,即聚落堡、红寺儿堡、高山堡、沙河堡、怀仁堡、赵麻堡、第三柞堡。其中,沙河堡亦为前卫哨马营。大同后卫三堡,即长安堡、神泉堡、漫流堡。朔州卫七堡,即鸦儿崖堡、平番镇堡、黑龙池堡、九姑村堡、旱井堡、西骆驼堡、暖会堡,其中,暖会堡为本卫哨马营。大同右卫六堡,即新城堡、大柳树堡、牛心堡、苍头河堡、薛家马营堡、王忠官屯堡。其中,薛家马营、王忠官屯二堡为本卫哨马营。威远卫一堡,即净水平堡。阳和卫三堡,即白登堡、关头堡、猫儿庄堡。其中,猫儿庄堡为本卫哨马营。天城卫四堡,即上畔庄堡、米辛关堡、方城堡、长胜堡。其中,长胜堡为本卫哨马营。
除军堡外,正统以后,民堡也在大同地区兴起。由于蒙古骑兵的不断侵入抢掠,许多村庄或者一村建一堡,或者几村合建一堡,一旦边关有警,村民等全部进入堡内,关闭堡门,设民丁自御。据明正德《大同府志》所载统计,除以上三十一座明确记载为军堡外,在大同府统御地区,尚有土堡七百九十二座。
我们乡村调查发现,现在大同许多村庄尚且存有土堡遗迹,只是规模有大有小。这种情况应该与当初村庄规模及财力有关吧。有的村庄当初人口全部被囊括堡内,有的村庄或者只有少数村民居于堡内,其他村民则只在避兵时进入堡内。有的没有堡的村庄,有警时选择邻村村堡避祸。
四、缘边军堡建置的兴起
成书于明万历朝时期的《三云筹俎考》和《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记述的七十二城堡,除府、州、县城池和个别处于交通孔道的堡外,多数军堡都处于长城沿线。而这些堡的建置多数是嘉靖朝及之后所创设。正德之前所建军堡,部分因明朝边防的内缩已处边外,遭到废弃。
缘边军堡的大规模建置始于嘉靖十八年。这一年,在兵部尚书宣大总督毛伯翁的主持下,修筑了宏赐(弘赐)五堡,设守备,分兵驻守。五堡分别是: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虏堡、镇河堡。其中,宏赐堡规模较大些,并设参将,居中调遣。此后,明廷开始在大同缘边大规模建置军堡。
嘉靖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总督宣大尚书翟鹏主持修筑破虏、灭虏、威虏、宁虏、杀胡、拒胡、威胡、迎恩八堡和靖虏、破胡、残胡、败胡、阻胡、灭胡六小堡。二十四年,总督宣大仕郎翁万达又筑镇羌、助马、拒墙、拒门四堡。到嘉靖二十七年,大同近边计有军堡三十一座。除以上二十三堡外,还有镇门堡、镇口堡、新平堡、平远堡、保平堡、马堡、保安堡、得胜堡等堡。
嘉靖三十七年,大同右卫之围解除后,总督尚书杨博等,于大同右卫东路等处筑牛心堡、铁山堡、云阳堡、云石堡、红土堡、黄土堡、云西堡、云冈堡等九堡。又在阳和卫筑永嘉堡、瓦窑口堡。
嘉靖四十年到四十五年,筑西安堡、祁家河堡、镇宁堡、乃河堡、威平堡。隆庆三年筑三屯堡。万历元年筑马营河堡,万历九年筑桦门堡、将军会堡。
此外,另有两座堡,许家庄堡和王家庄堡,虽地处腹里,但因其所处地理位置重要,嘉靖年间也由民堡改做军堡。
隆庆、万历年间,又将这些城堡陆续包砖。
综上所述,明代大同镇的七十二城堡,主要包括府、州、县、卫城和翼城及军堡。大同府城于洪武四年至五年由大将军徐达、都指挥使耿忠因旧城增筑。其它州、县城也于洪武年间分别因旧城修筑或拓展。卫城则于置卫期间建筑。但永乐时期的大同各卫的迁徙、改隶,一些卫城被废弃,一些卫城也随之改隶。翼城为聚落、高山二城,初筑于天顺五年,嘉靖十四年升格为大同镇城的左右两翼。军堡始筑于永乐十二年后,此后,民堡也随之兴起。正德《大同府志》明确记载的军堡有三十一座,但由于边防的内缩,许多军堡弃之边外。缘边军堡的大规模修筑始于嘉靖年间,到万历年完成修筑。至此,大同镇城堡体系趋于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