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族情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族情动态

代堡都七甲祖籍之薛氏迁徙

5/1/2023 4:09:22 PM | 804102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代堡都七甲祖籍之薛氏迁徙

内蒙古鄂尔多斯 薛文彪(薛保和)

2023.04.30

 

“凡民之著籍,其别有四:曰民籍;曰军籍,亦称卫籍;曰商籍;曰灶籍。其经理之也,必察其祖籍。清史稿·食货志》

2020年8月15日包头固阳的家族聚会及家谱编写,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这支人没有自己的历史,只知道从“大同”过来的,都甲为“代(大)堡都七甲”,“府谷入的张家户”,唯一的三条线索。后来五门子大爹薛润禄补充了府谷哈镇“阴湾”老坟,墓碑文革破坏,是“兄弟俩人从山西过来的”,“阴湾分门立户”,又增加了四条线索;2021年清明时节,八门大哥薛文光提供了重要信息,我们是“九大门子”、“草垛山”呆过,这得到在鄂尔多斯家人的认可,是一致的。九门子薛存良大爷爷提供了在山西“河曲”呆过的轨迹,四门子大哥薛晓勤确认【代堡都七甲】的准确性,以及老坟有“五代先人”、“石人石马”的说法。由家人们提供的线索,历时三年,利用工作之余,通过对山西的明、清地图、地形图、历史大事、全国薛氏族人变迁的等信息收集,由以下几个要点展开探讨。

(一)关于大同及大同府

明朝山西行政区划: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五府三直隶州:明朝山西设省后,行政区划先后经历了由三府四直隶州到三府五直隶州再到四府四直隶州、五府三直隶州的变动。三府四直隶州:洪武元年(1368年)晋宁路改置平阳府,同年末(1369年)冀宁路改置太原府;洪武二年(1369年)大同路改置大同府,潞州、泽州、沁州、辽州分别升潞州直隶州、泽州直隶州、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三府五直隶州:洪武九年(1376年)汾州升汾州直隶州,形成了三府五直隶州:太原府、大同府、平阳府、潞州直隶州、泽州直隶州、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汾州直隶州。四府四直隶州:嘉靖八年(1529年)潞州直隶州升潞安府,形成了四府四直隶州:太原府、大同府、平阳府、潞安府、泽州直隶州、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汾州直隶州。五府三直隶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直隶州升汾州府。最终形成了五府三直隶州:太原府、大同府、平阳府、潞安府、汾州府、辽州直隶州、沁州直隶州、泽州直隶州。

明实行卫所制,大同镇九边重镇之一,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挥使司设在大同。永乐七年(1409年)设镇守总兵官,为镇之最高指挥官。成化十年(1474年)设巡抚;正德八年(1513年)设总制。所辖大同前、后卫(两卫治大同),大同左卫、云川卫(两卫治左云县),大同右卫、玉林卫(两卫治 右玉县),阳和卫、高山卫(两卫治阳高县),天成卫、镇虏卫(两卫治天镇县),平虏卫(治平鲁县),威远卫(治右玉县南),井坪千户所(治今平鲁县井坪镇)等13卫所,823堡寨,307座墩台。其地为今山西外长城以南,东自冀、晋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明初在此屯田,为京师西北屏障。

山西的明代地图看,大同是大同府所在地,是山西行都司,大同以南恒山以北是平原地区,适宜耕种。明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依旧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围13里,高4丈2尺,包砖,设四门,均有瓮城、吊桥、城壕。四门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四门均建城楼,四角有角楼,城正中有牌楼.不仅城防设计固若金汤,为我国军事重镇的典范,而且整体布局如"凤凰单展翅"。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筑长城,嘉靖年间先后三次修筑长城,万历年间又两次修大同边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封十三子 朱桂为代王,在大同建立王藩,称代王府。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嘉靖年中期移驻朔州。清入关,将行省略作调整。嘉庆前全国有18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区,清末把将军辖区也改为省。清代大同府治大同县,隶属山西布政司(后改为山西省)。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府移治阳高卫,名阳和府,大同县移治怀仁县西安堡。直到顺治九年(1652年),府县才复还故治,并从附近县移民逐渐复兴。大同府辖浑源州、应州、大同、天镇、阳高、怀仁、山阴、广灵、灵丘七县和丰镇厅(乾隆十五年将丰川、镇宁二卫合并为丰镇厅,今内蒙丰镇市)。

