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族情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族情动态

海南儋州薛综墓初探

10/10/2022 1:26:05 PM | 1153721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作者:薛博文


图片


《万历儋州志》封面

明代《万历儋州志·地集·古迹志》记载:“薛综墓,在州治西德义山下陈村前,俗呼为‘薛知州墓’”。海南儋州薛氏奉薛综为“始祖”,并世代隆重祭奠之。

薛综墓位于现海南省儋州市三都德义山下,占地27.2平方米。自东向西依次为石柱、石五供、墓碑、封土。圆丘形封土,直径约6米,高2.43米。墓前树碑,碑高155厘米、宽49厘米、厚7厘米。墓碑形制简单,铭文简洁,墓碑上清晰刻着“显大汉始祖中郎将除合浦太守薛综公墓”。碑文内容吻合《三国志·薛综传》对其身份的记载:“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阯太守。”

薛综是何许人?我们可以通过《三国志·薛综传》的记载来了解薛综(176-243年)的生平,并由此初步展开探究“薛综墓”与儋州薛氏的关系: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将,除合浦、交阯太守。时交土始开,刺史吕岱率师讨伐,综与俱行,越海南征,及到九真。事毕还都,守遏者仆射。西使张奉于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于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吕岱从交州召出,综惧继岱者非其人,上疏曰:“牧伯之任,既宜青能,荒流之表,祸福尤甚。如但中人,近守常法,无奇数异术者,则群恶日滋,久远成害。故国之安危,在于所任,不可不察也。窃惧朝廷忽轻其选,故敢竭愚情,以广圣思。”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外掌众事,内授书籍。虑卒,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时公孙渊降而复叛,权盛怒,欲自亲征。综上疏谏曰:“中国一平,辽东自毙,但当拱手以待耳。今乃违必然之图,寻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斯诚群僚所以倾身侧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者也。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则臣子赖祉,天下幸甚。”时群臣多谏,权逐不行。赤乌三年,徙选曹尚书。五年,为太子少傅,领选职如故。六年春,卒。凡所著诗赋难论数万言,名曰《私载》,又定《五宗图述》《二京解》,皆传于世。(选自《三国志·薛综传》,有删节)


图片

陈寿撰 裴松之注《三国志》 顺治13年汲古阁藏本


初探一:“薛综墓”为何一直以来被民间称为“薛知州墓”?士燮归附孙权后,薛综被征召为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太守。交阯郡是交州治所所在地,合浦郡是内地到交阯的门户,薛综在变乱时被派任两郡太守,可见他是倍受孙权器重的重要人物。知州,是州郡长官,秦汉隋唐称“太守”,宋代称“知州”。由此判断,数百年来民间称 “薛综墓”为“薛知州墓”,即是沿用了宋代对“州郡长官”的称呼,可以肯定的是“薛知州”与“合浦太守薛综”是同一人物。薛综先后任五官中郎将、谒者仆射、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等职。薛综在太子少傅任上一年后卒于吴赤乌六年(243年)春天。那么,薛综虽官至太子少傅,身为东宫重臣,但墓碑上为什么没有镌刻“太子少傅”这一官职呢?薛综被征召为五官中郎将,在合浦任上功绩显著。他深入了解民间疾苦,敢于直言吏治弊端、整饬吏治。他关心当地的文明和发展,重视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得到当地百姓深深的拥戴,他对合浦、交阯两郡的治理,对维系国家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世人对他合浦任上突出的功绩予以高度评价:“治郡威惠兼行,民獠爱之”(引自《广东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三十八)因为历史上儋州地区曾经为合浦所辖,所以儋州薛氏后人为纪念薛综在合浦任上的功绩,而选择在盛传“黎母仙姑”扬名故事的德义山下为其修墓树碑,并在墓碑上镌刻“中郎将除合浦太守”。

