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家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仁人志士、将相贤才,那些流传至今的格言佳句、修身立德的气节情怀,或语重心长,或风骨轩昂,凝聚了古圣先贤们深刻隽永的人生智慧和经世治国的哲学思想,教人知是非、明大义、讲诚信、重操守,字字珠玑,生动可感。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等古人“诚信、礼智、仁义、孝善”美德流传久远,脉脉不息。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最深远、也是最基础的教育阵地,展览馆旨在吹响家规家训集结号,培塑社会信仰、提振家国情怀,为每位中华儿女的终身成长提供人文滋养,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
★
2013年10月31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
2014年5月30日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恶丑。
——《在参加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时的讲话》
2015年2月17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5年2月28日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讲话》
2016年5月27日
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6年12月9日
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7年6月23日
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在深度贪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2月14日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人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