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珍奇瑰宝,也是世界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说中的神农氏尝百草、《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中华大药典》,中药、成药已近万种,品种之多,范围之广是西药望尘莫及的。中医的针灸、按摩、理疗,望、闻、问、切等治疗方法多为西药兼容或借鉴。至于中药、成药的药名,更是丰富多彩,奇名怪目,凡动物、植物、矿物、化合物乃至金、木、水、火、土五行皆可入药。甚至有无草无花不入药之说。仅《本草纲目》就收集药名近二千种。至于其药名却是独特。有的直接用本名,如红花、连翘、杏仁、枸杞、虎骨、朱砂等;有的用改造后雅名,如虎鞭(雄虎生殖器)、蛇床子(蛇蜕的皮);有的是对人的尊称,如将军、国老、白头翁、红娘子、使君子、虞美人等;有的则富含哲理或形象:如远志、当归、木贼、生地、防风等;有的直接用人名,如徐长卿、刘寄奴、马勃、杜仲等等。有些药名如刘寄奴、徐长卿、使君子、王不留行、越王余算等,本身就有一段传奇故事。至于中成药中的丹、丸、膏、糖、茶、油、精、汤及片、散、剂、帖、露、水、液、酒、蜜等组成的药名达数千种。正因如此,它给文人雅士极大感触,无穷想象,借以抒情写意,其形式生动活泼,其题材广泛丰富,不仅有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生活中婚丧喜庆,衣食住用行,而且用以鞭时挞弊,刺贪讽邪,乃至用于谍报暗语等。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不仅使你得到精神上享受,更增加了不少中药知识。历代文人墨客,常常用药名写诗填词,撰联作曲,近年也多见于有关文献、报刊或网站。已见有燕山高先生著的《中华药名词一百首》问世。笔者收集到有关资料按药名联、药名诗、药名词曲三部分趣说于后。本文乃第一篇:《漫说趣谈药名联》。众所周知,对联,这朵文艺园中的奇葩已登大雅之堂,近年来在联家及广大爱好者呼吁督促下,已编进教材,进入考场,步入了对联的春天。作为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衍生体的药名联,起于何时?尚未见有人考证(后面将述及),至少不会晚于药名诗词曲太久,宋、元、明以后撰者甚多。当代出版的一些大型对联丛书中都有收辑。其题材比药名诗词曲更广泛,内容更丰富,趣味性也更浓厚。药名联的传奇故事,多来自民间,特选辑以下六个故事以飨读者。相传,明朝广西省灵山县有个同仁堂,药店刘老板颇具才识,为使女婿将来能继承他的药业,特贴出药名上联招亲。上联是:刘寄奴,插金钗,戴银花,套玉镯,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含羞倚望槟榔;此联30字,含10味中药名,联意双关,隐含招婿之意。有一位秀才,名徐倓,上京赶考,半路遇盗,盘缠丢尽,见这副招婿联,多日无人对上,本着试试心态,对出了下联:徐长卿,持大戟,穿甲片,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车前欲会红娘。联中也用了10味药名。不但对仗工整,且语意双关、含蓄贴切。刘老板看后很满意,见此人长相英俊,怕其是冒名抄袭,当即出一上联:刘家父女发现徐倓是位有真才实学的书生,为他提供了路费,进京金榜题名,后与贞娘喜结良缘。上述五副药名联有的用本名,有的谐音,共嵌入了30多味药名,按联律要求除第三副下联收仄尾不工外,余还算工对。据传明朝某年间,有一位文士,对药名联颇有造诣,听说湘东一带有一位李姓中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擅长撰联,且能巧妙结合本行嵌入药名,虽然在平仄、词性上不很合律,但往往随口而出,誉为“捷才”高手。这位文士千里迢迢专程去拜访。老中医知其来意,拱手相迎,进入院内。一进院,墙边有一丛竹子,枝繁叶茂,文士触景生情,随即吟道:见其字迹也龙飞凤舞,暗暗赞许名医非等闲之辈。坐定喝茶后,将准备好的一副药名长联吟出,并请对下联。其上联是: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如云母天仙。这副长联54字,嵌入了18味药名,据说兰州大药房贴出后,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文士见老中医对得贴切工整,由衷敬佩。