(二)平阳府,现为山西临汾

夏、禹时,车正奚仲受封于山东滕县薛地(薛城)立侯,经历了夏、商、州三个朝代,延续了64代,后播迁大江南北。东汉末年(184年),薛氏家族的掌门人是吕布的部将薛兰。薛兰是西汉御史大夫薛广德的十世孙,东海相薛衍之子,兖州名士。据《三国志·武帝纪》和《后汉书·党锢列传第五十七》记载,薛兰是东汉末八俊之一。汉末乱局之中,兖州名士陈宫等人邀请曹操入主兖州,不料曹操与兖州豪族气性相左,一言不合就砍了兖州名士边让的头。这一下炸了锅,兖州名士觉得引狼入室,名士领袖薛兰、陈宫、张邈遂趁曹操率主力攻打徐州陶谦之机,邀吕布入主兖州。这些名士毕竟只是儒生,带兵打仗远不是曹操、孙策们的对手,所以曹操很快就赶走名士们支持的吕布,孙策也轻松席卷名士占据的江东。曹操因为兖州名士的鄙视和背叛,怒发冲冠,疯狂重夺兖州之后,对他们的报复十分之惨,把铁得不行的好哥们名士张邈灭了满门,薛氏家族自然也遭了殃,薛兰被曹操部将吕虔所害,家仇国恨,薛兰之子薛永不得不投奔了刘皇叔刘备。薛永随刘备入蜀后,做到蜀郡太守。法正曾担任过此要职,此职权高位重,管理着当时蜀国整个的四川盆地。后来,由于诸葛亮的极力保荐,薛永儿子薛齐做了巴蜀二郡太守,这样的要职很有权势,于是薛家在蜀地生根发芽,成了蜀地豪族。后主刘禅不争气,国势日弱,263年司马氏灭蜀、吴后,薛氏五千户被强迁到河东(今山西南部)世称蜀薛。从河东地理位置上来看,薛氏的势力范围在主要在古龙门、稷山一带,即河东的最北端。薛氏地方豪强性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薛氏世代崇尚武功。薛氏是从外地迁入的社会力量,自然会遭受当地大族的排挤,因此当时的文官一般不会由薛氏族人担任,只有通过武职才能获得升迁的途径。
   西晋永兴三年(304年),因司马氏皇族自相残杀引起的八王之乱接近尾声,匈奴首领刘渊在并州起兵,数年内攻占大半个并州,并州百姓多数随刺史司马腾逃离并州,到河北邯郸、保定一带讨活路,历史上号称乞活军,薛氏家族利用黄河与汾河的夹角坚守河东乡土。永嘉二年(308年),刘渊称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收编石勒、王弥等胡汉反晋势力,连败晋军,风头极劲,河东薛氏所在的运城与临汾虽是邻市,但薛氏在刘渊眼皮子底下一直固守。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攻破西晋首都洛阳,俘虏晋怀帝。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摇摇欲坠,五胡乱华拉开序幕,黄河南北成了匈奴人驰骋的猎场,河东薛氏固守本乡坚持抗击匈奴。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消灭前赵,加上此前大破祖逖之弟祖约,夺取淮河以北的土地,北方除河西张氏、辽东慕容氏之外,尽入后赵之手,但河东薛氏仍然坚守在河东孤岛。薛氏家族在坚持抗击胡人的薛兴、薛涛两任家主之后,迎来了把抗胡事业推向高潮,青史留名的大英雄,一代才俊、年轻有为的家主薛强。薛强,字威明,从小就胸怀大志,有军国筹略。河东薛氏在薛兴这一代分为三枝,即西祖房薛兴,南祖房薛雕,北祖房薛恢。到薛强这一代,另外两枝的家主不能服众,薛强遂总统三枝。薛强擅长安抚,极得族众民心,使河东薛氏成为一支坚强的力量,足以面对后赵的危局。虽然石勒消灭前赵后志在休养生息,没怎么来骚扰,但继承石勒的是超级暴君石虎,此人穷兵黩武,残民以逞,对河东薛氏的生存是巨大的威胁。薛氏地处后赵的汪洋大海之中。然而,一方面河东薛氏坚凝无比,举族上下万众一心,又有黄河与汾河夹角的地利,不容轻侮;一方面石虎对河西张氏、辽东慕容氏的兴趣更大,而又西败于前凉儒将谢艾,东败于十六国名将慕容恪,焦头烂额之下,对河东薛氏竟然不敢冒险造次。

