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薛氏书院 您的位置:首页聚亲祭灵薛氏书院

《奚仲文化研究》系列文章之一:总序

8/5/2014 7:28:23 PM | 4279300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总序一

李学勤

  山东枣庄薛城编撰的《奚仲文化丛书》,即将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要我在这里写几句话,我感到非常荣幸。
  大家知道,我国疆土辽阔广大,自史前时代,即有许多人民部族在这片大好河山上活动生息,为缔造中国古代文化作出各自的贡献。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更有众多的民族和方国,递兴迭起,使悠久的历史呈现出绚丽的场面。所以,我们研究古代各个区域的文化,既要见其同,也必须见其异。
  其实,古代区域文化的研究,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己有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专题,50 年代以后,区域文化研究迅速开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代方国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
  薛城古称薛国,历史底蕴厚重,文化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是夏朝车正奚仲的故里,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还是全国闻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早在距今 4000 年前的夏代,奚仲受封于薛地,这里也就成了我国最早的车的制造基地,在中国特有的车文化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史上关于创造的记载是很多的,可是像奚仲造车这样见于多部史籍的,确实不多。比如在《管子》的《形势解》,在《尸子》的佚文,在《荀子》的《解蔽》篇,在《世本》,《吕氏春秋》的《君守》篇,在《淮南子》的《脩务训》篇,都提到奚仲造车,而且奚仲作为夏代车正的传说,见于《左传》定公元年。奚仲的故里就在薛城,而薛城的遗址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奚仲造车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关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尚未充分发掘的珍宝,具有很高的学术、艺术价值,值得大力推进。编撰地方历史文化丛书,是一件服务当前、荫及子孙的好事,也是一项历史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奚仲文化丛书》共十二卷,二百多万字,可以说是个浩大的研究项目,历时之长,动用人力之多,涵盖内容之丰富,还是很少见的。它充分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形势下,作为薛城这样一个县级地区,能够整理编撰出如此全面、系统的地方历史文化丛书,应该说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值此《奚仲文化丛书》出版之际,谨致由衷贺忱,是为序。

  注:本序作者为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及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及首席科学家。)


总序二

岳德川


  古薛大地,造化所钟 ;人才涌现,层出不穷。当我们探寻中华科技文明的发展之源时,我们薛城人可以骄傲地看到,上古时期杰出的科学家、薛人先贤——奚仲,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熠熠闪耀在中华民族的科技星空上。
  据史料记载,奚仲生活于禹夏时期,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重臣。因有功于夏而封于薛,为夏车正(相当于后世的工部尚书、今天的交通部长),专门负责夏王朝的车服之制。奚仲在车正任上,上继其父番禺,下偕其子吉光,率领着当时最庞大的机械制造集团,在封地奚邑之奚公山、奚邑城(均在今薛城区陶庄镇境内),“斫木为轮,构架为体”,在薛地创制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用马牵引的木制车辆。《管子》一书盛赞之曰:“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也就是说,车辆制作精巧,符合物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车的发明,是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盛事。它不但解决了落后的交通问题,而且还促进了道路建设、车辆更新,乃至整个交通事业、社会事业的发展,加速了地域之间的商贸融通、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由于时代久远,奚仲发明的马车已无实体遗存,这种以木为主结构的马车也早已被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但是,以薛人奚仲为杰出代表的中华先贤们所创造的科技文明和创新精神却永远不会被替代,且永远散发着催人奋进的光芒!
  奚仲作为中华科技文明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之一,奚仲文化作为华夏文化中极具魅力的重要文化元素,无不以其科技创新的文化特质,影响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进一步弘扬奚仲文化,打造奚仲文化品牌,薛城区委、区政府决定全面启动奚仲文化工程。《奚仲文化丛书》是奚仲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三年,经过区内外人士的共同努力,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几易其稿,编纂完成。
  丛书共分12卷,260余万字,史料繁博,浩如烟海。12卷书目分别是《奚仲文化研究》《奚仲姓氏探源》《百家媒体看奚仲》《奚仲传说》《薛地名人贤士》《古薛瓷窑》《古薛诗萃》《古薛文选》《薛城民俗》《薛城民间故事》《薛城文物与遗存》《薛城风物》,所辑内容涵盖了古薛文化的各个方面。为突出奚仲文化的引领作用,全书定名为《奚仲文化丛书》。我们力图通过这部丛书,去记述古薛大地的历史沧桑,去品味那些神奇瑰丽的桑梓故事,去解读那些生生不息的生命密码,去感悟那些回归精神家园的寻根情愫。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为此书作出重要贡献的任继愈先生、李学勤先生等国学大师。另外,三年多来,参加丛书编写的同志们辛勤笔耕、勤勉敬业,为丛书的成功付梓作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敬意。
  鉴往可以知兴替,瞻远才能谋未来。先辈们风雨沧桑、弦歌不断的史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古薛圣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必将成为我们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入挖掘古薛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全区文化产业的整合和创新,努力打造以奚仲文化为代表的薛城文化品牌,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薛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7月

  注:本序作者为中共枣庄市薛城区委书记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