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薛氏渊源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史薛氏渊源

谁是中华人文始祖

9/19/2017 4:21:52 PM | 3694107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摘要

本文通过对龙文化、伏羲文化、炎黄文化、华夏文化、中华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的分析,明确提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为伏羲、女娲;历代世界华人的精神象征是中华龙;炎黄文化、华夏文化不等于中华文化,它们只是中华文化范畴内的阶段性和区域性文化;“炎黄子孙”的称谓具有历史和地域的局限性,容易引起民族歧义,应改为“中华儿女”和“龙的传人”的称谓;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脉络就是:伏羲文化、炎黄文化、华夏文化、中华文化;贯穿牵引这个文化链条持续发展的总根系和主轨道就是中华龙文化和八卦易经文化;没有龙就没有龙的传人,没有龙文化和易经文化的融合凝聚,就没有中华民族诸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世界华人有股寻根问祖的热潮:有寻家族祖先的,有寻氏族祖先的,也有寻民族祖先的。本文重点是谈民族人文祖先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舆论界已经形成很多分歧,如果不及时明确地做出定性表述,很可能被个别民族分裂份子所利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也是我们要真正弄清谁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代伏羲女娲图


1


谁是祖先?就每个自然人而言,祖先就是本人上两代以前的家族直系先辈,相对于后代来说,我们也是祖先;这里的祖先是从血缘关系上来认定的家族传承关系。就整个人类而言,作为生物种类的祖先究竟是谁,谁也说不清,科学界暂时把产生于20万年前的“智人”作为人类的祖先;那么“智人”的祖先又是谁?这更有待于科考。


古代伏羲、女娲石雕塑像

谁是民族的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民族。民族的概念,至今国内外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二卷)。因此民族与人类种族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个种族(或部落、家族)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逐步趋同而形成的。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由此可以认定,民族不可能有具体的祖先,更不可能只有一个自然人的祖先。它最初有可能是一个种族或多个种族的一批或几批自然人而繁衍的。

我们现在提出的“民族祖先”的概念,只是本民族公认的具有绝对崇拜价值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这个符号和象征可以是具体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神,甚至也可以是一个动植物。

谁是中华民族人文的祖先?这个问题似乎清楚但又很不清楚。近百年来,官方和民间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是炎黄二帝两大祖先,而现在有人提出应加上蚩尤形成三个祖先,也有的说是伏羲一个祖先。这就出现了一祖说、二祖说、三祖说甚至多祖说的争鸣局面。我认为:之所以出现以上各种观点,是因为对“民族与祖先”,对民族的“生物祖先”、“人文祖先”和“自然人祖先”等概念不清所致。


按照本文开头的“什么是祖先”的概念来说,伏羲、炎黄二帝、蚩尤都是我们的上古先辈,那理所当然他们肯定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可是按照民族的概念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讲,以上“民族祖先说”又都是不对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在寻找具体的诸多“生物祖先”,而是为了要统一民族信仰、明确文化传承关系而确立谁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祖先的概念好理解,古人都是祖先。生物始祖就不好找了,从生物概念讲,谁是人类第一人,谁是中华民族第一人,这都是难解之谜。我们现在通常追认的民族始祖并不是他从生物的角度诞生了本民族,而是从他身上体现了本民族从蛮荒到文明的肇端。这里就又出现了一个“民族文明”的新概念:

什么是民族文明?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明是文化的结晶和最高表现形式,文明是这个民族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志。“民族文化史”是从这个民族诞生时就同步的,然而“民族文明史”则要迟到很久很久,久到千年万年。比如中华民族文化至少有几万年的历史,但是现在世界认定中华文明史只有五千年。为什么?世界惯例认定一个民族从蛮荒到文明有三条硬指标:政治上要有国家雏形(城邦等)、权力制度化;经济上要形成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上要有文字的开始,社会关系上起码要消除群婚现象。

各民族一般将第一次把本民族推向文明阶段的那个人作为本民族的始祖。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华民族”是由“华夏民族”演变过来的,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黄帝也就被约定俗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了。


