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族企风采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志族企风采

修谱续谱之我见

9/29/2013 11:48:21 AM | 4323112次阅读 | 来源:

    如今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政府弘扬文化,稽古右文,地方文化兴起,加之江南民风淳朴,宗教文化发展较为成熟,各家各姓,尊祖信仰之强,倍切追远之念尤盛。“修续谱牒”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一家一姓的亲情不断地发展延伸,它即满足家族亲情的需要,又为生活平添了许多温情,使修续谱牒蔚然成风,所以说谱牒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愫,是族人对先人的认识和记忆,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是同族人坚不可破的精神维系和凝聚的元素,其中可以找到时代情绪、历史意识、民族精神最终的契合。现在常州无锡苏州及江南一带到处可见巍峨的祠堂,精美的谱牒,由于宗族之存有益于社会的民族之兴,国家之强,宗谱之修续有裨于追溯同脉,共叙亲情,不乏有理想有兴趣者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志修明。

    但修谱续谱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在修续谱牒时由于各姓子孙对自己祖先的传记均以褒奖和认同的态度撰写,无可否认作者对祖先多为颂谀之作,难免偏私意见,曲加粉饰,夸耀沽名以及他人作序也由于作者对谱主的偏爱,充斥溢美之词,不涉虚诞。容易瞻徇贵胄,必父祖有传,考其行事,皆子孙所为,籍以私惠,造成作品中虚美和遮饰的情况,存在攀附显荣和隐恶扬善的弊端。有的甚至出现伪造名人题字撰序,来抬高家族的地位。二、中国族谱均以“源远流长”为荣,没有一个姓氏不追溯久远,均喜欢与古代帝王和古代名人相连;造成许多族谱均是贵胄、巨族而没有平民百姓,事实上是也不可能也不足取的。更有甚者有些家族冒充名人后裔,如《中山刘氏宗谱》冒充刘禹锡后裔就是一例。三、在编写家谱时由于原始历史素材的缺少和作者写作时未及详尽搜集和考证资料,或者与发生事件的时间太久远,记忆不清楚,以至造成家谱运用史料疏漏不实。也有一些家族由于其子孙分迁不一,各祖其祖,各宗其宗,均以支谱注派,目前修谱续谱仓促存在谱内无序列滥承、乱挂。四、各姓各族对家族中出现的英雄豪杰与奸诈人物的态度和家谱中“隐恶”规则造成有些人物无案可查,此等“隐恶”是要不得的。五、现今家谱人物传记和简介中随便使用“亡故”“病故”等字,使用不妥。

    一、过去族谱的编纂虽然在于叙世系、明尊卑、别亲疏、然而更实际的目的,则是提高宗族本身的社会地位、声望和荣誉,以保证既得利益,并在资源的竞争上能够取得更有利的环境,使宗族得以永久繁衍和兴旺。其中存在许多功利的倾向,所以修谱续谱中以歌颂列祖列宗之功德,严昭穆之秩序,防僭,宣传都是正面的,家谱中存在溢美之词,有的甚至十分虚诞。所以现在我们修续家谱时要提倡实事求是,反对妄自贴金,讲求本有其事据实载录。不能只着意正面形象的塑造,而隐匿了其中的阴暗面。真正做到遇事直书,贵在实录,不掩恶,不虚美。现在有许多家谱编修序中可以看到一些相似的模式,序内先阐述本族出于名门之后,续之则言战乱之故,典籍丧失,无迹可循,最后才论及始迁本地之祖。有世系上攀附名人和依附郡望、族名的嫌疑。所以我认为,当今修谱续谱,一般对旧谱以保留原状为好,如确实存在攀附假托,明显伪造的能去则去,不去也可,或留后人再甄别。另一个修续谱的主要任务是将缺者补,新者入,使之如雁群飞必排空横列,遥而望之,参差如一,做到父之齿随行,兄弟之齿雁行,世次不乱,辈份分明,使谱牒灿然,厥后可历百世。如果我们修谱续谱真正做到“彰善贬恶,不避强御。”使谱牒成为“编次勒成,郁为不朽。”就能增加谱牒“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含金量。

