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
郭沫若
从我国古代传说中可以看出,早在四千年之前,大约相当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或者略早一些,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由于这些氏族和部落较早地从母权制转变到父权制,随后相继发展进入阶级社会,逐渐融合为后来的汉族,有了文字,所以他们的远古历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传说留在古文献里。
这些传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那时的一些血缘氏族和部落集团,都分别出于各自的一个想象的祖先,而且这种想象的祖先又往往是神话式的人物。所以,传说里的氏族和部落一般都是从神话中引申出来的。事实上,氏族和部落比关于他们来源的神话要古老得多。尽管如此,透过这样的神话,或者把这样的神话仅仅作为氏族和部落的代号,仍然可以从传说材料中理出当时历史的一些头绪来〔1〕。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哪些氏族和部落呢?
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方。所以,炎帝可能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号神农氏,说明他们主要是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
传说中的炎帝后裔有四支,可能是属于古羌人的四个氏族部落。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谷物和蔬菜,从夏代以上被奉为稷神。据说,烈山氏在今湖北的一些地方。烈山氏就是烧山种田的意思,至于确切地指些什么氏族和部落,就不清楚了。
在传说的炎帝后裔中,比较有点头绪的是共工部落〔2〕。“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3〕据说,共工氏也曾治水,但失败了,他儿子治水成功,被奉为社神。这些传说都和农业有关系。“九有”、“九土”,从字面上看是九个地方,所以“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反映九个氏族住在九块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
共工氏所以被传说成一个神话人物,主要是因为他同东夷的蚩尤打过一场著名的战争。打仗的地方在太行山东侧,今河南北部到河北南部的某些地方,说明共工氏曾在黄河中游活动过。但他们长期活动的地方应是今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这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由于共工氏这一支逐渐衰亡了,所以他们的历史很少流传下来。传说中的炎帝后裔中得到发展的是四岳。据说,四岳是共工的从孙,说明他们同共工部落有关系。“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4〕。这些地方都在今豫西一带到陕西东部的山区中。“四岳”即是“九州之险”,相应地就是说,四岳部落是在共工部落的周围地区了。
四岳是姜姓,后来发展为四个分支,即齐、吕、申、许。“许,太岳之胤也”〔5〕,在今河南许昌县。传说许的始祖许由,居颍水之阳,在今河南登封县。司马迁说“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6〕,也在这个地方。后来的许国应是从这里迁去的。
四岳的另外两个分支是申、吕,具有近亲关系。“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7〕”。甫,即吕。崧,就是嵩山。意思是说,从高耸入云的嵩山上降下神灵来,生出吕和申,后来发展成两个国家。吕、申都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当是后来南迁到那里的。
四岳的始祖传说为伯夷,是个祭山的官,也是山神。后来,这一支的首领吕尚,协助武王伐纣,受封为齐国。
在传说的炎帝后裔中,还有一支在汾水流域,后来残存的还有沈、姒、蓐、黄四部。他们把所渭汾水之神名台骀的,奉为自己的始祖,但文献不足,已不可考了。
除上述所谓炎帝后裔的四支外,古羌人有一部分曾东下到了今山东地方,更多地是散布在今陕、甘、青、藏以及四川和宁夏的广大地区,称为氐羌或羌戎。据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生氐羌”〔8〕。这说明,所有的氐人和羌人,都同共工、四岳等有关系,同样可以列为传说中的炎帝后裔。只是因为四岳等部较早地融为华夏族,他们后来就成为同华夏有别的西戎了。
传说中的太昊,比炎帝晚一些。太昊,号伏羲氏。据说“伏羲作卦”,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了,据记载“陈,太昊之虚也”〔9〕,在今河南淮阳县。那么,太昊应该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象的祖先了。又有记载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10〕任、宿、须句、颛臾,是残留到春秋时代的几个夷人小国,在今山东曲阜附近一带。他们奉太昊为祖,当是从淮河流域发展到那里的。稍后的记载中说,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和淮夷活动的地方,共有九部: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合称“九夷”〔11〕。传说太昊是风姓,应同九夷中的风夷有更直接的关系。风夷在夷人氏族部落中居于首要地位,因而太昊又是所有夷人想象中的祖先。
