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薛氏书院 您的位置:首页聚亲祭灵薛氏书院

《奚仲文化研究》系列文章之二十七:造车鼻祖奚仲

8/12/2014 12:21:32 PM | 4276198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造车鼻祖奚仲
李锦山

    

    中华民族素以吃苦耐劳、勤奋智慧著称于世,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曾位居世界的领先水平。以马车为例,其发明专利当之无愧属于中国人。而它的发明者便是距今4000 多年、生活于夏王朝初年的奚仲。是他在薛地(今山东枣庄境内) 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用马牵引的木制车辆。
    奚仲发明的马车是什么形状?由于时代相当久远,不可能有实物保存下来。但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卜辞中,已出现象形文字“车”。观其字形结构,分别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这是一种单辕车,由车舆下方向前伸出一根较直辕木,牵车的马匹分别套在辕木左右两侧,通常由两匹马驾驶,多者可用四匹,但绝不能用单数。这种以木为主体结构的马车虽然比较简单,但已大大方便了交通运输,成为奴隶主贵族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马车在当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礼器,是特权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奴隶主贵族死后,往往用车马随葬。近年来在滕州市前掌大商代墓地发掘的薛国贵族墓葬中,曾不只一次发现随葬的车、马,除了主体结构是木制的,许多配件均用青铜铸造。估计奚仲发明的马车与商代马车应十分接近,也是一种单辕式马车,当时可能还没有青铜配件,构成马车的各种部件均应是木制品。
    翻阅古史文献可知,几乎所有的记述在谈及马车的发明者时,都将其功绩归之于奚仲。然而,奚仲生活的年代距我们毕竟太遥远了,有关史籍的记载又过于简略零碎,我们只能根据这些极为有限的资料对奚仲的生平作大致介绍。
    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一书中训诂“车”字:“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夏后,亦称“夏后氏”,是大禹创建的国号“夏”之别称。《玉篇·车部》云:“车,夏时奚仲造车,谓车工也。”《世本·作》:“奚仲作车。”关于奚仲的身世,《辞海》有简略介绍:“奚
仲,传说中车的创造者。任姓,黄帝之后。夏代的车正( 掌管车的官),居于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后迁于邳(今山东微山西北)。春秋时代的薛即其后裔。”《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奚仲,[夏]禹之臣。初黄帝作车,少昊加牛,奚仲加马。乃命仲为车正,建绥旆以别尊卑等级。”
    从这些零星记载可知,奚仲生活于夏代初期,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夏禹的大臣,专门负责掌管夏王朝的车服之制,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十四姓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衣等。奚仲既然是任姓,理所当然应是黄帝的后裔。
    但《山海经·海内经》却说:“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这样一来,奚仲的始祖又成了帝俊。帝俊何许人也? 在古史传说中,他是一位充满神话色彩的传奇式人物,神通广大,连日月神都是他的妻室。他的子孙均是大发明家,分别发明了各种乐器、农业工具以及舟车等交通工具。据近代学者研究,帝俊即上古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帝喾,或谓即帝舜。也有不少人认为,帝俊非人,乃是上古时期东夷民族崇拜的昊天上帝之化身。古史传说本来就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我们无须硬要按图索骥去寻找奚仲的始祖。重要的是对奚仲这位上古人物应作恰当的理解。据考证,历史上确有奚仲其人,且是个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既非黄帝后裔,亦非帝俊后代,而是地地道道的东夷部族( 原始社会晚期主要活动于山东境内,即海岱历史文化区) 的后代。