    二、过去的家谱中都存在一个最大毛病,每个家族都希望自己家族有一个“源远流长”的谱牒,更希望邀请他姓名人为族中状元、宰相等达官贵人或学者名流撰写传记、墓志铭、年谱、为出版的家谱作序等。家谱中介绍的名人越多,说明该名门望族在社会上的地位越高,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历代各家族编修家谱的主旨就是竭力宣扬名人。对平民百姓宣传立传很少,其实社会就是有上至贵胄大僚,下至贩夫走卒,旁及沦落人,方外、妇女他们组成的,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最活跃最丰富的历史形象,他们其中有著名的与平凡的;有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差异;有各种职业与各种民族的不同;有男人与女人的性别之异,还有对社会发生正负面影响的区别,这就是社会的全貌。所以我们修编家谱没有必要冒充名人后裔,更没有必要伪造名人题字撰序,来抬高家族的地位。家乘虽然没有国史那样忌讳,一切均可直接阐述,但必须实事求是。因为家族史的细节真伪,是国史的一种补充,同样家族的传承细节是历史的放大镜,它使尘封的岁月,混沌的旧事,纤毫毕现,是端绪可寻,是有史料可查的,一旦造假,被人识破,有损家族名声,上对不起历代祖宗,下对不起后代子孙,所以我们要慎之又慎。

    三、近几年在江南一带修续谱牒形成一股不可挡的涌潮。大家追寻自己的姓氏谱系。了解自己祖先历经的苦难与辉煌;了解自己祖先生存的状态以及立身处世,价值观念等状态。感受祖先在政治、经济、教育、道德、等领域的成就,这是一件可喜的事,家谱维系血脉,保持家风,是维持家族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首要条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成员,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以维护家族的历史与宗法。如此一来,族谱的重点自然摆在了稽本源、明世系、别宗支、正名分、序尊卑等方面,有了家谱,家族成员之间虽然族属疏远,长幼尊卑,按谱查对,历历在目,一清二楚,所以凡同姓而不同宗者,虽富且贵,不许妄认通谱以乱宗属。现在在修谱中存在随便乱挂滥承的情况,它破坏了一个家族血统的纯正。为了使祖先传下血脉永远纯正。所以修续谱必须严格按照字谱中的字辈法进行查对,有则登之,没有,不要勉强上登。力求按照宗法观念来条别世系,要辨明世系,考镜源流,旧谱中无序列不要滥承也不能随意攀附。

    比如我们河东薛氏南支、西支,通过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的查阅和对遗文如《大唐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润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河东郡公薛公先庙碑铭》《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等诸多墓铭志及参照明清二代存世的部分薛氏家谱及有关资料检查,上自制诏,下及奏疏,旁采家传、碑志、集录记载,通过先列世次,旁行斜上,尽量核准,然而按世数分,远、高、曾、祖、父、子、孙、力求井然有序,明辨分殊。真正做到族谱之作,上治祖弥,下治子孙,旁治昆弟,使散无友记之族人皆笔于书,入谱一统,使青蓝之父子,虽隔世可知,金玉之友昆,即易时而有条不紊。力求纲举目张,有体有要。但实事求是说,薛氏宗族虽然历史悠久,家族谱牒最早修纂于何时,今已无法考证,明清以前的古谱牒多亡不见,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上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而为世较久的不多,有的明清谍谱与历代或前朝史料已无法序列,有时联系也十分牵强,为此我建议对始祖追溯宜简不宜详,把那些无参验不可信的远祖一概从略,每族务从始迁祖为开始,把精力放在本支本世的系统事迹上。为了不滥承,我们要力求按照宗法观念来分别世系,叙述昭穆,做到言必有据,尽可能辨明世系,以达到明一本而浚其源,究万脉而清其流。所以修续家谱尽可能将分裔历考精详,隶登分册,不使一支遗漏,一派有错讹,谓之“黄河千里九曲而万流,得以合流。”同时要考虑新修家谱撰写的内容资料一要保持原有古谱古色古香的味道,又要有所创新,具有时代特征。所以世系家谱中,均按男女平等的原则,记载男女成员的姓名、生卒年月及迁居住地。对处长以上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成员和有特殊贡献的人物给于记载介绍,让今日明德之人载入家乘,扬名於家史,不让其湮没弗彰,家谱为他们立传弘扬,是家之大幸。当然修续家谱难免旧错已除,新错又生,注释尽管力求完美,也总会有遗漏和不到的地方,所以修谱续谱是一件十分繁琐细致的工作极需严谨认真,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由于原始素材的缺少等其它原因,造成家谱运用史料疏漏不实,所以为了保证支系家谱或祖宗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要正确使用史书资料,取信于人,擅名千载,使谱牒传诸于不朽。这是关键。所以我认为对于史料运用的原则是只要有典籍载述,有环境佐证,还有传说印证,事实上很多人做过这方面的探讨考证,以及前人的诸多结论,包括民间的传说。杂记、和官府的实录等资料均可进入谱牒。家谱没有国史那样忌讳,家乘都可以直接阐述,均可作为国史的一种补充。它既是对过去的记忆,也是对将来的引导、规范和启迪。通过整理继承先祖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对稳定社会起着积极作用,所以对历史资料的选择与解读,一定要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理清脉络。对于祖先及其事迹要孜孜以求,以史料为依据,按迹寻踪,见微知著,决不妄加穿凿,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和历史作用。如果祖先及其事迹,可以很清楚知悉,就必须详加记载。是其来由自,有迹可查。反之对无法详知祖先及其事迹则有所保留,而不随便记述。由于过去家谱有一惯例是扬善隐恶,只有表彰,没有贬斥,对一些触犯国法和宗法的人,一般家谱不允许上谱,所以隐恶,埋没了人物,也是不正确的,再加之隐恶还意味着不讲好人的缺点,也造成对先人考察的失真。同时这种刻意隐瞒让有些历史上无法避免的人物的情况石沉大海,好像历史上就没有产生过那种人和事,这比歪曲历史还要糟糕。所以现在修谱时要注意。

