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薛氏三兄弟 山西十大商帮代表人物 ——※※※※※※——
明清时期的大同为九边重镇之首,同时,随着贸易的兴盛,大同逐渐成为明清商业版图中重要的中转站。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
明朝晋商之中,多以盐业起家。其中大同薛家在晋商中,最为典型 。明朝廷实施“以盐换军饷”,大同薛家是军籍,首先得到盐业经营权,成为盐业边商 。
明代大同府薛绮膝下有三子,长子薛经、次子薛纶,三子薛缨。到薛绮这一代,薛家财力壮大,加上次子薛纶为官,薛家成为大同一带最负盛名的富户 。
在家族掌权三兄弟中,老大薛经在天镇及阳高一带,置田无数 。老二薛纶位居高官,在朝中极有人脉 。老三薛缨是经商奇材,是当时晋商之翘首 ,集千万人于一家,红极一时 。
薛家二弟薛纶从小聪颖,记忆尤其过人。少年时同长兄一起在私塾读书,兄尚未读完一句,纶已目数行,兄再读时,纶已熟记,背诵如流。
薛纶才思敏捷,数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长兄对薛纶的才华深为佩服,便放弃学业,继承父业屯田耕作,资助薛纶读书。
薛纶在长兄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奋发读书。终于在隆庆二 年(1568)登进士第,进入仕途。万历十年,任陕西按察司副使,官职四品。
不久,薛纶辞官回籍。有人很惋惜他的离职,薛纶说:“我有幸继承先辈之产业,兄耕弟贾,助我求学,才有今日之位,我愿已足矣!”
三弟薛缨本是大同当地盐边商。明中叶,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边商专纳米、豆、草束,依靠贸易盐引谋利。内商则坐场掣盐,进行交易或转售他人。由于内商处在支配盐的运销的地位,获利多,资本增值快。
薛纶辞官回家后,三兄齐聚一堂,晚饭吃的是面条,虽家财万贯,但薛家极为节俭 。薛纶曰:“我见各地盐商纷纷南下杨州置产,成为内商,薛家以得寸进尺为经营理念,三弟为何大同苦守?
三弟薛缨道:“祖上立下家规,永不分家,这数千号人,是否全都愿意迀居杨州?”老大薛经道:“薛家在大同良田万倾,商铺无数,我不愿南下 。二弟薛纶道:“我弃官回家,可以奔走两地,你二人率领一部分人南下即可 。
至此之后,薛家南北置产各半,为了照管两地的子弟、田宅、奴婢等事,薛纶行走于大同杨州之间,待人和善,养浩然正气 ,同时管理两地各种事宜 。薛氏当时在大同和扬州的产业已相当可观。
薛家五世不分家,不析产,人口兴旺,人才济济,田宅甚多,据天镇县县志载,薛家人当时在全国各地多有任职,其贡生就有十位之多 ,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大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