2


炎黄二帝果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吗?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这最多是个约定俗成,但约定俗成并不一定是事物的本来面目。由于我们国内宣传老是提炎黄为始祖,是中华文明的开始,这样就不自觉地把中华文明定位于五千年。事实上这是大错特错的,错在因为把炎帝、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而使得中华文明的历史少算了整整三千年,真正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伏羲、女娲,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应该是八千年。理由于下:



一、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来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表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三皇五帝有九个版本,而不管哪个版本,伏羲都在三皇之内,女娲的地位也高于炎、黄。

二、从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上看:有巢氏、燧人氏、庖牺氏最能反映古中国的文明演进过程,有巢氏解决了先民的原始居所问题,燧人氏解决了先民由吃生食到吃熟食的饮食方式问题,庖牺氏伏羲第一次实现了九大部落的融合,全面解决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与此同时女娲帮助伏羲建立了新的婚姻制度。

三、从重大历史性的变革上看:伏羲完成了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三个重大过渡: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度,多偶婚形式向单偶婚形式的过度,部落形式向国家(城邦)形式的过度。由于这三大过渡,古中国完成了第一次进入文明社会的大跨越。

  据史料记载,8000多年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论衡·齐世篇》)。伏羲结合当时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开创了文字、音乐和八卦的功能,从而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伏羲编结网罟、教人以渔、始兴嫁娶、改革政治权力体制……用文明之光,引导先民摆脱了茹毛饮血、巢穴群居、愚昧混沌的原始状态,从而带领整个民族步入了文明社会阶段。

四、再从我们现在的国名来看:我以为探讨“中华民族的始祖问题”还是从中华民族的“华”字的来源着手比较好。有人说:古代“华”通“花”,外戚把衣着华丽的民族成为华人。也有的人说: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华胥族,伏羲就是华胥族的女人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脚印而生。有人通过考证古代“胥”和“夏”通用,这就是“华夏”的来由,也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正规国家朝代叫夏朝的根源,华胥族可能就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尽管经历了很多朝代,但始终认为自己是华人。伏羲为什么以龙为图腾?因为龙的形象最初可能来源于云层中的闪电,闪电也就是雷的形象。传说中的伏羲是人首龙身,这与伏羲是华胥氏踩了雷神的脚印而生的传说是互相映证的。所以龙就是雷,雷就是龙。为什么传说伏羲是雷神之子,因为在古人眼里雷是最令他们震撼、最威严神圣的天帝。

因此,伏羲、女娲才是中华民族第一对人文始祖。如同亚当、夏娃创造西方文明一样,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之火,对整个东方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第一次走向文明高峰的创始人,从统一九族创建文明古国雏形的角度来审视,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人文始祖”。与伏羲相提并论的还有他的妹妹(也是妻子)女娲,传说中是她抟土造人,她是我们的民族之母,所以伏羲、女娲应该并称为中华“人文始祖”。在汉口龙王庙的大殿里,女娲以“人文圣母”的形象与始祖伏羲并列其位,这充分反映了民间对伏羲、女娲“人文始祖”的认知度是很高的。

伏羲、女娲与炎黄的关系。我们在确立伏羲、女娲为中华人文始祖的地位时,丝毫没有抹煞炎帝、黄帝、蚩尤及其他三皇五帝成员的历史作用。相反,我们认为炎黄等先祖较之伏羲、女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之间不仅有血统和文化的传承关系,而分别代表了两个时代的文明制高点。炎黄又一次统一了中华大地,使各民族有了更广泛的大融合,使中华文明大幅度提档升级。在黄帝陵悬挂的匾牌上写着“人文初祖”,这与伏羲庙匾牌上的“人文始祖”相比,除了时间的早晚先后以外,内容含金量是同等重要的。伏羲是第一个开创中华文明的先祖,而炎帝、黄帝是晚于伏羲之后的并且再创中华初级阶段辉煌文明的祖先。

3


中华人文始祖与民族精神象征的关系。一般来讲,民族“人文始祖”与民族“精神象征”是分开的,前者是神格化的人,后者是人格化的神或动物(就是图腾)。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与精神象征是统一的,它们都可以在伏羲身上体现出来,伏羲既是龙的化身又是龙文化的缔造者。据考古证明,中华龙原始实物形象的出现,至少有一万年,但真正赋予龙以生命和文化基因的是伏羲。

