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族情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族情动态

【东渡精神】从胜利走向胜利

12/17/2021 9:30:46 PM | 1757714次阅读 | 来源:吴堡新闻

日学一题

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国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大热潮。笔者又一次来到七十三年前毛主席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华北、踏上新中国建国之路的“红渡口”——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革命精神、真挚的为民情怀,认真领会老一辈共产党人用群众路线之胜利赢得转战陕北之胜利的荣光。

从胜利走向胜利——毛主席东渡黄河记事

慕明媛

1947年春,蒋介石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延安,国民党胡宗南等部34个旅、25万人进攻陕甘宁边区,直指延安。此时,驻守陕北地区的解放军只有2万多人。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毛泽东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要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保存实力、韬光养晦,做出了放弃延安、主动撤离的决策。3月18日傍晚,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开始踏上转战陕北的光辉历程。

1947年3月18日下午6时许,毛主席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撤离延安王家坪村,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

延安之北,就是榆林。榆林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深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山峁错立,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陕北革命的策源地、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高沟深,天堑纵横。在艰险恶劣的地理环境中,面对极端艰苦的行军条件,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巧妙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特征,灵活采用“蘑菇战术”,辗转行军、迂回前进、伺机歼敌,“敲核桃”、“打西瓜”,不断调动十倍于自己的敌军,使其往返周旋、疲于奔命,不仅直接谋划西北战场,而且从容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真可谓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人民解放军于3月25日、4月14日及4月底5月初,相继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取得了三战三捷,共歼灭胡宗南部队1.4万余人。拖垮了敌军的精兵强锐,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的必胜意志。

青化砭捷战使毛泽东决定留在陕北。3月27日,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文以及所起草的中共中央指示中,已经表达了不离开陕北的意思:“中央率数百人在陕北不动,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目前主要敌人是胡宗南,只要打破此敌即可改变局面,而打破此敌是可能的。”羊马河战役的胜利使中共中央不仅改变了对陕北战局的看法,也改变了对全国战局的看法,开始进行由防御转向反攻的战略思考。

1947年4月12日黄昏,毛主席到达靖边县王家湾村(现属安塞县),住薛儒宪家,6月8日夜离开,共住56天。彼时,敌军先头部队距离王家湾这个小山村很近,趁有两天雷电交加、大雨滂沱、山道泞滑,敌军两支大部队向王家湾突袭过来。任弼时提出“过黄河暂避一下好”。但毛泽东坚决不同意:“中央留在陕北,首先我要留在陕北!什么时候打败胡宗南,什么时候过黄河!胡宗南正希望我过黄河哩!他就是想把我们往东赶,即使消灭不了我们,只要赶过黄河就是他们的胜利。现在向东是绝路,会落入陷阱。我不过黄河,就可以拖住他,也能在这里消灭他。”

1947年6月16日,党中央转移到靖边县小河村贾树堂家,在这里停留了45天。7月21日至23日,在院外山坳的一个背湾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小河会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讨论形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思想,做出了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重大决策。

图为毛主席从靖边县天赐湾村向靖边县小河村转移途中

8月20日,彭德怀率部全歼胡宗南的精锐——钟松的第三十六师师部和一六五旅、一二三旅,取得沙家店大捷。毛泽东赞扬说:“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坳’了。”

尽管解放战争的进程按照中共中央的既定预设顺利发展着,但“因为陕北的战争还未完全取得胜利,中央决定仍坚持在陕北”。为了顺利过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决定中央机关向南转移,驻扎到供给较好、隐蔽性高的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南20公里的杨家沟镇杨家沟村。11月22日,中共中央转战至杨家沟村马新民家新院,在这里度过了转战陕北的最后4个月,直至次年3月21日早饭后离开。

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了扩大会议,又称之为“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了《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他指出:“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十二月会议是中国革命处于转折关头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中共在实现战略大转变后夺取全国胜利,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政策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次会议也标志着,中共中央已完成了转战陕北的战略任务。

