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文献资料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史文献资料

明代大同的防务与长城防卫体系的建立

12/18/2020 5:41:43 PM | 2492038次阅读 | 来源:大同长城文旅

    在明代,大同长城防卫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各个时期防务演进的结果。明代大同镇的防卫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洪武时期、永乐到正统时期、成化到正德时期和嘉靖到万历前期。各个时期由于敌我形势的不同,其防卫也呈现不同特点。长城防卫体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下面,我们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的防务特点极其演变,来揭示大同长城防卫体系的建立过程。



一、屯卫防卫体系

    这是洪武时期防务的主要特征。

    明代的军事单位是卫,地方上主管卫的部门是都司。洪武三年十二月起,明廷在全国建立都司,先后共建立十六个都司。都司本来是地方行省主管省内卫所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军分区。但在个别地域,则单设都司,大同就属于这一类。大同所设的都司先是称大同都卫,后来称山西行都司。

     洪武时期,在明朝的北疆,主要分布有四大都司,分别是:辽东都司、北平都司,山西行都司和陕西行都司。这四大都司共同构成明代的北疆防线。就山西行都司而言,其驻防范围东至宣府,与北平都司相接;西至东胜黄河,与陕西行都司接壤;南至雁门,与山西都司相接;北面随着对北元战事的进展,一直扩大到大漠以南。

    大同都卫初设时有五卫。此后,为了加强防卫,明廷一面将边民向内地迁徙,一面增设卫所。特别是洪武二十六年,一次就增设十七卫。专家考证,山西行都司的卫所在最多时,达到三十二卫所。这些卫所,从东面的宣府一直铺展到 西面黄河边的东胜。它们建卫城、设军屯、筑关塞。从而以强大的屯卫阵营构筑起明初的大边防卫体系。

需要强调的是,明初大同的大边,实际上并非连贯的墙体(即所谓的长城),而是以卫城、军屯和关塞为特征的防卫阵营。

二、墩堡防卫体系

    永乐元年,大同设镇守,在军事上开始称镇。同时,以镇守节制山西行都司,形成以都司卫所为基础的军镇体制。这也是大同做为九边重镇的开始。

     永乐时起,大同镇的防务发生两大变化,一是将东胜、高山等八卫调到北平(后来的北京)附近,大同的北部防卫减弱;二是将宣府、万全等卫所划归新成立的北京后军行都督府,大同镇的防线向西收缩至天成卫,防区缩小。

    但是,这一时期,明朝对北方蒙古势力呈攻势,皇帝朱棣曾“五征漠北,三犁虏庭”。同时,蒙古部落也因内部纷争而自顾不暇,没有大规模的扰边现象。但个别零星的骚扰还是时有发生。

    为应对侵扰,朱棣采取了两项对策,一是修筑烟墩,加强防范。永乐十二年,正在出征中的皇帝朱棣,敕令延边都司修筑烟墩。要求烟墩高五丈,四周修筑一丈高的围墙,围墙外挖壕沟,并设吊桥出入,上下烟墩用绳索做软梯。其格局与日本侵华时期所设的炮楼相似。每座烟墩驻守十五到三十名军人。今天位于内蒙古境内的许多烟墩,就是这一时期修筑的。

    二是修筑屯堡,增强抵御能力。明代的卫,除建有卫城外,大部分军人则以百户为单位,设军屯驻守。这些军屯与村庄类似,驻屯军人且耕且守。最初,军屯防卫设施都很简陋,有的建有简易土围墙,有的只有木栅栏。遇有蒙古骑兵入侵,几乎无险可守。为此,朱棣要求,以四到六所军屯为一个屯落群,在其中心地带,修筑一座坚实的屯堡。各屯的粮食等都存于屯堡内,遇有敌寇入侵,周围军屯的人户就集中到大堡防守。这是大同镇大规模建堡的开始。后来,由于敌寇的频繁入侵,筑堡之风便逐渐向民间扩散,一些大一点的村落也开始修筑村堡。