同太昊的传说相关联的是关于少昊的传说。“少昊之虚”〔12〕在今山东曲阜县,其后裔主要活动在山东半岛上。春秋时代的郯子,说少昊是他的祖先,名挚。少昊氏以“鸟名官”,有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鸠氏、鸤鸠氏、爽鸠氏、鹘鸠氏,还有“五雉”和“九扈”〔13〕。这些全是鸟的名字,共有二十四种,当是二十四个氏族。氏族中又分母氏族和女氏族。几个氏族合为一个胞族,如从凤鸟氏到丹鸟氏就是一个胞族。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部落了。
这个部落最初可能是从太昊氏分出来的。在古代文字中“风”即“凤”,风夷也就是“凤”夷。从一个凤鸟氏族分为两个,一个属太昊,另一个属少昊。夷人中这两支,一支在江淮流域,另一支北上到黄河下游,后来大部分融为华夏族。
传说,“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14〕。九黎的首领据说就是蚩尤。从一些材料推测,蚩尤属于夷人。那么,九黎也可能是九夷了。相传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当为八十一个氏族。这样,九黎就是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是一支庞大的势力。由于蚩尤被黄帝战败,给夷人的发展造成了新局面。
在此后的夷人中,融入华夏族的有四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是皋陶。皋陶的后裔有英氏、六、蓼和群舒,即舒蓼、舒鸠、舒鲍、舒庸、舒龙、舒龚。群舒显然是从六个近亲氏族发展而来的,当六和蓼灭亡的时候,有人曾说:“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15〕意思是说,六和蓼内不建德,又无外援,遭到灭亡,皋陶和庭坚一下子绝祀了,真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六、蓼、英氏和群舒,都在江淮之间今安徽六安、舒城一带地方。但传说皋陶生于曲阜〔16〕,在今山东曲阜县。那么,东夷和淮夷的这个分支的活动地区就不仅限于江淮之间了。舒和徐,古同音通用。那么,古黄河下游的徐夷也是传说中的皋陶的后裔,或者在起初同皋陶这个分支有密切的血亲关系。
伯益是较早融入华夏族的又一个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其中除秦、赵为周代建立的国家外,其他的都相当古老。如运奄氏,即商朝的奄国,在今山东曲阜县。徐氏,即商朝的徐国,在今鲁南和苏北地区。终黎氏,也作钟离,在今安徽凤阳县。黄氏,到周代为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江,在今河南正阳县。他们活动的地区,从今山东直到河南东南部,在传说中的皋陶后裔北侧的一条弧线上。据说,皋陶是偃姓,伯益是嬴姓。偃、嬴,一音之转,当是从两个近亲氏族部落发展下来的。
夷人中较早融入华夏族的,还有颛顼和帝喾两个分支。按照司马迁的说法,颛顼就是高阳氏。传说:“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聩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17〕所谓八子,当是八个氏族。其中的庭坚同皋陶并祀。按照古代“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传统,可以推定颛顼也属于夷人的一个分支系统。 颛顼的后裔为祝融,意思是祭火神的官,即火正。有记载说,祝融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共八姓〔18〕。这八姓可能是从高阳氏的八个氏族发展而来的。例如,春秋时代的楚国,为“高阳之苗裔”,而祭祀祝融,是芈姓,就反映着夷人这一分支的发展线索。另一种记载是祝融六姓,没有董姓和秃姓,并说,这六姓是从其始祖母的左、右肋下分别生出来的〔19〕,他们在八姓中当是六个近亲氏族。
这八姓后来的变化如下:斟姓无后。董姓鬷夷、豢龙,为夏所灭。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大都为商所灭。秃姓舟人,为周所灭。妘姓邬、郐、路、逼阳,曹姓邹、莒,是春秋时代仍散处黄河流域的几个小国。芈姓中的楚国,在商朝灭亡时逃往长江流域,后来日渐强大。这些都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了。
夷人的这个分支最早活动在黄河北岸。“卫,颛顼之虚也”〔20〕,在今河南濮阳县。其后因受蚩尤战败的影响而南迁,“郑,祝融之虚也”〔21〕,到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去了。又如昆吾,最初在今河南许昌县,后来楚国人还说许是他们的“皇祖伯父昆吾”活动的地方。