图为米脂县杨家沟村“十二月会议”会址

从转战陕北到决策东渡

1948年3月9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召集汪东兴和叶子龙到主席办公室研究讨论党中央、中央军委东渡黄河、挺进华北的重要决策,史称“东渡会议”。毛泽东提出:“中央前委商议,准备东渡黄河。现在全国各战区、敌占区斗争形势的发展对我们越来越有利,我们在大范围内已由被动转为主动了,蒋介石赶我们过黄河,我们偏不过,在陕北拉着你的队伍转圈子。现在打垮了胡宗南,过黄河的时机到了,中央再留在陕北就不合适了。把你们两位找来,就是商量一下,什么时候过黄河?准备怎么过?具体由谁组织指挥?”周恩来、任弼时也随即发表了个人见解。

图为米脂县杨家沟村毛主席旧居(右一),1947年3月9日在这里召开了“东渡会议”

叶子龙说:“争取用十天时间完成准备工作,我提议由汪东兴同志负责东渡黄河的准备工作。”

毛主席说:“我同意子龙的意见,由汪东兴负责东渡黄河的准备工作。你们看这样好不好?派给你一个连的兵力,除担任渡河时的警卫外,还可以在准备工作中担任劳动力。给你带一部电台、一名报务员、一名译电员,随时将准备工作情况向中央前委报告,与我们保持联系。”

同时,毛主席还嘱咐:“东渡黄河的准备工作要注意保密,时刻提高警惕,防止敌人侦察到我们的动向。”

最后,毛主席指示:“东渡黄河的时间暂定为3月下旬,从明天开始,十天内准备就绪。”

3月l0日上午,汪东兴、叶子龙、廖志高在杨家沟村组织召开了东渡黄河筹备会议,向有关人员转达了“东渡会议”指示精神,会后大家迅速分头准备。

3月11日上午8时,各单位人员集合在杨家沟村东北的大树下。汪东兴清点人数,登记了负责人员的姓名和单位。队伍整理完毕后准时出发。

3月12日的吴堡县岔上镇区公所,汪东兴召集中共吴堡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陕甘宁边区保卫处、社会处负责人等开会审查了东渡需要的渡船、船工、修船技术人员的相关情况。经过反复商议,决定把毛主席东渡黄河的地点选在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随即安排布置人员购买大量的桐油、麻绳、撑杆、木料、水桶等物品,筹措150人10天用的粮食及几十匹牲口需要的草料。

东渡地点选择在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的原因主要有:

1.群众基础好。早在1928年,岔上镇就建立了“吴堡县岔上党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20年间红色革命活动从未间断。

2.渡口安全。园则塔渡口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是黄河沿岸有名的“平安渡口”。

3.距出发地近。距离米脂县杨家沟村最近的一个渡口,行程仅有50公里左右。

4.距目的地最近。东渡后党中央的目的地是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园则塔渡口是与之最近的一个渡口。

5.易于隐藏。从川口村到园则塔渡口之间,枣树林立,柳树成荫,如遇意外(主要是防空)大队人马易于隐蔽。

图为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

为保证毛主席东渡黄河的绝对安全,汪东兴选择川口村薛海青家大院作为毛主席东渡黄河前的临时居所。为了保证首长们渡河时的绝对安全,汪东兴针对黄河里冰块多、水量大、水流急的具体情况,从3月16日起,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一个回合的演练。每只船上除负责扳船的两位船工外,另加派二连的干部及两名战士模拟参演。

图为吴堡县川口村薛海青家大院窑洞

为防止国民党飞机的侦查破坏,确保党中央机关东渡黄河的顺利进行,有关部门还在川口渡口以北的葭县木头峪渡口、以南的碛口渡口、宋家川渡口、石岔渡口、延川渡口等处分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渡河活动,用以掩护川口的渡河工作。

从落脚点到出发点

1948年3月21日早饭后,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前委机关”人员撤离杨家沟村。撤离前两三天,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有关部门就已做好了撤离前的一切善后工作,将司令部存余的粮食分发给缺粮少食且孩子多的困难户群众。虽然每户人家分到的粮食不多,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毛主席对驻地老百姓民生疾苦的关心,与老百姓心手相连、情同一家。