河东薛氏主要分为三支,史称“三薛”,分别是:西祖房、南祖房和北祖房。薛齐为河东薛氏的一世祖,三祖一脉。至隋朝立国,西祖房传至薛胄、薛濬,共传十二代;南祖房一脉传至薛安都玄孙薛承华、薛愷子薛舒,共传十代。北祖房传至薛旷,共传十二代。薛恢是薛氏北祖房一世祖,曾任西晋河东太守;薛雕是薛氏南祖房一世祖;薛兴是薛氏西祖房一世祖,曾任西晋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封安邑公。在西祖一脉中,从河东薛氏的发展来看,薛谨是家族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原因有二:第一,他一生虽以军事活动为主,但他在任内大力推行教育,这不仅是造福地方的德政,同时也是对薛氏族性和尚武门风的转型改造,使薛氏西祖一脉向政治大家族和文化大家族的方向迈出步伐,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门士族,促进了西祖一脉的福祚绵长。从薛谨以后,薛氏西祖房一脉分为五房,保持了薛氏人丁兴旺,这是薛氏保持大族地位的基础。查询《魏书》《寇峤妻薛氏墓志》《大唐故薛夫人墓志》《薛文休墓志》和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第134号墓地出土的薛道衡《典言》唐写本残卷等文物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河东薛氏家族中出现的人物共计157人,其中女性4人,分别为为薛伯徽、薛慧命、薛和女、寇薛氏(寇峤妻)。在这157位薛氏人物中,有明确职事者27人,封爵位者54人。如薛聪所赠简懿侯,薛道次所赠安邑侯等,其中公、侯、伯、子、男各等有差,爵位在公爵以上者最多,为21人,另有候爵15人,伯爵2人,子爵7人,男爵9人。由此可见,河东薛氏人物爵位的含金量极高。考查曹魏至隋朝的历代官制,凡爵位在郡公、县公一级的,官阶都为一品。如西晋官制规定,开国郡公、县公官阶皆为一品;北魏官制规定,开国郡公爵为一品,开国县公爵、散公爵为从一品;北周官制,国公者为正一品;隋制,开同郡公、县公者皆为从一品。所以仅从爵位上来看,当时河东薛氏品级在一品之上的就有21人。这些人物包括:薛兴、薛涛、薛强、薛谨、薛洪祚、薛胤、薛端、薛胄、薛琰、薛善、薛馥、薛安都、薛道标、薛保兴、薛荣、薛真度、薛怀彻、薛寿、薛循义、薛文殊、薛间等。

临汾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禹贡》分天下九州,平阳为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之中央,故称“中国”,“中国”一词由此而来。西周时期,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今翼城),因唐境内有晋水,叔虞之子燮父“易唐为晋”。春秋属诸侯国晋,晋文公北方称霸时,晋国的中心就在今曲沃、侯马、襄汾一带。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韩建都平阳。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全国划为103郡国,属河东郡司隶部辖。三国魏正始八年(247)置平阳郡。西晋永嘉三年(309),刘渊建汉,都平阳。北魏孝昌中置唐州。隋开皇三年(583),置临汾郡,临汾得名沿用至今。唐实行道、府、州、县制,武德初年(618)为晋州。北宋政和六年(1116),始置平阳府,辖临汾、汾西、洪洞、岳阳、乡宁、赵城、霍邑、浮山、冀氏、和川10县及隰、吉、降3州。元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为中书省山西宣慰司晋宁路(治临汾)。明清重置平阳府,统领35州县,包括今临汾、运城两市及晋中市灵石县和吕梁地区石楼县。1914年,废府设道,以道辖县,临汾、洪洞、赵城、襄汾、汾城、曲沃、安泽、浮山、翼城、乡宁、吉县、霍县、汾西、隰县、蒲县、大宁、永和等17县属河东道管辖;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抗日战争初期,临汾为山西省7个行政区中的第6区。1937年11月,山西省政府迁到吉县。日伪统治时,为冀宁道。抗战胜利后,属太岳区。1948年5月17日临汾解放。1949年2月成立晋南区,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同年9月1日改属山西省。1950年1月6日成立临汾专区。1954年同运城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驻临汾),辖29个县。1970年专区改地区,晋南专区又按原建制划分为临汾、运城两地区。1978年设临汾地区行政公署,辖临汾、侯马2市和16县。1983年临汾县和临汾市合并为临汾市。2000年11月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临汾市。

