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文献资料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史文献资料

“诗圣”是杜甫,“琴圣”当属薛易简

11/11/2019 9:36:29 PM | 3046953次阅读 | 来源:老薛家的故事

悠久的古琴文化浸润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我们也许没有特别在意。比如,我们形容一种声音好听,说“绕梁三日”,而“绕梁”最早的实物,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那张“绕梁琴”;我们形容与自己心灵相通的至交好友为“知音”,而“知音”的来源就是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中国人最无奈的是“对牛弹琴”,糟蹋美好事物叫“煮鹤焚琴”,续娶第二位夫人叫“续弦”……

作为第七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的主会场活动之一,第二届北京古琴文化展不久前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展览期间,79岁的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带来一场题为“中国古琴文化之《琴诀》与琴圣思想”的讲座。

古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古琴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文化,在《尚书》《礼记》《乐记》中都有大量记载。

古琴的功能并不止于音乐层面:它有治国安邦的社会功能,比如《尚书》中有“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它也与家庭密切相关,比如《诗经》中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而据说孔子在讲学时,能把305篇《诗经》“皆弦歌之”,可见古琴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古琴最早的琴谱是“文字谱”,可追溯到《乐经》,可惜秦始皇焚书而失传。唐人曹柔创造了减字谱,为后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古琴琴曲遗产。据2018年4月数据,现存能看到的琴谱有4226首,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古琴在古代只名为“琴”,新文化运动期间,为了与西方传来的乐器区别,才在“琴”字前加了个“古”。琴一直是雅文化的代表,所谓君子之乐。说起唐诗,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说到琴,有没有那么重要的人物呢?李祥霆觉得,唐代的薛易简够得上“琴圣”这个地位。

薛易简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位皇家琴师,官至翰林待诏。他9岁学琴,弹过300多首经典琴曲。更重要的是,薛易简著有《琴诀》一卷,对古琴艺术提出了美学思想的理论总结。“西方直到18世纪后期才出现音乐美学的概念,19世纪后期才建立学术体系,而薛易简的《琴诀》在1000多年前就建立了真正的美学理论。”李祥霆说。

《琴诀》开篇写道:“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李祥霆说,好的曲子加上好的演奏,可以看到一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可以摄心魂’,《离骚》讲述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正义,琴就有这样的表现能力,不只是简单的好听,还可以感动人的思想和灵魂;‘可以辨喜怒’,《酒狂》就比‘喜’还厉害……各种情感和功能,都能找到相应的古琴曲。”

在讲座现场,李祥霆弹奏了《关山月》《酒狂》《流水》等古琴曲,演绎了什么叫“余音绕梁”。有人问李祥霆,你是哪一派?他想了很久,说自己是“三峰派”:泰山像查阜西,黄山像吴景略,华山像管平湖。“泰山庄严,黄山俊美,华山险峻。我的古琴艺术的基础是查阜西先生的艺术,主体是吴景略先生的艺术,还充分吸收了管平湖先生的经典代表作品《广陵散》《离骚》《流水》《欸乃》《获麟操》等。”

因为是一场公开讲座,李祥霆也回答了一些非专业观众的问题。问:学古琴需要童子功吗?答:如果不是想从事古琴专业就不需要童子功,喜欢就能学会,但需要认识简谱。问:初学者跟着在线视频学习合适吗?答: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不能一概而论,一个不错的检验方法是,你把自己弹琴录下来,和网上好的演奏去对比。问:曲子弹了很多遍,为什么不看谱就不会弹了?李祥霆的回答幽默而直接:那就是练得不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PgJQXh84GqjZ20Mx23bNQ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