“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

1948年3月21日下午,毛泽东到达绥德县吉镇村,住马祖超家,22日上午离开。毛泽东离开这里的时候,给村上留下一个唱洋小戏的匣子(留声机)、农业社的时候,洋戏匣子就放在饲养院,供全村群众娱乐。

1948年3月22日中午,在从绥德县吉镇村前往葭县刘家坪村的路上,毛泽东曾在葭县沙坪村的一眼山泉旁喝水并小憩。

图为葭县沙坪村老百姓在毛主席喝水并小憩过的地方竖立的纪念碑

1948年3月22日下午,毛泽东到达葭县刘家坪村,住任九如家,23日早饭后离开。在刘家坪村,毛泽东度过了他在陕北十三年岁月的最后一晚。

1948年 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和中央机关从葭县(今佳县)螅镇刘家坪村动身,中午就来到了10公里外的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

图为毛主席在东渡黄河上船之际,沿着吴堡县川口村园则塔渡口黄河岸边漫步行走(影视资料)

不一会,时任岔上镇水手工会指导员的薛海玉在汪东兴的带领下,来到了河神庙前。毛泽东问薛海玉:“从这里过黄河好过不?”薛海玉据实作了回答。忽然,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位50多岁的部队首长的嘴唇下边有一颗肉痣,面貌与自己在区政府会议室里见过的毛主席画像一模一样。尽管他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从事无巨细的准备工作中,已经意识到这次渡河的肯定是一位大首长。汪东兴对渡船的质量及各种救生措施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还多次专门从黄河上来往试船试渡。薛海玉曾试问过汪东兴是谁要从这里过河,汪东兴只是说:“我们旅长要从这里过河。”

就在他接到命令的同时,一支100多人的解放军队伍就进驻了川口村,封锁了川口村附近的黄河滩头和渡口,并在渡口两岸的山头上修筑了许多防空工事,布置了数个防空炮火台,同时严格盘查来往行人。薛海玉猜想,这次渡河的必定是一位比旅长级别高许多的“大首长”。因此,他特意从自己管理的渡船中挑选了八只质量最好的——五只渡人,三只载骡马。他又特意从五只渡人的木船中精心挑选了一只最大最结实的,准备让“大首长”乘坐。本来一只木船有9个船工(1人掌舵,8人扳船)就足够了,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还特意从200多名船工中挑选出14名(2人掌舵,12人扳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船工专门负责这只木船。

图为1948年3月23日,几位中共中央领袖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园则塔渡口岸边的河神庙前合影留念。图片人物从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吕春华(机要员 左一),李智盛(文书科文书 左二),刘长明(作战科参谋 左三),张明(作战科科长 右二),车平路(机要员 右一),后排为吕振英(机要员)。

现在,当薛海玉和乡亲们识出从这里渡河的“大首长”竟是毛主席时,顿时欣喜若狂,也立刻理解了为什么部队对这次渡河如此重视,同时也暗暗庆幸,多亏自己特意准备了这么一只好木船、这么一班好船工。

下午1时左右,东渡开始。按照预先安排,毛泽东登上了第一只木船,同船的有江青、李讷、秘书、卫士石国瑞及随行人员等。周恩来、任弼时乘第二只木船,时任手枪连连长的高富有也在这只船上,陆定一、胡乔木等上了第三只木船。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在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渡船上凝神思索。

船工用撑杆缓缓地将船撑离了渡口,人们在船上,开始时只见船工撑着木杆在船上走而不见船动。渐渐地,船工收了撑杆,大家才感觉到船真的动了。等船行至河心,只见无数顺流而下的冰块胡乱冲击着滚滚而来。技术娴熟的船工扳准船杆,有惊无险地避让着冰块、绕过了一个又一个漩涡,船头涛浪飞溅、终于冲出了激流,顺利抵达了黄河对岸——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村的黄河滩头。