(三)太原府

太原府共下辖6州及13直隶县——6州分别是:平定州(乐平县)、忻州(定襄县)、代州(繁峙县、五台县、崞县)、岢岚州(岚县、兴县)、保德州、永宁州(临县、宁乡县)等。13直隶县分别是:阳曲、榆次、太谷、祁县、徐沟、清源、交城、文水、寿阳、太原、盂县、静乐、河曲等。明万历朝调整地方建置,把太原府所属的汾州、永宁州划出,新建汾州府。太原府所辖州为5,府辖县仍为13。

(四)大移民

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明初洪武年间先后从山西移民10次,永乐年间移民8次,共计移民18次,从洪武元年(1368)开始,到永乐十五年(1417)结束,历三朝50年。明代移民有两大类型。一是明初政府组织的人口迁徙;二是人民自发流移,而政府加以限制和打击。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薛氏主要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薛氏。根据《明实录》和《明史》记载,广义的明朝移民始于明洪武三年(1370 年),止于永乐十五年(1417 年),历时四十七年,共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移民十次,建文年间移民一次,永乐年间移民七次。洪武年间移民四次到凤阳、四次为军屯(一次在大同,三次在北平),剩余两次迁徙有明确去向,且人数很少;建文年间和永乐年间移民去向全部是北平及其附近地区。第八次移民发生在 1392 年。《明史·卷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率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东胜卫原是明初设置于托克托县地区的卫所,初设于洪武四年正月,洪武五年七月因军事上的失利被内迁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再次设置东胜左右卫,明洪武二十五年东胜卫在山西大同附近,故本次移民性质为军屯,军屯地点在大同及附近。据《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本次军屯移民来源于平阳府有 50400 人,属于在山西省内军屯,与其他省市移民没有关联。《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山西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共九十七县。迁民“生员”主要来自辽州、沁州、泽州、潞安州(以上四州,今归长治、晋城二市辖)、汾州府(今汾阳等县)、平阳府,这些地区共五十一县,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可见迁民最多的是当时的平阳府(如今的临汾、运城两地区为二十九个县市,正是明时的二十八县范围),洪洞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县,迁民最多自在情理之中。但从目前遍布大半个中国的迁民后代们修葺的家族牒谱里,几乎都是记载祖先来自山西洪洞,这也正是明代大迁民留下的历史记忆。等待迁移的百姓集中于洪洞北门外广济寺,广济寺院落宽畅,建筑成群,寺旁的大槐树郁郁葱葱,树上的老鹳窝标志显著,这里是最适宜官方设局驻员的场所,于是便在此集结迁民,发放川资凭照,广济寺旁的驿站,成了大迁民的派遣站、遣送站和出发地。百姓们被迁徙到新的地点,要繁衍生息,自然要把自己的身世告诉后代:“咱们的老家在山西,明代迁移过来的,出发地点是洪洞县大槐树,树上有老鹳窝……”一代一代传啊传,原先平阳府管辖的、沁州泽州其他州府的五十多个县的移民,全把大槐树、老鹳窝作为“老家”了。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明惠祖建文帝朱允炆、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三任皇帝,从公元1368年—1424年在50多年的时间内,实施国内大移民政策。鉴于长期战争、天灾、瘟疫的濒临发生,导致人少地广之区,大片土地荒芜弃耕;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吸引外族入侵,国内与朱元璋同时起义的群雄并立都在谋争天下,一旦有事国家兵力分布不匀,调兵距离遥远,不能及时救援;还由于荒无人烟之地大量开垦能增加源税,扩展国防收入,有的保卫边疆。凡此种种出于维护封建政权的需要,朱元璋听取了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巩固政权的发展措施,在军屯和商屯的同时,大力推广移民屯田,地少人多地区的农民,移往地多人少的地区垦荒,署屯耕种,培育国家税源,战时可变民为军,及时征调。