    大多史籍将马车发明的功绩归于奚仲,但也有异说。如《中国人名大辞典》引古籍谓“黄帝作车,少昊加牛,奚仲加马”。这是说车子是由黄帝发明,其后由少昊驯化了牛用来拉车,再其后由奚仲驯化了马来牵车,并且在车上安装了各种饰件和旗帜,用来明等级、别贵贱。《山海经·海内经》载:“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郭璞注云:“明其父子共创作意,是以互称之。”这是说木车是由奚仲父子共同发明的。郑氏《六艺论》云:“黄帝佐官有七人,奚仲造车。然则黄帝时自有奚仲,夏后氏之车正与之同名耳。”客观地讲,任何一项发明均非一人一时之功,应是许多人长期以来探索试验的结果。奚仲的功绩就在于他潜心总结,积累了众人的聪明才智,对车辆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使车子的结构更科学,更合理,更坚固耐用。因而他获得了最后的成功,理所当然是马车真正的发明者。
    奚仲发明马车距今已有4000 多年。当世界许多古老民族还正在以牛马为交通工具时,奚仲创造的木车已驰驱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因此,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世界之最。这种原始的马车虽已无法目睹,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的《形势解》里有一段客观的评价;“奚仲之为车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这是说奚仲所设计创造的车结构更为合理,各个部件的制作均有一定的标准,因而坚固耐用,驾驶起来也十分灵便。马车的发明,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不但解决了落后的交通问题,而且还促进了道路设施的发展,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信息的传递,扩大了商贸运输活动和文化交流。随着以后诸侯战争的加剧,马拉战车也应运产生,在军事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奚仲在造车期间居住于薛( 今滕州市东南),后来他由于发明了马车而受封,薛便成为他的封地。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战国薛故城遗址内发掘的先商时期的小城址,大概与奚仲封邑有关。由于他精通造车技术,又了解夏王朝的车服制度,夏禹便任命他为“车正”。实际上他不但是个工官,还是个礼官。奚仲在就封期间,一度迁邳居住,他的后裔又在薛故地( 即今滕州官桥一带) 建立方国。至商代,薛国是当时山东境内仅有的几个方国之一,十分兴盛,西周时又升格为侯国,现在所存的薛故城遗址,便是战国时齐国贵族田婴在原薛国旧址上所筑之城。有关薛之地望以及与奚仲的关系,文献中也有零星记述。如《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薛,周国名,任姓,侯爵。黄帝之后奚仲封于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潮水》载:“水又西南径蕃县( 今滕州市) 故城南,又西径薛县故城北。”
《地理志》曰:“薛, 夏车正奚仲之国也。”《滕县志·古迹》:“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国。”该志《沿革》又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夏禹分划九州,已而封奚仲于薛。”奚仲后裔中有个叫仲虺的,曾出任商汤左相,名声显赫。《尚书·商书》中有篇《仲虺之诰》,便出自他的手笔。在薛故城附近发掘的属于商周时期的薛国贵族的墓葬,随葬品极为丰富,尤其是青铜器和玉器,反映了奚仲族系有着精湛而又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水平。有关奚仲一族的世系,《滕县志·薛世家》辑录有诸古籍零星记载:“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路史》)。后有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山海经》)。奚仲当夏禹之时,封于薛,为禹掌车服大夫(《杜氏注》)。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山海经》)。以木为车,盖仍缵车正旧职,故后人亦称奚仲造车云(《荀子》)。奚仲居薛,后迁于邳(《左传》)。于商之初,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自仲虺上距奚仲十二世(《路史》)。仲虺相汤事具《尚书·仲虺之诰》。后曰畴、曰挚(《路史》)。殷商之代,世不失职。⋯⋯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薛自奚仲至周隐王时凡传六十四世(《路史》),国祚千九百余年。”
    由以上记载可以约略了解到,奚仲和他的父亲番禺、儿子吉光都是发明家,其功绩在于发明或改进了交通工具舟、车。奚仲所开创的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创造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方国文明,这是构成海岱历史文化区的一支重要而又璀璨的土著文化。
    奚仲当年造车之处,据说就在枣庄市境内的奚公山下。奚仲死后安葬之处在奚公山顶,其地距当年奚仲的封地薛甚近。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九载:“奚公山在(滕) 县东南六十六里,奚仲初造车于此。”《水经注·泗水》引《地理志》:“(薛故) 城南山上,有奚仲冢。”《晋太康地记》云:“奚仲冢在城南二十五里山上,百姓谓之神灵也。”《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奚公山在( 滕) 县东南六下十里。”阳叶《徐州记》云:“奚仲造车处,山上有轨辙见存。”《后魏书》:“薛县有奚仲庙。”又云:“奚仲墓在( 滕) 县东南六十里古清丘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奚公山,在滕县东南六十里,奚仲初造车于此处。山上有奚仲墓。”《齐乘》:“奚仲墓在奚山,下古奚邑。”《滕县志·山川》:“陶山南十五里曰奚公山。”《地记》云:“上有奚仲造车处,轨迹犹存焉。奚山东为老君山。”同书卷四《祠祀》
载:“奚公祠,一在薛城中,一在奚山下。在奚山者称车服祠。”
    奚公山以奚仲而得名,此山古时属滕县境,现属于薛城区,位于夏庄乡驻地稍西北。奚公山正南不远处有奚村,即战国时薛之下邑奚邑故址,麦田中仍遗有大量东周陶片。奚山是一座状似馒头的低缓小山,东面紧傍千山头。所谓千山头,意即千山之首,是横亘于枣庄境内中部的一列山脉,自此而始,迤逦起伏,自西向东延伸百多里。奚山之巅现存有两个封土堆,南北相连,残存高度约1米,径约3米,墓碑已毁坏,墓前残存有碑座,残碑上刻有“公为奚冉二墓修筑”八字。据说,南边古墓即奚仲墓,稍北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曾任鲁氏三桓季孙氏宰的冉子( 即冉求) 墓。山岩上有—条辙迹,据传那便是奚仲当年造车时留下的车辙,显系后人附会。
    奚公山南麓为古代车服祠旧址,是专门祭祀奚仲的场所。古时,这里林木苍翠,祠宇壮观,并有溪泉长流。封建官府曾东山上立有保护山林、严禁砍伐的告示牌,现在祠宇、古木和碑刻均已荡然无存。奚公山位于南北官道附近,古时游人和过往官员来车服祠瞻仰者络绎不绝。《滕县志·艺文》收录—首《谒车服祠》长诗,内容如下:

初阅车服祠,云峦楚楚长。
岩根堆雁塔,溪角架虹梁。
好鸟巢危树,孤猿叫断冈。
雨过闻幽磬,云开见上方。
苔侵石磴滑,花拥洞门香。
激泉寒水发,观郡古楼荒。
禅客谈玄切,骚人觅句忙。
踪迹依稀在,文章太古亡。
登临正游赏,惆怅已斜阳。
    

    自从奚仲创造出第—辆马车至今,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车辆正奔驰在地球各个地方。然而不要忘记,正是奚仲在枣庄大地上发明了第一辆马车,而由此驶向了世界各地。

 

李锦山,1950 年5 月生。曾任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现为枣庄学院古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系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农史学会、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枣庄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首批入选学者之一。曾荣获富民兴鲁及振兴枣庄劳动奖章。在国家级、省级以及海外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 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面具研究》《金瓶梅与淮上——第一奇书探秘》《农业文明与农事崇拜》。此外还参与编写书籍四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70 多万字。曾20 多次获得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