初探二:“薛综墓”位于儋耳郡故城的三都,这与薛综“越海南征”是否存在关联?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儋耳郡,是中原政权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行政机构。从此,海南纳入了中国的政治版图,在海南建置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作用,成为海南建置的范例,亦是海南建置发展的依据。儋耳郡,郡治在三都南滩浦(今洋浦三都区南滩村),西北接南滩海,地势开阔平坦。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孙吴为了增强抗拒曹魏和蚕食蜀国的力量,看中海南岛这片土地,看准它稀缺的资源和在海上贸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那时的海南岛遍地都是奇珍异宝,如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琉璃、翡翠等奇货资源非常丰富。薛综在合浦、交阯任内,向孙权贡献的珍产自然是不少的,为孙吴中央财政作出巨大的贡献。薛综随吕岱“越海南征”,从广西开始远渡重洋南下征战,经海南岛,最后到九真郡(位于今越南中部),功成后便返回了都城建业(今南京)。薛综重视民间教化,主张“方略智计,稍以渐治”,“借之形势,责其成效”,对少数民族陋俗的施治采用和辑安边的方略。薛综在给孙权的奏疏中以自己在海南岛的亲身所见所闻说:“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娶,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这里讲的是海南岛地区的民俗情况,由此可见薛综非常了解海南岛当地的民俗,所见非常深刻。薛综的奏疏从“长吏之设,虽有若无”讲到“长吏恣听,不能禁制”,主张施治要考虑当地民俗,对当地民俗的旧习变革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单纯军事征服、颁布禁令,更重要的是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循序渐进移风易俗,表明了薛综是一个务实的官吏。那么,薛综既然到了海南岛,他有没有到过作为海南岛战略重地的原儋耳郡城三都呢?我们可以大胆作假设,不可否认,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初探三:“薛综墓”究竟是真身墓还是衣冠冢?通过查阅大量史籍,发现除了《万历儋州志》《万历琼州府志》《康熙儋州志》《民国儋县志》等海南方志对“薛综墓”有明确记载外,在其他史籍中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相关记载,“薛综墓”的相关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在我国历朝历代,修建衣冠冢非常多见,如广西象州县的“薛仁贵墓”、江苏扬州梅花岭下的史可法衣冠冢、山东临沂市平邑县的左将军衣冠冢,等等。但无论“薛综墓”是真身墓还是衣冠冢,都是儋州薛氏后人为纪念薛综而建的。可以肯定的是,该墓是明代以前修建的墓,在明代《万历儋州志》的《古迹志》中出现明确记载,说明该墓修建的年代已非常久远,而具体修建的年代已无从考证。由于原墓碑饱经数百年岁月侵蚀,早已经残破不堪,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薛氏后人依照该古墓碑的原貌重新进行了修建。

初探四:儋州薛氏为何将薛综列入族谱?薛综、薛莹、薛兼祖孙三代,都曾任过太子少傅,皆为东宫重臣,而长子薛珝也曾任五官中郎将。儋州薛氏族谱上记载了“薛综→薛珝、薛莹→薛兼”祖孙三代,薛综为儋州薛氏始祖。

薛珝(生卒年不详),沛郡竹邑人。三国晚期吴国官员,太子少傅薛综之子。门荫入仕,累迁五官中郎将。曾多次奉命出使益州,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迁将作大匠,修建宫殿。建衡元年,出任威南将军、大都督,带兵攻打交阯,授交州牧。卒于回国途中。

薛莹(208~282年),字道言,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文学家,太子少傅薛综之子,交州牧薛珝弟弟。门荫入仕,起家秘府中书郎,历任散骑中常侍、左国史、光禄勋、左执法、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坐罪流放广州。晋灭吴之战后,进入洛阳,出任散骑常侍。太康三年(282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薛兼(约255~322年),字令长,沛郡竹邑人。晋朝大臣,东吴尚书仆射薛综之孙,散骑常侍薛莹之子。清廉素雅,颇有才干,少与同郡纪瞻、广陵闵鸿、吴郡顾荣、会稽贺循齐名,人称"五俊"。举孝廉出任,辟为比阳县丞,颇有能名。历任太子洗马、散骑常侍、司空祭酒,进爵安阳乡侯。投靠晋王司马睿,出任军谘祭酒、丞相长史。东晋建立后,拜丹阳尹、选部尚书。永昌元年,出任太常卿,卒于任上,获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众所周知,族谱分为全谱和断代谱。全谱指的是从远古至今或起源至今的族谱。断代谱是指明清以来流传至今的族谱。现代流传下来的族谱基本都是断代谱。大多数明清时期的断代谱,在追溯远祖源流的过程,未能把远代祖先与近世祖先之间的谱系关系严格地接续起来。儋州薛氏世代奉薛综为始祖予以隆重纪念,族谱即按断代谱的方式进行创谱,并记载了薛综祖孙三代。而儋州薛氏的“高祖”,则是族谱里记载的一世祖“薛彬”,如今已经延续了三十余代。由此推断,海南薛氏始祖迁琼时间至少在宋代或更为久远的年代。