(五)卫所军户

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此法的实行,须有一套能保障军队数目的户籍制度配合,来维持卫所制的运行。明代的卫所兵制,实乃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军户即户籍种类属军籍之户,初期的来源有二,一是元代原本的军户,二是现役军人之户,这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黄册编造之後更加以确立。军户为世袭,且管理颇严格,除籍十分困难,大致上除非丁尽户绝、家中有人成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无法除军籍的。尽管如此,日久军户仍日渐减少,庞尚鹏主张:“清查隐占,均平粮额,开垦抛荒最为目前急务”,因此後来有使因犯罪而充军者入军籍之方法,被称作恩军或长生军。正军服役于卫所,必须带妻同行,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每一军人有房屋、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粮,但实际情形则常分配不足,行军时则发给口粮,衣装则须自备,武器则由国家以工匠生产。军士在营,分成守备和屯田二部分卫所制度所管理都指挥使司大抵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2个(每总旗辖50人)、小旗10个(每小旗辖10人)。此外,还有一种单独驻扎一个地方,直接归都指挥使司管辖指挥的千户所,叫做守御千户所;还有一种称为“御”(设置数量不多)的军事机构,管2到3个千户所。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时,全国共有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

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官员称谓及其品级:都指挥使司有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其下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高级军官都不世袭,由朝廷从世袭军官中升任或从武举人中任命。卫有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其下属有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等。千户所有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其下属为吏目;百户所有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则都是世袭的。

(六)代堡都

凡以堡、墩、寨、营命名的村子当时多为军屯。明、清两代实行都甲制,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代堡村,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沙河镇,杨家将故地。代堡都,明末清初刘迁起义遭到破坏。清光绪繁峙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刘迁之乱后,繁峙的村庄大部分成为废墟,代堡都已经不复存在。清代地图上,在雁门关西朔州东有个小岱堡村及大岱堡村。当时好多地名都是明初移民时期形成。大部分是以居民来源地命名,以示后人不要忘祖的意思。《福善庄村地理志》小岱堡当村,位于福善乡政府西南1.5公里处。明洪武二年在该村筑土堡,堡门有“洪朔”二字,旁有“洪武二年”字样,当时称洪朔堡。因堡小,故名。清《朔州志》载名小岱堡。

(七)草垛山

草垛山,曾名夏屋山、夏壶山、贾母山,海拔2394米,西接馒头山。草垛山前曾筑有代王庙,今剩遗址。从应县境内向西南方向遥望,可以看见馒头山和草垛山,这两座山的雄姿高高耸立于众峰之中。那馒头山因远看小如馒头而得名,却据说是雁北第一高峰。我们应县有句老话可来预测下雨,那就是“馒头山戴帽儿”。也就是说,那馒头山的顶峰被白云笼罩着,又有西南风不断地吹,说明雨天不久将会来到。而那草垛山也是因形状颇似草垛而得名。但翻开史籍仔细阅览的话,这草垛山原来早已声名卓著,而且它有一个特别雅致的名称,夏屋山。但我依旧对此存疑,我觉得这夏屋山当为夏王山。在如今的应县方言中,以这两种方法读此山名时,屋与王皆为促音,且听来极其相近。夏末,桀凶暴无道。于是商汤联合各部落推翻夏王朝的统治,将夏人逐到大沙。大沙当是河流之名,有人考证在甘肃或宁夏一带。但杨洛深不以为然,因为大沙当是在如今山西北部繁峙县砂河镇境内。夏人最初发源地当在晋南,以至今有夏县为证。被商放逐后,只得向北迁徙,流落到山西北部荒凉的大山区域,那里与北地的蛮族接壤交错。后来,夏人居住过的那座颇似庐顶的大山被人命名为夏屋山,今为应县南山的草垛山。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夏王桀被商汤击杀于此山,遂有“夏亡(无)”之名。应县南山脚下至今犹有夏氏族人居住,许是夏部落的后裔吧。这夏屋山在历史上最令人侧目之时,莫过于战国初期赵襄子于此击杀代王。《史记·赵世家》有载,赵襄子元年(475)“北登夏屋,请代王”。

