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当地时间2月6日,国际法院进行行政职务换届选举,来自索马里的阿卜杜拉希·艾哈迈德·优素福(Abdulqawi Ahmed Yusuf)法官当选为国际法院院长(President),来自中国的薛捍勤法官当选为副院长,任期三年。
阿卜杜拉希·艾哈迈德·优素福法官自2009年2月6日以来即是国际法院法官,2015年2月6日至2018年2月6日担任副院长,2017年11月9日再度当选为国际法院法官(2018年2月6日起履职)。国际法院法官由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选举产生,任期九年。
薛捍勤法官自2010年6月29日接替史久镛法官担任国际法院法官,2012年2月6日连任。薛捍勤法官198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2年获北京大学国际法文凭,198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LL.M.学位,199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J.S.D.学位。其长期在外交部工作,2009-2011年担任亚洲国际法学会会长,2010年5月12日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
自国际法院成立以来,共有五名中国法律人担任国际法院法官(包括中华民国时期和1949年后的台湾地区政府),分别是徐谟(1946-1956)、顾维钧(1957-1967)、倪征燠(1985-1994)、史久镛(1994-2010)和薛捍勤(2010- )。其中顾维钧曾担任国际法院副院长(1964-1967),史久镛曾担任副院长(2000-2003)、院长(2003-2006),薛捍勤则是国际法院第一位中国籍女法官。另外,王宠惠(1920-1936)和郑天锡(1936-1945)曾担任国际法院的前身常设国际法院法官。
而有意思的是,在2017年11月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中,由于英国和印度的候选人竞争4个换届名额中的最后一个名额,前前后后进行了11次投票都未能得出结果,印度候选人获得联合国大会近2/3的国家支持,而英国候选人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多数支持,最后以11月20日,英国宣布退出竞选告终。而这是国际法院自1946年成立以来,英国首次丧失国际法院的法官席位,英国籍法官克里斯托夫·格林伍德爵士的任期于2018年2月5日届满。因此,从昨天起,国际法院首次进入无英国法官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