    四、对历史中的英雄豪杰与奸诈人物的看法:从古到今,众生百态,忠于奸、权与谋、名与利、各路英豪各取所需,褒贬不一,赞骂都有,关键是我们族人对祖先的认知态度,我认为;世间万物,生生灭灭都在时间与空间中发生;一切兵燹战伐,一切兴亡成败,一切枯荣生死都在空间与时间中演变;我们的先辈也逃脱不了这历史的演义;他们中间有文韬武略的功臣,有势焰中天的权臣,也有邪佞不端的奸臣,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浪淘沙,有的彪炳史册,有的叱咤风云,他们大多数是正直有才的官吏,心忧丞民,功在社稷,进而为士,退而为文,卓然有所树立,如薛瑄(文清)苏轼(东坡)他们为官身在高处俯视人生,被贬謫后,有平视人生,比纯粹的文人少些浮躁、张扬、和脆弱,多些练达。识见、和韧性。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和大文豪。也有一生襟抱未曾开的汉代的李广,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王禹甪,明代的海瑞,他们毕生坎坷,厄运如影相随,壮思难遂,赍志而殁。也有明代袁崇焕者在大浪中几经浮沉,几度挣扎,不知情的人们扭曲了他的形象,最后被冤凌迟处死。像他这一类人物,虽然历史和后人终究洗清了他们所蒙受的尘垢,但此事是令人扼腕叹息。当然也有历史上世人谓之奸臣的人,有布置腹心,培植党羽,赵高指鹿为马;有伪装恭谦,沽名钓誉,王莽夺权篡位;有生活奢侈,淫乐无度,董卓残忍至极;有权倾朝野,交通贿赂,元载之又欺又贪;有乱国枭雄,离间骨肉,李辅国大意恣肆。更有宋代秦桧,明代魏忠贤,清代和珅,世人谓之奸臣,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的最终结果都不好。作为家族人员没有必要背负起历史的重负,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苛求前人。如吴三桂,清人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岂卧薪?复楚未能先复楚帝秦何必更亡秦?丹心已负红颜改,青史重翻白发新,永夜角声知不寐,可堪思子又思亲。”一诗秉笔直书以诗传达历史的意象,它是吴三桂一生刻骨铭心的写照,本心为忠臣,弄巧成绌,却不幸做了命运的弃儿,顶着汉奸的名头被清廷称成之为逆臣、这就是命运的作弄。其实或昏或明的君王,或忠或奸的臣子,他们各自展现出无数面孔,无数性格,他们的经历和事迹是历史最鲜活的元素,但哪一个也不与他人相同,如今任人评说,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即使他们是势焰中天的权臣和邪佞不端的奸臣,也必有其过人的一面,如若无能,他们如何发达,如何取宠于君王,又何能如此张扬.就拿岳飞与秦桧为例,自古人臣能建不世之功,得全始终者,寥寥无几,自宋兴以来,能事武臣很多,为什么独独岳飞能出名,是因为岳飞忠义报国之志未伸,被“莫须有”罪名含冤被杀之故,如果当时没有秦桧之奸,武侯不死,谁人能保证岳飞有今天的名声,噫!非秦奸则岳侯精忠不彰,非秦奸则岳侯功名不著,非秦奸则岳侯始终不美,天设秦奸以成岳侯万世不磨之勋,如今我们作为他们的后代又该如想……。

    五、现在家谱对去世人的介绍,经常用“亡故”“病故”之词,介绍人物属于传记格式,传记古代有严格的体例,尤其在人物评价方面,寓褒贬于行文遣字有讲究,有的还作了明确的规定,如经过乾隆帝君臣的论定,大节无亏的人对于他的死亡,用“卒”字来表述,“若初终易辙,营私获罪之人,传止当书“故”,不得概书“卒”。故而用字要慎,避免引起误会。

    最后不嫌重复,还要说:虚美、遮饰、疏漏、曲解所形成的家谱中的不实成分,是家谱修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现在我们修续家谱时应以审慎态度为好。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