(八)草垛山堡

在山西省偏关县北,明弘治中年筑堡。其地高出崇山,直望三十余里,为沿边传烽之首。本堡故弘治十五年创建,寻废,万历二十三年复建,土筑,二十八年砖包,周二里零六十七步,高三丈六尺.设守备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五百三员名,马骡一百三十六匹头.边墙墩楼除议派黄龙池等堡操守外,止管边墙六里零八步,边墩砖楼五座,火路墩一十二座,边口二上,内东坡墩,驴皮窑,杨家庄等处极冲,通大虏.边处双墩子鹞子沟,白塔儿一带,酋首讨讨儿,沙赤星,摆山户等各部落驻牧.本堡势极孤悬,山儿高耸,虏若屯兵北山,以游骑伏南来之路,偏关以北尽皆山谷,撩望最难.嘉隆间屡次大举,援兵至中途辄遭殒将覆兵之祸.近添设官兵常咱住守,不惟水泉,滑石鼎立无虞,而南下之虏亦自是不敢如前之猖獗矣.顾军皆召募,月粮取给于民壮折色,且本堡商贩罕至,军易米于偏关,往还百二十里,故畏苦时多逃亡.近议每军量给本色,人心始安.广储蓄以备缓急,乃今日之要务云

(八)雁门关

雁门关景区位于忻州市代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 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外三关”。雁门关是万里长城最具代表性的关塞之一,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典型代表。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从建造雁门关之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许久,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出其间”的说法。雁门关矗立在横亘于晋北的恒山山脉西段——勾注山之巅,雄踞于沟通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农耕与游牧的雁门古道之上。它的自然地理位置,恰好是暖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滹沱河盆地与桑干河盆地的分界线。雁门雄关,居“天下九塞”之首。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开始,历朝历代都把此地视为决定国之存亡的战略要地。它既是“咽喉全晋,势控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从战国时期赵国设置雁门郡开始,历代多以雁门为郡、道、县,作为行政单位建置戍守。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奉命常驻雁门,他曾经率领军队大破匈奴十万骑,使匈奴十余年不敢犯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 (即今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飞将军”李广,在此地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杀敌无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正是王昌龄的这首《出塞》,使我们从小就记住了“飞将军”李广和雁门关。雁门关之称,始于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在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年,雁门关一直经受着血与火的考验,其中,让我们最刻骨铭心的是杨家将一门忠烈,保家卫国的悲壮故事。“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千百年来,在雁门古道上不知有多少军队在行军征伐,雁门关不知经历过多少次的战火洗礼与烽火硝烟。金戈铁马,数不清的戍边将士在这里铸就了他们的铁血忠魂。驼铃声声、车马喧阗。从玉石之路到茶马互市,从中原到漠北,雁门关历史上曾经是中原地区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友好往来,进行边关贸易的重要通道。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使雁门关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通衢大道。蔡文姬从这里归汉,晋商从这里走向世界。数千年来,这里一直传唱着中华历史上一幕幕的动人篇章和民族交融的佳话。可以说,雁门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包括战争与和平、分裂与统一、民族的碰撞与融合、王朝的兴衰与更迭、社会的进步与反复、民众的苦难与欢乐。公元1371年(明洪武四年),大将吉安侯陆仲亨镇守雁门关,公元1374年(明洪武七年),陆仲亨在旧关东北十里处更加险要地段筑雁门关城。同年,还在雁门关北修建了新广武城。此后,雁门关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已经失去它作为“内边”的作用,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从上世纪末开始,经过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雁门关各个历史建筑得以恢复重建,基本再现了明代雁门关的盛况和风貌。战国时期的赵长城、北朝时期的齐长城、明长城,以及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兵堡、烽火台、校场、古关道等不同等级、不同用途、不同形制的历史建筑遗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完备、壮观的中国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在长城各个关隘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塞外通往中原重要通道,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华第一关雁门关山势巍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从古至今140余次大小战争在这里发生,目睹了朝代更迭和民族融合。唐代诗人李贺一首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从此之后重建修复雁门关就成了各个朝代的头等大事。宋代是边疆,明代也是边疆,这两个朝代在雁门关涌现出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可见雁门关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图上看,雁门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雁门关丢了,游牧民族的铁骑一路南下再无天险,他们进入山西后可以从太行山任何一个陉口进入河北,直抵京师,不夸张的说雁门关的存亡直接决定了中原王朝的兴衰。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就在雁门关内外。杨家将镇守边关,对遏止辽军想从幽州南下取宋,起到了牵制作用。至今雁门关附近有一些村子还有杨家将的后人,有习武的习惯,供奉杨继业。到了明代,吸取了很多北宋时的经验,在大同朔州以北修筑第一道长城防线。在南边200公里处也就是雁门关这里修筑第二道长城防线,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内长城。胡峪口,雁门军事防御体系十八隘之一,胡峪堡,雁门军事防御体系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明代的内长城西起偏关东到北京,利用有利的地形形成了拱卫京师的一道屏障。我们可以看内长城沿线,恒山山脉有宁武关、雁门关、平型关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太行八陉”中的后三陉——飞狐陉、蒲阴陉和军都陉可直接沟通山西和河北平原,而倒马关、紫荆关和居庸关正是这三陉的关口。这样一来内长城配合险峻的山势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而这其中雁门关几乎位于中心位置,重要性可想而知。“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雁门关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古关隘,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九)忻州市繁峙县泽萌泉薛氏