至此,东渡胜利结束。薛海玉拭了拭额头沁出的汗珠、紧了紧头上的羊肚子手巾,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左四)在黄河东岸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村高家塔渡口下船(左下角扎羊肚子手巾的船工是川口村薛海清)。

下船后,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与前来迎接的地方领导同志热情握手,互相问候。薛海玉在毛泽东前面下了船,又紧跟着毛主席走了十多步。忽然,毛泽东立住了脚步,慢慢地回过头,凝望着黄河对岸苍茫的陕北大地,深情地说到:“陕北是个好地方!”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陕北汉子,听到主席这样说,薛海玉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兴奋。为了证实自己没有听错,他急切地询问着站在主席身边的一位解放军同志:“首长刚才说的什么?”

当薛海玉再次听到了这句话,他的眼眶里顿时溢满了激动的泪花。毛泽东随后同船工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在了解到船工们的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形后,亲手给船工们批拨了360斤边区粮票。

最后,毛主席紧紧地握了船工们的手,对大家说:“谢谢你们!”

2018年,时值纪念毛主席东渡黄河七十周年之际,由中共吴堡县委、吴堡县人民政府投资在毛主席当年东渡黄河的吴堡县川口村圆则塔渡口毛主席东渡旧址修建的“毛主席东渡纪念碑”暨“毛主席东渡纪念雕塑”落成竣工。

离开黄河岸边,毛主席一行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他停住了脚步,向黄河对岸眺望着,深情地说:“陕北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是忘不了的。陕北是个好地方,陕北人民太好了,陕北人民对革命是有功的。”

周恩来接着说:“陕北人民对革命的贡献我们是忘不了的,将来我们有了条件,一定要多关照一下陕北人民。”

任弼时也动情地说:“在陕北住了13个年头,一下子离开了,确实有点留恋。”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又望着奔涌不息的黄河水,意味深长地说:“黄河真是一大天险呀!如果不是黄河,我们在延安就住不了那么长时间,日本军队打过来,我们可能又到什么地方打游击去了。过去,黄河没有很好地得到利用,今后应当利用黄河灌溉、发电、航运,让黄河为人民造福。”

说完,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都骑上马,沿着黄河滩经临县索达干、碛口,夜宿临县碛口镇寨则山村。

中国革命现代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东渡黄河就这样胜利结束了。

1949年10月26日,毛主席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来了光辉复电。

从1947年3月l8日傍晚撤离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毛主席转战陕北历时371天,行程2000余里,途经了12个县(延安、延川、清涧、子长、绥德、子洲、靖边、安塞、横山、米脂、佳县、吴堡),驻留过38个村庄(延安5个,榆林33个),驻留时间最短的仅几个小时,最长的达4个月。其中超过1个月的村庄有:靖边县王家湾村(现属安塞县)56天、靖边县小河村46天、葭县神泉堡村39天、米脂县杨家沟村。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上谈及七大的工作方针时说:“有人说,陕北这个地方不好,地瘠民贫。但是我说,没有陕北那就不得下地。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七大在陕北开会,这是陕北人的光荣。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试验区,我们的一切工作在这里先行试验,在这里开七大,在这里解决历史问题。”就此,毛泽东对陕北和中央在陕北的工作做了基本总结。

落脚陕北,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在历史实践中得出了“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的宝贵经验。

但是“落脚点”不是终点。陕北不只是对过去的终结,同时也是基于党的群众观的新的开始——“出发点”。

东渡黄河,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再次践行了“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的优良传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深耕陕北十三载,转战胜利仅一年。“党的历史经验证明,群众是党的根基、力量之源,永远依靠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革命年代如此,新的历史时期同样如此。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苦,保持最亲密的联系,永远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仍然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并将其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之中”。

从转战陕北的胜利到东渡黄河的胜利。这是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行为准则的胜利,是共产党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点的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这是我们回望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落脚点”,更是我们认识历史、开创未来的“出发点”。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在东渡黄河胜利之后整整一年,1949年3月23日上午,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又带领中共中央机关,开始向北平胜利进发。

民主集中制由列宁最早提出,概括地说,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提出了六条基本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