初探五:薛综对儋州薛氏后人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裴松之《三国志·薛综传》注引《吴录》: “综少明经,善属文,有秀才。”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即通晓经学。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在科目上分为常科和特科两类。所谓常科,也称为“岁举常科”,是每年按科察举的科目。特科与常科不同的是特科在实施程序中采取由皇帝进行策问的方式。在策问中通过者,一般都会被视情况而破格升迁。薛综年轻时就通晓经学,本着“明经”,在选拔人才的“特科”之列,但是没有想到战乱爆发了。薛综跟随族人迁往交州地区避难,曾跟随名士刘熙学习,当时就展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晋书》说: “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谈者美之。”薛综祖孙三代,都是太子少傅,薛综辅佐孙权的二皇子、三皇子(后太子);薛莹辅佐孙皓的太子;薛兼辅佐司马睿的太子。薛综一生著作颇丰,集为《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薛综作了综合评价: “薛综学识规纳,为吴良臣。”薛综一首《麒麟颂》的四言诗,抒发了薛综的豪情壮志:

懿哉麒麟,惟兽之伯。
政平觌景,否则戢足。
德以卫身,不布牙角。
屏营唐日,帝尧保禄。
委体大吴,以昭遐福。

天祚圣帝,享兹万国。

薛综把一生奉献给吴国,他认为这是一种幸运与荣光,诗中借“麒麟”抒志,阐述了自己的治国安邦理念及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可见,薛综对后世影响之深。


图片


清代举人张绩题写的“薛中郎祠”匾额


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笔架村的薛氏历史悠久,笔架村堪称“古村”。早在清代以前,笔架村(今笔架村委会)就为纪念薛综功绩而建有“薛中郎祠”(2015年完成重建),供薛氏后人和来往的人们瞻仰祭拜。“薛中郎祠”牌匾四个大字为清代儋州举人张绩所书。“富贵心轻如敝履,贞廉名重并高山”这是在《廉州县志》上,人们对薛综一生正直廉洁的盛赞。值得一提的是,海南首位尚书、“十大廉吏”之首薛远就出生在儋州峨蔓笔架村。如今,在薛中郎祠内亦供奉着薛远的牌位,同时立有薛远的雕像。薛远“仕宦四十年,家无长物,食无兼味,室无媵妾”,成为后世廉洁奉公的千古楷模,是笔架古村及海南薛氏的骄傲。海南日报上曾刊登《儋州文化资源“家底”真厚实》(2018年5月23日)一文,文中提到:“儋州开展深入细致的文化资源调查,盘清了‘家底’,为推进高起点、高标准、保护性开发文化资源赢得先机。”新编著的《儋州文化资源概览》,亦把“峨蔓笔架村薛中郎祠-尚书坊”列入儋州十大历史文化资源,把“明代户部尚书薛远”列入儋州十大非物质文化资源。

在儋州的这片热土上,古代先辈们风起云涌的历史,直到如今仍闪烁着耀眼的智慧之光,促使今人,如沐旧州西照,踏足笔架云烟,去追寻那悠悠古风。

参考文献:

[1](明)曾邦泰等纂修《万历儋州志》.林冠群点校.海南出版社,2004年
[2]陈寿撰《三国志》.裴松之注.顺治13年汲古阁藏本
[3] 彭元藻修.王国宪纂.《民国儋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4]《钦定四库全书·广东通志》
[5]《安徽府州县志·宿州志》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1年
[6]《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廉州府部(二)【乾隆】廉州府志》.岭南美术出版社
[7]《明代以前行政区划》.海南史志网
[8]易宗平等《儋州文化资源“家底”真厚实》.海南日报.2018年5月23日

[9] 王明初编著《儋州文化资源概览》.人民出版社出版.2019年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