    到宣德和正统朝时期,开始设置拦阻设施,也就是挖筑壕堑。从《明实录》记载来看,这一时期,这一时期修筑的壕堑至少有两道。

这样,由缘边烟墩和简易的壕堑,便构成这一时期的防卫体系。也就是被后来人所称的大边、二边。

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壕堑与后期修筑的边墙相比,其墙体要单弱的多。




三、边墙防卫体系

     明代真正意义上的修筑边墙(即长城)是从成化朝开始的。首推这一工程的是时任延绥右副都御史的余子俊。

     土木之变后,明朝基本丧失了对蒙古势力的军事主动权。更主要的是,蒙古部落已经越过大漠,进入漠南,开始近边驻牧。这样,修筑可以阻隔蒙古骑兵驰骋的长城,就成为阻止侵略的必要措施。

     成化初年,战事频繁在延绥地区进行。为此,成化十年,在余子俊的力推下,延绥镇筑起第一条边墙(长城),边墙上筑有敌台,用弓弩和火铳对敌作战。这一边墙的修筑,在之后的战事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此后,筑边便逐步成为明朝的一项国策。

    大同镇是在成化十三年开始修筑边墙的。此后,又分别于成化二十年、二十三年两次修筑。

     弘治朝,大同镇大规模修边行动有三次,一次是弘治三年修小边、一次是弘治八年修大边,还有一次是弘治十四年修大边。弘治十四年的修边,由于有周经的《大同镇修大边记》,因而,我们能够了解的全面些。这次修边,从四月兴工到八月完工,所筑边墙东起宣府西洋河,西至偏头关,长九百八十里。

    弘治时,除大规模修筑边墙外,还在腹里修筑了大量的火路墩(烽火台),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从边墙一直延至大同镇城及各卫城。

    这样,由结构坚实的边墙、敌台和火路墩,形成这一时期的防卫体系。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修筑的大边并不与正统以前的大边重叠,而是严重内缩。但即便如此,它也大部分应该不在现大同市境内,而是在现内蒙古境内。

四、军堡、边墙结合的驻守体系

     到了嘉靖朝,原来在成化、弘治朝时所修筑的大边体系已基本丧失。蒙古部落已经驻牧于宣大边外,“虏入即至城下”。所以,嘉靖初起,便开始考虑在大同镇城以北修筑军堡,派兵驻守了。但由于两次兵变,这一计划被长期搁置了下来。

    直到嘉靖十八年,才在宣大总督毛伯温的主持下,修筑了宏赐五堡。这五堡分别是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虏堡、镇河堡。从东到西一字分布于大同城的正北。同时,在五堡的以北二华里处修筑了一道几乎是笔直的边墙,由五堡分段守备。这道边墙,虽然进一步内缩,但这种军堡与边墙结合的方式,显然比较适应当时的形势,此后,在大同镇的正面,基本没有发生蒙古骑兵的大规模入侵。

     毛伯温此举,开了一个极好的头。此后,大同镇延边开始大规模修筑军堡和长城,并“画段防守”。修筑时间主要是嘉靖二十二年到二十八年。还有嘉靖三十七年。

     军堡分大、中、小三种,大堡设守备官一员,驻有六到七百名军人,中堡设操守官一员,驻有四百左右军人,小堡设防守官一员,驻有二百左右名军人。在几个堡之间设路,由参将居中 调动。长城上每隔三百步或小于三百步筑有敌台,用于作战。同时,在紧贴长城的内外,也分别筑敌台,对敌作战。

    这样,由军堡和边墙构成了嘉靖时期的战守体系。

    万历前期,除增设个别军堡和空心敌楼外,对嘉靖时的军堡和边墙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修整。大同镇的多数城堡都是在这一时期包砖的。

    这样,明代大同镇的长城防卫体系,到嘉靖时期基本建立,万历前期臻于完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大同长城,其主体就是在嘉靖和万历前期修筑的。长城东起天镇县的平远堡,经过天镇、阳高、大同市新荣区、左云,之后进入右玉。成为晋蒙分界线。它在新荣区内有两道,被称作大边、二边。但远非明初的大边、二边。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得出的结论是:明代大同在四个时期的防卫体系,有着各自的特色。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同长城防卫体系,是由各个时期所创设、继承和不断发展的结果。到嘉靖和万历前期完成。期间,明代边防的内缩,防务设施的废退,也可见端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mShRw1w1Kl4UWEkS13HfQ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