帝喾同颛顼也是近亲关系。按司马迁的说法,帝喾就是高辛氏,也有八个氏族。“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21〕这八个氏族中,前四个氏族为一个胞族,后四个为一个胞族,来源于两个姊妹氏族。
据说,帝喾名俊,也就是传说中的帝舜。其后裔著名的为有虞氏,当在今河南虞城县一带。从各种传说和神话材料推测,有虞氏的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业都是相当发达的。例如,“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就是当每年春天东风到来的时候,发动氏族部落成员开始农业活动。协风,也叫俊风,就是春天的东风。传说中的帝俊,可能由此衍化而来。在有些神话里,认为日月干支也是从帝俊产生的。在传说里,关于有虞氏的父权世系的断断续续的记载,也是最多的。这说明,有虞氏的父系氏族社会比较发达,对此后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传说商朝的始祖契,也是帝喾的后裔〔22〕。有人认为,商朝的来源即舜子商均封于商,在今河南商丘县。商朝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商人在追述他们的祖先时,也说是帝喾的妻子吞了玄鸟蛋后生出来的。从鸟降生,是夷人传说的特点,如伯益分支有从燕子来源的说法,表明了他们在早先都以鸟为氏族标志,或者说是从以鸟为标志的始祖氏族逐渐滋生而来的。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据司马迁说:后来商有子氏、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23〕。这些已是显赫的父系奴隶制大家族了。
由于颛顼和帝喾这两个夷人分支有近亲关系,所以关于他们的传说往往有互相穿插的地方。例如,有虞氏就被说成颛顼的后裔,但传说有虞氏为姚姓或妫姓,都不在祝融八姓之中,应为另一个分支系统。
这四个夷人分支融入华夏族之后,其余的夷人遂与华夏有别。由于他们较早地融入了华夏族,特别是其中颛顼和帝喾两个分支,所以有些传说就把他们作为黄帝的后裔〔24〕,正如把黄帝和炎帝说成两个亲兄弟一样,这不过是后人想象中的华夏族以至汉族的祖先罢了。
当夷人和羌人的一些氏族和部落活动在黄河流域的时候,有一些氏族和部落从我国北方发展起来。传说中的黄帝,就是这些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传说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即天鼋),也号缙云氏,这显然是把北方许多氏族部落的想象祖先集中到所谓黄帝的头上了。相传,黄帝分别同蚩尤和炎帝作战的时候,曾经训练熊、罴、貔、貅、♢、虎六种野兽参加战斗〔25〕。这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共同组成一个部落。黄帝为有熊氏,说明熊氏族在这个部落中居于首位。
这个部落南下到达黄河流域之后,有很大的发展。据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26〕。十四人得十二姓,是因为其中各有两人同姓的原故。如果把二十五宗看成二十五个氏族,十二姓为十二个胞族,每两个胞族为一个部落,那么,传说出自黄帝的这个部落已从六个氏族发展成拥有六个部落的巨大部落联盟了。
在这十二姓中,有些已不可考,可能是后来灭亡了。有的和夷人中的一些氏族同姓,可能是互相融合了的原故。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姬、祁、任、姞四姓。姬姓相传为黄帝的嫡系,后来发展成了庞大的势力。
祁姓有传说中的陶唐氏,即唐尧所属的氏族部落。陶唐氏原在今河北省的一些地方,所以说“唯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27〕。到尧时迁到今山西南部汾水流域,其后裔建立唐国,后为周成王所灭。还有一支继续南下到达汉水流域,后来在那里建立了一些国家,所以有尧子丹朱伐三苗到丹水的传说。
姬姓的迁移和陶唐氏有相同的地方。如后来的北燕国,姬姓,其中心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又有一些姬姓国家,在今山西南部和陕西东部地区。还有“汉阳诸姬”,已到达江、汉流域了。到了周代,姬姓这一支发展到了鼎盛的地步。
任姓后裔有谢、薛、章、舒、吕、祝、终、泉、毕、过,姞姓后裔有密须、南燕,都散处在黄河流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二姓中有一些戎狄。如骊戎是姬姓;狐戎是姬姓;白狄中的鲜虞,后来建立中山王国,也是姬姓。白狄中还有酉姓。从这里透露出,那些以黄帝为想象祖先的北方氏族部落,原来也是戎人和狄人,后来才融为华夏族,因而黄帝才被奉为华夏族的始祖的。
传说中的黄帝后裔还有夏后氏,姒姓,也是戎人。有的记载把夏禹称为“戎禹”〔28〕,是事出有因的。“禹敷下土方”〔29〕,土方从甲骨卜辞推测,在商朝的西北方向,估计在河套一带地方。夏后氏当是从这里沿黄河南下到今河南西部原共工氏所在地区的。当夏后氏南下之后,有些戎人还留在原地方,例如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30〕这一支戎人有多少氏族呢?据司马迁说,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这些,也许是夏部落的十二个氏族,或从夏部落发展而来的十二个父权制大家族吧!