在伏羲时期,中华大地有九大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实物图腾,比如有虎、鹰、马、鹿、象、牛、鱼、蛇、虾等,后来被以蛇为图腾的伏羲统一组成了中国第一个国家雏形。伏羲不以己独大而称霸天下,决定将九个部落的图腾合为一体成为龙。原来各部落的图腾似乎都没有了,但在新的龙图腾中都能找到自己。中华龙这个抽象的集合体图腾就是世界图腾信仰文化的一个最大的创新,伏羲的这种合而不同、共存共赢的龙图腾模式,也为当今解决世界各国内部争端提供了最好的范本。后来,先民们就把伏羲称为龙祖。

为什么龙能成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第一、龙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最本质的要求。龙源于图腾却新于图腾、高于图腾,不是图腾胜似图腾。世界各民族大凡图腾,都源于本民族客观存在的具象实物,这个具象实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但一定是客观存在。而龙却不然,龙集中吸收了史前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代表了人类共同的最实际的美好愿景。中华民族的世代子孙,一不靠神仙皇帝和救世主,二不畏惧大自然的各种风险。只希望自己像龙一样呼风唤雨,上天入海;也希望自己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共同抗击自然灾害。一句话:从龙身上体现的融合统一、善变创新、无畏奋进、极大奉献四大特质,集中反映了人类群体为追求幸福而征服大自然的共同本质要求,最本质的共同需求无疑就是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精神象征。对龙的这种文化集合既符合中华民族的秉性,更是从人的本质上反映了人今生的客观需求,不求来世。一般宗教和党派都有很多局限性和欺骗性。宗教教化人要修来世,党派要求人们为主义而献身。而且龙图腾与宗教、政党最大的区别是靠自律自觉,不靠他律和教诲。龙图腾没有空洞的教义和主义,也没有要求信众对其负有什么义务。但其目标明确、简单、实际。其形象、其内涵、其感召力早已流淌在华人的血液里,传承在我们的基因中,它与世界各大宗教比起来,是典型的高大上。

第二、中华龙图腾臻于完美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共同打造的结果。我始终坚持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观点,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只对统治阶级或被统治阶级单方服务,它是不会持续发展的。我也一再强调,“中国龙不是神话,它是亿万个世界华人心中的情结;龙文化不是宗教,它是八千年中华文化精髓的积淀。”龙文化不仅是我们的根文化、始祖文化、基因文化,它更应该是中华民族的领军文化。理由如下:从纵向上讲,中国没有哪种文化比龙文化更久远,它有近万年的历史,而且从来没有间断过;从横向上讲,没有那种文化被56个民族所普遍认可或接受(包括海内外);从高度上讲,它是中国唯一能够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达成共识和合力打造的文化。除了龙文化以外没有哪种文化能够担当国家象征、民族精神的大任。从它在伏羲年代诞生起,历朝历代都在为龙文化传承创新,我们暂且不说龙的形象从三爪、四爪发展到五爪,单说龙在近代的国家生活和民众生活中的不断创新。清政府特意把龙旗作为中国的国旗,从此龙真正上升为国家形象。以龙为主题的陆军军歌《颂龙旗》一度作为代国歌。中国第一枚邮票是龙票。在民间,龙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华人的心目中,龙是华夏先人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华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总之,龙是中华文化的产物,龙是理想的追求,龙是信仰的核心,龙是吉祥的标志,龙是国家的徽章,龙是民族的象征,龙是华人的情结与基因,龙是引领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伟大旗帜。

4


既然弄清了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龙是国家的精神象征,那么我们今后是不是要把“炎黄子孙"的提法改为“伏羲女娲子孙”的称谓呢?不会。更准确地说,应该改为“中华儿女”和“龙的传人”。理由如下:


