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文献资料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史文献资料

祭祖古风

12/18/2015 11:59:39 AM | 4098308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祭祀是一种对先祖隆重的、庄严的、虔诚的缅怀追思活动。对伏羲、炎帝、大禹、孔子、妈祖的祭祀,从古至今,未有间断。从草根祭祀到国家级祭祀。对伟人和先祖的祭祀,唤起一种文化认同和血缘认同。同祭一个祖先,参祭的人心里油然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不经意间就会涌现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骨肉同胞之情。

古代,祭祀是国之大典、民之大礼。非常虔诚、隆重。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天坛祭天、地坛祭地,社稷坛祭祀土地五谷神,太庙祭祀帝王祖宗。这些都是皇帝主祭,最高规格。还有不少帝王到泰山、嵩山、武当等名山封禅的。山顶祭天叫封,山脚祭地叫禅。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可见一斑。



南康,多是客家人。客家先民把中原尊祖敬宗的遗风带来南康,所以旧时南康祭祀之风历来盛行。古俗每逢祭祀,郑重其事,半点不能马虎。旧时南康,祭祖多为家族性的集体大型活动,拜祖为家庭型的个人自由行动。祭祖分为清明时节的春祭或冬至节的冬祭,每隔两三年、三五年一大祭。拜祖是个人或家庭在除夕春节、初一十五或清明节、或结婚大喜日或三朝满月日、或金榜题名日、或荣归故里日,个人或全家人到宗祠鸣爆、上供品、上香、亮烛三鞠躬。宗祠有钟鼓的,还可以三鸣金、三击鼓、叫做“惊天动地,不忘祖宗。”

祭祀或拜祖时,衣冠必须整洁,神情必须严肃,目不斜视,心不斜想,仰视祖像,屏息静气。上香亮烛前后鸣爆,手捧九品高香高过额头,鞠躬75度,动作舒缓优雅,如孔子所说“祭神如神在。”男左脚先进宗祠叫“添富贵”,女右脚先进宗祠叫“添美丽”。上香前,三步快走,叫敬祖心切。上香后,回头三次,叫依依不舍。宗祠内,一般不乱坐、乱说、乱指、乱画。拜祖较为简单,祭祖就较复杂。古俗祭祖前,主祭和陪祭以及与祭人员要斋戒、沐浴、更衣。祭祀进行前一刻,主祭还要专门净手·祭祀场所,打扫卫生,一番布置。有身份、有地位、德高望重、年岁较长的人主祭。年轻有为,读书有成的人陪祭,表示家族注意培养年轻人,注重文化教育。主祭陪祭人员都肩披六尺金黄绸缎,以示对祖宗的尊重。有偷盗不孝等劣绩行为的人改正后方可参与祭祀。除有三四位陪祭外,还要有司仪和执事,准备好鱼肉牲果茶酒饭九大碗,鱼头鱼尾代表全鱼,猪头猪尾代表全猪,鸡头鸡尾代表全鸡。鸣爆起乐之后主祭、陪祭、与祭人员,各就各位,端正肃立。主祭宣读祭祖告文,读后焚烧。告文读之前还要沾上鸡血,据说这样才有灵气,才能通天达地。然后上香、亮烛,主祭端酒到门口,高举酒杯,三鞠躬,酒洒三圈,表示敬天敬地。然后回到原位,按一献爵、二献爵、三献爵;一献馔,二献馔、三献撰一献果、二献果、三献果的顺序,依次由执事把酒、茶、饭、菜、果递给主祭,由主祭一一捧着三鞠躬,陪祭与祭人员跟着鞠躬,然后交回执事,由执事放上神台,从中到左右两边依次整齐排好最后由主祭礼赞四句或八句祝福韵语,带领众人再三鞠躬。每次三鞠躬后乐队都要奏乐,鸣爆,气氛热烈。最后,司仪宣读姓规族训,无非是遵纪守法、孝亲敬老、勤于耕读、齐家睦族之类,对族人警示提醒。宣读完毕祭祀告一段落。然后合族欢聚一堂,吃“清明酒”或“冬至酒”,菜肴以豆腐腐竹香菇木耳为主,农家米酒,一醉方休,“家家乐得醉人归”。旧时清明节冬至节祭祀后,一般都要演戏三天来庆祝,演大型历史正剧,宣传忠孝节义,白天晚上接着演出,叫“唱大戏”。族人把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都请到家里住下一连看几天戏,比过年过节还更欢喜。



  祭祀,是一种古老形式,一种传统文化,润滑着亲情,粘合着关爱,回首往事,展望未来。香烟绕缭,是无尽的思念爆竹喧天,是前行的欢快。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