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祠堂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志祠堂文化

江苏、常州薛姓始祖探源

11/11/2014 10:59:59 AM | 4328396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江苏、常州薛姓始祖探源

 

薛宝松

 

    “薛家自古为关中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近二千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在历史上的建树不仅在朝阙宫闱,边关疆场,在学术领域中,卓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不胜枚数,闪耀古今。”薛姓是标志一个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要溯其源,久远绵长,延伸至今更是曲折多枝,涉及到薛家每一个成员,每个人都想了解自己的家族,把家族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把过去现在和今后沟通起来,使祖德延绵,年年复年年。为了让薛氏族人了解先辈的事迹经历,让他们感受到先祖在政治、经济、教育、道德、等领域的成就,又可以了解先祖生存的状态,立身处世,价值观念等状态。我一直有个愿望想要搞清楚我们常州乃至江苏这枝薛氏家族繁衍与分枝的概况,对始祖及远祖追根求源,愿意穿越时空隧道,与先祖思想神游,聆听他们的睿智的教诲. 但由于年代久远家谱尽湮,历史文献又少,统绪散失,证据残缺,而世传杳杳难明.所以我搜采遗文,旁求逸绪.虽薛氏宗族百干千支,还是端绪可寻.要想知道分枝概况首先必须了解以下问题:一.毗陵薛氏,无锡五枚薛氏,宜兴百塔薛氏是不是同祖分枝;二.先祖薛抗是何许人也,其生平;三.薛抗是谁的后裔;四. 薛仁谦,薛居正何许人也;五.我族属于薛氏“三凤堂”西枝的一支;六.薛氏“三凤堂”还有另一支;七.我的一点想法
   

     (一). 据毗陵《西蠡薛氏宗谱》清代薛祯祥等纂修,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28卷。该谱称:一世祖抗,宋室南迁之际由河东太行迁毗陵湖西黄土岸大巷里。至十一世良用,幼时随父自湖迁郡城双柱里清秀沟之东第,明初又迁城西西蠡之怀北里。薛抗繁衍而成无锡薛氏。又《五牧薛氏宗谱》(薛德章纂修,民国30年即1941年木活30卷。)载一世祖抗,宋室南渡,自中原南迁毗陵,卜居湖西黄土岸大巷里。传十二世孙祥伯,明代迁无锡五木之余巷。是为无锡始祖。幼时随父自湖迁郡城双柱里清秀沟之东第,明初又迁城西西蠡之怀北里。又宜兴《白塔薛氏宗谱》(薛瑞潮纂修,民国7年即1918年三凤堂木活字本8卷。)载一世祖抗,南宋初,居武进,越十世,于元未明初复由武进迁宜兴白塔。又据《无锡薛氏宗谱》载:宋高宗南渡时有官枢密使谥文惠讳抗者,其先河南偃师县始迁武进栖鸾大巷里,又据《江苏昆陵薛氏宗谱》载:南渡时复庵公讳抗由河东迁昆陵滆湖黄土岸,不难看出,薛抗是从河南偃师县而迁江苏。据无锡五枚《薛氏小宗谱》记载:薛氏其先太行人,始迁于昆陵之黄土岸,再迁於昆陵之村前,而又分枝于锡邑之五枚,又分枝吾邑之岸读里……根据以上记载可以明确地说明,以上宗族是同一先祖下的各分枝而已。
    

    (二).根据以上简谱介绍常州薛氏只记载到一世祖薛抗,对薛抗的生平是什么,我查阅了文史资料及其它材料,记载不多,据史记载:薛抗,字端尚(《天台续集别编》卷二)。毗陵(今江苏常州)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咸淳毗陵志》卷一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知宁海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薛抗之子薛极字会之,常州武进人。以父任调上元主簿。中祠科,为大理评事、通判温州,知广德军。以参知政事楼钥荐,迁大理正、刑部郎官,司封郎中、权右司郎中,迁右司郎中兼提领杂卖场、寄桩库,兼敕令所删修官,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删修敕令官。拜司农卿兼权兵部侍郎,寻为真。嘉定八年,疏奏:“愿陛下深思顾諟之难,益怀兢业之念。勿谓帝德罔愆而怠于进修,勿以天灾代有而应不以实。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誓以今日遇灾警惧之心,永为异时暇逸之戒。将见天心昭格,沛然之泽响应于不崇朝之间。”迁权刑部尚书,寻试户部尚书兼权吏部尚书,遂为真,时暂兼权户部尚书。十五年,特赐同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元年,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封毗陵郡公。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端平元年,加少保、和国公,致仕,卒。
    

