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22年年会上的讲话(修改稿)
林宪斋
秋风习习,天朗气清,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2022年年会。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召开学会年会了,今年的年会也一拖再拖,所以今天能够在这里召开2022年年会实属不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中华文明以农业文明为最大特点,数千年来,安土重迁的农业社会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形式,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主要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思想理念;慎终追远、报本反始、尊祖敬宗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民族信仰;家风家训中蕴含的忠孝思想、礼义廉耻理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精华。姓氏根亲文化由此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传统、最优秀、最核心部分,也成为最能引起海内外华人共鸣的文化因子。
一、从国家层面看,姓氏根亲文化关乎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和国家力量。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祖先崇拜是中华民族最根深蒂固、最历史悠久的文化基因和传统信仰之一,《左传》中就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早在春秋时期,祭祀祖先就被奉为甚至比战争还要重要的“国之大事”。这种祖先崇拜的民族信仰代代相因、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历尽劫波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化5000年绵延传承不曾中断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是由一个个姓氏血缘家族组成的,我们每个中华姓氏通过对自己共同祖先的信仰而凝聚在一起,又因为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各个姓氏家族又可以凝聚在一起,我们的民族就更加团结,更加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更加强大、更有力量。全球华人通过对本姓祖先和本姓文化的认同,进而达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国家的认同,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一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从省级层面看,姓氏根亲文化关乎“老家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构建。
河南是姓氏文化资源大省,姓氏根亲文化是我省的优势文化资源。在寻根方面具有开发价值的姓氏就有341个,其中,在以人口多少而排序的300个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因此,可以说,河南是中华姓氏资源第一大省,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中原,全球华人祖根在中原,老家是河南。
河南也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制定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提出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姓氏根亲文化是河南的优势文化资源,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重要的文化纽带。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打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品牌,强化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推动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老家河南”被置于四大文化品牌之首,而姓氏根亲文化是打造“老家河南”品牌的主要抓手。
郑州市最近提出了“中华文明的寻根之地、中华民族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的主题文化定位,围绕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集中展示地,全景式展示中华文明的主根和主脉,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姓氏根亲文化、始祖文化、名人文化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从家族层面看,姓氏根亲文化关乎个体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组成了一个个姓氏家族,千千万万个姓氏家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家是国的分子,国是家的聚合。
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姓氏根亲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关乎个体幸福、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姓氏根亲文化意义重大,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为做好研究会的工作,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要在党建工作上做实事。
二是要在文化研究上下功夫。我们一再强调,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各个单姓二级学会是文化研究机构,不是宗亲组织,要以文化研究为主业,强化文化研究,淡化宗亲联谊。各个二级学会多组织学术研讨会,研究、梳理各自的姓氏源流、家风家训和历史名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方面祝姓委员会、王姓委员会等单位做的比较好,最近都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学会要着力抓好《河南姓氏志》的编纂工作,这将是近几年我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各个二级学会要比学赶帮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把这项工作强力推进。学会将尽快完善、确定编纂体例,并下发给大家。争取尽快完成书稿,纳入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尽快编纂出版。
三是要在传承弘扬上见成效。河南历史上涌现出璨若星河名标青史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光辉事迹和高尚品德不仅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数千年来姓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蕴藏着丰富优秀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弘扬。要依托姓氏根亲文化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对其研究和传播,使其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如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得以充分挖掘展示,传承弘扬,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四是要加强学会的制度建设。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近年来发展迅速,二级学会已经达到11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接近10个,一方面彰显了姓氏文化研究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学会管理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规范管理。要统一思想,抓班子带队伍,认真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据学会最新的内设管理机构,各个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要讲奉献,重担当,主动作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把学会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务求成效。各二级学会也要按学会的章程开展工作,比如换届问题,近期要重点抓一抓了。按照学会的章程,五年要进行换届选举,但是很多二级学会自成立以来从未换届,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对于长期不换届的二级学会,要提出警示,警示无效的将予以清理。
五是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另外,省姓氏研究会与省档案绾合作打造的“老家河南家谱展”,于2021年7月正式对外展出。一年多来,省内外的许多领导、专家学者、谱牒爱好者等,慕名而来,欣然而去,赞誉之声不绝于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强省建设的征程上,家谱馆一定会成长为一张引人注目的文化名片。
同志们,我们要以百倍的热情,踏实的苦干,把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好,助力“老家河南”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推动我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