在传说中的黄帝后裔各个分支南下发展的时候,曾和三苗发生冲突。三苗那时在江、汉之间,可能是三个部落。其中有—个部落的首领名兜,也写作“头”,因战败被放于崇山。后来随同武王伐纣的髳可能是这个部落的后人。另一个部落逃入西北方向的山岭中,因而有舜“窜三苗于三危”(在敦煌东南二十里)的传说。还有一个部落可能向东南方向逃走了,所以说“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31〕。
从这个地区以西到陕、甘南部直达四川,除三苗外,还有庸、蜀、微、卢、彭、濮。后来,大多相继融合到华夏族以至汉族中去了。
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适应历史地形成的。这里谈的羌人、夷人、戎人、狄人、苗人、蛮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就华夏族来说,是怎样开始形成的呢?
氏族制度是社会生产极不发展和人口极端稀少的产物。氏族一旦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那就差不多极其自然的以不可克服的必然性发展为氏族、胞族和部落的全部组织。部落是氏族制度所能达到的最大界限。在每个部落内部,从氏族到部落的全部制度,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所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同氏族制度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不需要也不可能越出部落的界限。人们生活在狭小的氏族部落的世界里,除了受血缘关系的支配外,还受到大自然的支配,反映在人们的思想上就成为原始的幼稚的宗教观念。相反,在部落以外,则是没有保障的,个人脱离了氏族部落就可能陷入绝境。在部落和部落之间没有和平协议的地方,便存在着战争,而且是极端残酷的战争。所以,氏族制度不管是多么质朴的、高尚的、美妙的制度,都是注定要灭亡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氏族部落的不断迁移和相互交往的扩大,各个部落之间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形成相反的利益,而在另一些时候和另一些地方又形成了相同的利益,由此引起了各个部落的分化和组合、战争和联盟,逐渐形成为不同的民族。华夏族就是这样开始形成的。传说中的“炎黄子孙”,正是神话式地反映这种复杂错综的形成过程。
在通向华夏族形成的道路上,传说有三次大规模的部落战争。第一次是共工和蚩尤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方是炎帝部落的一支共工氏;对方有的说是蚩尤,有的说是颛顼或其后裔祝融,有的说是高辛氏即帝喾,总之是夷人部落的一个首领。由于蚩尤从东向西发展,夺取共工部落的土地;共工氏“振滔洪水”,危害了夷人部落的利益,双方利益冲突,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有记载说:“蚩尤乃逐帝,战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32〕“涿鹿之阿”在今太行山东侧,“阿”就是山麓的意思。“九隅”同“九有”、“九土”、“九州”一样,是共工的九个氏族居住的九块地方,全被蚩尤攻占了。共工拼死抵抗,据说“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移焉”〔33〕。天歪地斜,可见战争的残酷和激烈程度了!共工氏在不利的情况下,“乃说于黄帝”,即向黄帝求援,同有熊氏结成临时的部落联盟,共同对抗蚩尤,取得了最后胜利。
第二次是黄帝和蚩尤之间的战争,据说“蚩尤作兵”〔34〕,武器较好,又是在优势条件下同黄帝开战的,因而黄帝开始处于守势。传说,黄帝“使应龙蓄水”,抵挡蚩尤。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天大晦冥”,雷电交作,冲破了应龙的水阵。黄帝在危急关头,又请来旱神女魃,天气放晴,终于把蚩尤打败了。这些神话反映出蚩尤原在东南方,习惯于阴雨气候,黄帝则属于“迁徙无常处”的北方游牧部落,能适应干旱的环境。蚩尤战败南逃,被黄帝彻底打败。最后,黄帝擒杀蚩尤于冀州之野,有的说在凶黎之谷。黄帝的前锋追到今山东一些地方,所以有黄帝“封泰山,禅亭亭”的传说。
在原始社会里,奴役异部落的事,通常是没有的。在每次部落战争发生后,胜利的一方或者提议和失败的一方结为联盟,或者把他们从原来的地方赶跑,便作为结束。黄帝追杀蚩尤后,据说“命少昊清正司马鸟师”,意思是让少昊统领夷人各部,大概是结为联盟了。
在蚩尤战败之后,接着黄帝和炎帝的联盟破裂,发生了又一次激烈的战争,因为这时“炎帝欲侵陵诸侯”,争夺盟主地位。可是,“诸侯咸归轩辕”,被黄帝争取去了。争夺的结果,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35〕。阪泉据说也在今河北地方。这次战后,传说中的黄帝后裔即向南大发展,进居黄河流域,后来又到了江、汉流域。在南迁过程中,又打了许多仗,据说“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大概同传说中的炎帝后裔又结为联盟了。从此,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进入了一个巨大变动的时期。