     (三). 薛抗又是谁的后裔,一直困惑着我,为了弄清楚家族的来龙去脉,我查阅了文史资料及其它材料,特此介绍给族人,以便了解。据福建清市《上薛村志》载:薛氏先祖源于山西,先祖薛仁谦(居正之父)于后唐同光年间(923-926)随后唐庄宗从河东徒家玉汴(开封)世称“河东薛”,河东西枝十八世薛仁谦南迁开封,裔再南迁福建江苏。又根据江苏无锡《五枚薛氏宗谱》记载:薛居正后裔抗为滆湖西村前五枚邓庄之始祖也,抗於南宋孝宗时浙江宁海令,子极,极封昆陵郡和国公,始居郡之滆湖大里巷,后裔祥伯因避兵乱,避居五枚邓庄。以此可以确定我们都是薛居正后裔。记载一目了然,我们的先祖是薛居正。
    

    (四).薛居正何许人也?薛居正,生于五代,殁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是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自幼好学,有大志。后唐清泰初年,举进士不第,著《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后晋天福中,华州帅刘遂凝辟为从事。开运初,迁右拾遗。后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知制诰。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使沧州更定百姓租赋。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宋初,迁户部侍郎。宋太祖亲征李筠及李重进,判留司三司,出知许州。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乾德初,加兵部侍郎,以本官参知政事。五年,加吏部侍郎。开宝五年,兼淮南、湖南、岭南等道都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事,又兼判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监修《五代史》。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平兴国初,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随宋太宗平晋阳还京师,进位司空。六年,因服丹砂中毒而卒,年七十。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居正好读书,为文敏赡,落笔不能自休,著有《文惠集》30卷(《通志?艺文略》八署作《薛居正集》30卷),今已佚。《全宋文》卷11收其文3篇。事迹见《隆平集》卷四、《东都事略》卷31及《宋史》卷264本传。
    

    (五). 西支“三凤”先祖,自晋(266)至“三凤”时期,三百六十多年来,薛氏西支共经历了十一代,其中一世主薛兴,二世主薛涛,薛收,薛德音为十代,薛元敬为十一代。在历史上有名望而载入正史有传著的有五十多人。后来薛氏迁至江苏的,根据史料记载有二支,一支是北宋薛居正所遗的无锡五枚等族;另一支是薛稷所遗的江苏江阴族;我们属于前支。
   

     (六).另一支是江苏江阴薛氏西支十三世薛稷迁居江苏江阴:根据江苏江阴《河东世谱》载:唐少保薛稷有别业在江阴,故家在江阴大宁坊就日里,娶万氏,子曰瑞,稷后二十世孙讳达者,避兵燹,舍澄江而籍苏州茂苑之水昌里计十三世艾。江苏江阴《薛氏世系》载:薛氏……今山西枝者平济公一字玄卿(即薛道衡)为司隶大夫,实今江南支之始祖也。又越五世嗣通公(即薛稷)仕唐睿宗朝封晋国公,有别墅于江阴,颖遂居其地,实江阴之始祖。薛氏原河东人,徒於江阴,今江阴之稷山,实衍于此。有五世景,同平章事(宰相)缢文清,居河南。子三,淑,爽,或,或后无传。爽为朝奉大夫,淑为史编修。根据以上史料,明确记载了河东西枝十三世薛稷迁居江苏江阴应在公元649年,薛稷位居宰相有条件有能力在此有别业和别墅,其后裔分迁於兰州,上海,华亭,常熟,甘州,风阳,苏州,会州,崇明,木渎,越溪,五枚,无锡,东隍,城南,望亭等。其后子孙繁衍,族甲其乡,散居各处,这也是“河东三凤"薛后裔南迁史迹之一。
    

    (七).家谱是维系血脉,保持家风,维持家族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有了家谱,家族成员之间虽然族属疏远,长幼尊卑按谱查对,历历在目,一清二楚。作为一个薛家子孙,都有一个寻根问祖的渴望。寻根问祖是人的天姓,正所谓:“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想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情见于亲,亲见于服,服至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所以我们不能因循苟且之间,让薛家儿孙,遂至亲日疏,疏者日远,始以不能往来,终遂不能识别。所以我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想修谱,请族人给予支持.”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