一、炎黄不是所有华人的祖先。中华民族仿佛是一颗万年大树,伏羲是总根,炎黄是主干之一。炎黄文化一般应指中原文化,后来发展为华夏文化。因而我认为华人都是炎黄子孙的提法是欠妥的,起码以蚩尤为代表的苗裔后人是不太认可的。现在又在提三祖文化,这更不好,慢慢就会搞出多祖文化,甚至为分裂份子找根据。前面说过,中华祖先的具体自然人可能有很多个,但抽象集合的中华人文始祖只能是一个总根和多个枝蔓。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伏羲和龙为元祖文化、始祖文化,炎帝、黄帝、蚩尤及其后人无疑都是伏羲和龙的传人,这里所说的传人不是指血脉传承,而是指文化传承。换句话说:这好比祖父相同不见得父亲相同的道理一样,世界华人都可以算伏羲的后代,但不一定是炎黄的后代。


黄河岸边的郑州竖立的炎黄塑像

二、炎黄文化不能等同中华文化。从伏羲文化、炎黄文化、华夏文化到中华文化,这是一个传承有序的脉络,龙文化是这个文化脉络的灵魂。如果我们只提炎黄文化和炎黄子孙,那就是等于在整个文化链条中取其中一个环节来作为代表,这是很不恰当的。我认为提中华文化或者龙文化是最贴切的,但是由于早期华夏文明约定俗成是中华文明的代名词,所以华夏和中华有时是可以通用的;但官方用语还是以中华文明为好,这是我们以“中华”为国家名称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只有“大中华文化”这个总概念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和全貌,甚至可以涵盖部分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华人的民族文化。

三、“中华儿女”比“炎黄子孙”更广泛,更确切。因为炎黄文化、华夏文化、只是汉文化的正宗嫡传,而且他们过去在地域上不能涵盖960万平方公里,在民族上没有统一过56个民族。而中华文化的涵盖面,从纵向上前可推至伏羲后可延伸今后更远,从横向上包括世界所有华人的文化创造。同样,“中华儿女”的概念可涵盖古今中国及一切世界华人。显然,“炎黄子孙”只是“中华儿女”的一个支系,尽管数量占大多数。

四、“龙的传人”更能体现民族自豪感。中华龙就是世代华人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领袖,龙的传人既传承了华人、也传承创造了中华文明,同时也传承发展了龙文化。而且龙文化的发展脉络起始于伏羲,伴随于炎黄直至于当代。总之,龙祖伏羲为我们创新诞生了龙图腾,龙图腾催生了华夏文明,华夏文明创新推动了中华全民族的不断发展。一部中华发展史,就是中华龙引领中华民族传承和创新的文明史,也是“中华龙人”繁衍壮大的光荣历史。

苗族著名画家龙黔石在画龙

因此,将“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另一称谓或别名,进而取代“炎黄文化”和“华夏文化”的称谓,这可以避免很多民族歧义、地域阶级差别和历史局限性。所以,中华龙与中华文明是不可分割的,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谁想否认、颠覆中华龙,谁就是自不量力,十五亿世界“中华儿女”信奉了近万年形成的精神领袖是随便能够取代或撼动得了的吗?


伏羲、女娲石雕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生物祖先”就是我们每个华人的家族祖先,同时我们也将成为后世华人的祖先。所以我们每个华人都不要愧对祖先,不要愧对自己,更不要愧对后人。中华民族的“人文祖先”就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人文初祖炎帝、黄帝、蚩尤以及56个民族各自公认的本民族所有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用范文澜先生的说法就是“汉族无疑是少数民族的化合体。它的祖先多得很,不仅传说中的黄帝是它的祖先,而且融合进来的任何一个民族的祖先都是它的祖先。”(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至于中华民族的“精神祖先”那就是自伏羲以来毋容置疑也无法替代的唯一形象——中华龙。

简言之,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脉络就是:伏羲文化、炎黄文化、华夏文化、中华文化;贯穿牵引这个文化链条持续发展的总根系就是中华龙文化;没有龙就没有龙的传人,没有龙文化的融合凝聚,就没有中华民族诸文化的协调持续发展。“龙的传人”和“中华儿女”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伏羲、女娲”,都会永远信仰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中华龙”。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