临别时,见院内有几盆玫瑰,又吟道:相传,清代诗人袁枚任江宁知府时,一天信步至一古寺。寺中老和尚邀其至禅房,让坐敬茶后,请袁枚到天井边去看一面半掩的堂鼓,并请他为老祖师留下的一副上联续对。原来此鼓乃是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帐中用物,岳飞遭害后,有人将堂鼓暗中收藏,以表怀念。当传到老祖师手中时,将鼓带回家乡江宁,出家当了和尚,一天风雨交加,藏鼓楼倒塌,鼓架断损,堂鼓半埋,极度伤感的老祖师不禁惋叹,挥笔写下了这是一副语意双关的药名上联,不久老祖师去世,临终前嘱咐,一定要请人对出下联,方能取出堂鼓,修复后再藏鼓楼。多年来未能遂祖师遗愿,今见袁枚知其乃天下奇才,料能续对,特意告知此鼓往事,袁枚颇为感慨,一时也未能对出,正沉思时,忽见家人,提灯笼来找他回家,顿受启发,脱口对出下联:这副22字对联,嵌入了陈皮、半夏、枳壳、防风四味药名,对得工整贴切,琅琅上口,传为佳话。明朝永乐五年元宵节,明成祖朱棣带领翰林学士解缙微服出宫,查访民情,与民同乐。整个京城张灯结彩,一派太平景象。朱棣龙颜大悦,随口吟道:君臣二人来到一家名“回春堂”的药店,见柜后坐的是一位少女,恬静典雅。为试其才华,明成祖上前要求购药,并道:“姑娘,我忘了带药方,凭记忆买几味药,好吗?”姑娘:“当然可以,先生请说。”下面就是成祖与姑娘的对答联。成祖买的七味药是:当归,熟地,芍药,远志,陈皮,桂枝,香附。全部答对,成祖赞不绝口,紧接着吟出:成祖心情大悦,索笔亲题“回春堂”相赠。药店声名因此远近闻名。相传古时有位秀才,穷困潦倒,过年时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联中用了八味数字命名的中药,惟独没有“一”和“十”。即缺“一”少“十”,乃“衣”和“食”的谐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意,是对社会入木三分的鞭挞。无独有偶,清末其地有一陈姓药贩子,靠投机哄骗,赚了不少钱,也想过过官瘾,花了五万两银子买了一个“五品官”,即有名无实空衔。但他恬不知耻,一有热闹场合,就穿着天青色的“五品服”招摇过市到处炫耀。有一位秀才,很是气愤,悄悄在他门上贴了一副对联:第二天,围观者都嘲笑指责。他看后,竟自鸣得意,连称妙极!妙极!实际上联中的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虚的中药,是“身虚”的谐音,巧用对比、相承、谐音手法讥讽这位“五品官”的虚荣与无耻嘴脸。这是一副讥讽袁世凯的绝妙药名联。按联律要求虽不算工整,但是贴切,幽默含蓄,入木三分。据知,袁世凯称帝前,自称筹安会六君子的杨度、刘师培等六人,积极拥袁称帝,袁世凯也飘飘然做了八十三天短命皇帝。上联即指此事。下联中的“二陈汤”是指陈树藩、陈官、汤之铭三人,也是溜须拍马的拥袁者,后来见各省相继独立,大势已去,三人也反戈一击,成了袁世凯的催命鬼。有人借其名用中药名写了此联,嵌入这九位政治投机分子,讥讽辛辣,语意双关。如果上联中“病起”二字改为“病缘”或“筹安”,似乎更工整合律,读者以为如何?笔者根据多年来辑录及个人创作的药名联,择其精妙者,分类录后,以飨读者。药名联中短联(4-7字)约占10%,长联(30字以上)约占5%,兹选录几副。兆春生,大雪腾(大血藤)山岳(药),人出应当归,况妻离子远(紫苑),两地最相思,下重楼,王不留行宁别(鳖)甲;望马赴,中庵(安)拜佛神,弦声求续断,待斗转星移(辛荑)。单身常独活,盼大海,人生(参)如意好茴香(乡)。(68字,20味药)想当年,辞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别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破蒺藜,满途桔梗;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各路皆通。(16味药76字)应当指出,上述所选药名联。由于传抄谬误,有少数药名联用联律对照,其词性、结构,平仄等均有不工者,笔者作了些调整更改。有的受药名本意限制,仍不尽满意。
本文只是谈的中药名联,实际上有的联家已撰西药名联,如:等等,也别具情趣。上述只算是引玉抛砖,一家之言,还待方家指正。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KwzrQNs3vXstcroIhgo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