1、重修薛氏家谱序言:

繁峙县泽萌泉村薛氏自成一族。先祖讳有库,其父母及以上列祖列宗的名讳均已失记。据旧家谱记载,先人讳有库于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一说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 至 1736年)由代州下庄迁居繁峙泽萌泉村定居。又据口传,代州下庄先人一族乃陕西米脂县一位先人(薛著永乐元年1403年)出任代州州官时繁衍的,但详情已不可考。先祖讳有库在泽萌泉定居后,斩荆拓荒,建宅修院,与人和善,布德乡里。自此地利人和,耕读传家,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安居乐业,至今已传十四世矣,实祖宗庇佑焉。

1、其大门子仅有四代人,后续没有。即

薛有库→薛兴→薛玉新→薛佐世→薛通/薛志

薛有库→薛兴→薛玉新→薛佐世→薛通→薛贵

薛有库→薛兴→薛玉新→薛法世→薛金→薛文畅

2、字辈分析:

代堡都七甲:驴根师银,兰玉达生,鱼世山虎,存财(/才)小,荣志茂占,禄福俊宝,文和永林。

泽萌泉:有兴玉世,贵文成(志),春永志孝。还有个别相似。

(十)迁移轨迹

【河东薛氏】“武功创业,文化立族”

【平阳府】(洪武25年八月1392)军屯移民50400人

【太原府代州】(洪武25年)军屯移民/冯胜、傅友德、常升

【雁门关】(洪武25年)移民出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

【大同府】籍民为军/屯田大同及附近/立16卫

【雁门所】正德八年1513设总制,所辖13卫823堡塞307座墩台

【振武卫代堡】【代堡都】京师西北屏障

【代堡都七甲】【太原府代州繁峙县】忻州市繁峙县沙河镇代堡村

【雁门关】嘉靖中期守冀北道移驻朔州/清代初期刘迁起义逃难

【小岱堡村】熬盐制碱/薛第、薛尚、薛文有、薛兰润、张世连

【大岱堡村】红盐黑碱

【老营堡所】守边立卫

【草垛山堡】清代中期安抚政策/边民军户

【河曲】走西口/暂居

【府谷哈镇】清代道光年间

 

本次家族历史调研来源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县志办冯主任、代县县志办史主任、朔州市党史办梁女士、朔州市图书馆彭女士及薛氏族人山西的薛兰生、内蒙古的薛勇的资料提供指引,在此表示感谢!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