在古代传说里,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些部落列为黄帝的子孙,而且把原始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许多发明创造,如衣服、舟车、文字、历法等等,都归功于黄帝。黄帝越来越具备帝王的形象。其实,黄帝不过是人们想象中的人物。但是,人们之所以这样想象,却曲折地反映着传说中黄帝后裔的南下大发展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这些氏族部落南迁之后,很快地由游牧或半游牧生活过渡到农业定居生活,对他们本身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同时,在同那里原有的氏族部落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各部落内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而且发展了各部落之间的分工和交换关系。这一切,都加速了氏族制度转向奴隶制度的历史进程。
这些氏族部落南迁之后,不仅推动了那里原有的氏族部落发生分化和改组,而且也带来了他们本身的分化和改组。原来各不相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不仅交错居住,互相通婚,而且有时因为某种需要结为联盟。这一切,就打破了他们原来的氏族部落的界限,跨出了形成民族的第一步。自此以后,他们开始互相融合为华夏族,后来发展为汉族。
传说黄帝能“明民共财”〔36〕,基本上还属于原始共产制。但这些氏族部落南下发展,并同那里原有的氏族部落形成新关系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殖,在一些场合就形成了各氏族部落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另一些场合又形成了他们之间的互相抵触的利益。这就需要联合为更大的集体并建立氏族部落以外的机构,而更高的联合和新的机构的建立又会引起新的分工,产生氏族部落显贵,形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
通向文明的道路已经打开了。在行将到来的社会阶段上,就会出现庞大的地域性部落联盟,即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注释:
〔1〕在对待古代传说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传说当做真人真事,进行烦琐考证,结果是治丝愈棼;另一种是对传说材料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们不懂得氏族制是原始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共有的制度,因而也不可能正确地对待古代的传说。
〔2〕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曾出土一幅战国时代楚国的帛书,其文字中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奠四极……共攻□步十日四时……”等语,“共攻”即共工,进一步印证了炎帝、祝融和共工在古代传说中的关系。这件帛书在解放前流到美国,照片见《文物》1964年第9期。
〔3〕《国语·鲁语上》。
〔4〕《左传·昭公四年》。
〔5〕《左传·隐公十一年》。
〔6〕《史记·伯夷列传》。
〔7〕《诗经·大雅·崧高》。
〔8〕《山海经·海内经》。
〔9〕《左传·昭公十七年》。
〔10〕《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11〕《后汉书·东夷传》注引《竹书纪年》。
〔12〕《左传·定公四年》。
〔13〕《左传·昭公十七年》。
〔14〕《国语·楚语下》。
〔15〕《左传·文公五年》。
〔16〕《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帝王世纪》。
〔17〕《左传·文公十八年》。
〔18〕《国语·郑语》。
〔19〕《世本·帝系》。
〔20〕《左传·昭公十七年》。
〔21〕《左传·文公十八年》。
〔22〕商代卜辞中有“高祖夔”,见《殷契粹编》1、3等片,即帝喾、帝俊。
〔23〕《史记·殷本纪》。据《世本》,还有时氏、萧氏、黎氏。
〔24〕战国时代的《陈侯因敦》,是齐威王因齐所作,其铭文中有“高祖黄帝”之称。田齐王室是妫姓,陈国的后裔,可见帝喾一支当时已被列为黄帝之后。此器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260页,《考释》219页。
〔25〕《史记·五帝本纪》。
〔26〕《国语·晋语四》。
〔27〕《左传》哀公四年引《夏书》。
〔28〕《潜夫论·五德志》。
〔29〕《诗经·商颂·长发》。
〔30〕《史记·匈奴列传》。
〔31〕《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并见《战国策·魏策》。
〔32〕《逸周书·尝麦》。
〔33〕《淮南子·天文训》。
〔34〕《世本·作篇》。
〔35〕《史记·五帝本纪》。
〔36〕《国语·鲁语上》。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