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祠堂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志祠堂文化

走进邹坞:感受千年瓷窑古镇的人文风情

2/25/2014 4:43:30 PM | 4324830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薛城区邹坞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勤劳智慧的邹坞先民,依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谱写了浓郁的古薛文化,今天就让我们用独特的视角走进这座千年瓷窑古镇,亲身感受那浓郁的地方人文风情。


墓山汉墓群


    在邹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西汉时期安阳故城遗址;有大规模的汉代墓群——墓山墓群;有隋唐时期具有江北民间第一窑美称的中陈郝瓷窑遗址;有建于唐期的中陈郝石拱桥——罗锅桥;有闻名久远的泰山奶奶庙……当你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历史古迹,听到的是美丽动人的传说。当地居民编诗赞曰:“古城古桥古庙观,古墓古瓷古洞涧,遍地古迹数不清,古代文明展新颜。”就让我们寻着历史的脚印来探寻这座千年瓷窑古镇的风景。

湮没的安阳故城


安阳故城城墙遗址

安阳故城位于邹坞镇北安阳村村北的台型高地上,四面墙基均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周长约2000米,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安阳故城即西汉中期的新阳县城,汉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五月,鲁顷王之子刘永被封为新阳侯,在其封地建造新阳城,城池坐北朝南,依山傍水,东西南三面皆为平地,护城河贯穿城池四周,今东护城河依然存在,西护城河已经改为水库。放眼望去,城墙墙基非常明显,城池东北角墙基高出地面5米多。城墙南面和西面设有两座城门,现南城门门基石保存完整。走在安阳故城的遗址上,随处可见一些小型的汉瓦当及陶器、瓷器残片。据当地百姓讲:在1958年深翻地整理农田时,曾发现战国蚁鼻钱币、五珠钱、铜钱、铜镜、古箭等故城遗物。

由安阳故城向西北行1公里许直达墓山脚下,墓山因古汉墓成群而得名。《峄县志·山川考》载:“墓山山势圆峻,麓多古冢,累累如土阜,间有陷者,墓内长廊曲室,皆凿石为之,刻画精丽,再进曲折旁达,黝黑不见物,探者怖而返,殆昔显者之墓也”。墓山汉墓群的墓门坐落在山脚下,坐北朝南,东西两侧分别立有镇墓的石猪、石羊,高达2米有余。进墓门向山顶望去,古墓累累直达山顶,其中以皇姑坟较大,坟土堆高约6米,直径约30余米。走在墓山的阳坡上,看到许多汉墓已被盗,从被盗后的墓室结构,画石雕刻,器物造型来看,这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汉代墓群,且考古专家分析,整个墓山汉墓群为安阳故城贵族墓地。墓室到底有多大,据当地人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附近村民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150多人躲避在山西南坡的一个墓室里,可想墓室内部面积之大。

江北民间第一窑——中陈郝瓷窑


中陈郝瓷窑瓷器


中陈郝出土的粮仓

中陈郝瓷窑遗址以中陈郝村为中心,方圆3公里内,地上地下散布着许多瓷片、窑具。该窑自北朝创烧,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1400多年久盛而不衰,整个窑址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是我国江北第一民间古瓷窑遗址。中陈郝瓷窑遗址面积之大,年代之早,延续时间之长,这在我国北方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散布瓷片和出土器物的釉色,该遗址可划分为青瓷区,白瓷区和黑瓷区三大区域。


中陈郝瓷窑遗址瓷片

青瓷区,出村沿河北上,河流两岸散布着大量青釉瓷片和窑具。岸边的瓷片堆积有的地段厚达3米。瓷片以青釉为主,黄釉、酱釉以及施褐斑彩的时而可见。青瓷区发现的大量瓷器,以实用器物为主。白瓷区,位于中陈郝村东南广阔地段,主要分布白瓷、白釉黑花瓷和绿彩瓷。出土的器物主要是生活用具,如白釉黑花坛、白釉褐彩罐、三彩虎头枕等。此外还有一些玩具,内容包括人物、动物和动物交配俑三类。动物交配俑制作的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它是一种生殖崇拜的寄托物,借此希望来年农业丰收,子孙兴旺。黑瓷区位于中陈郝村西,地面散布大量黑瓷片,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罐、坛等,器物讲究实用,施釉均匀明亮,釉色比较单一。据《兖州府志》记载,明清时期的中陈郝黑瓷被列为贡品运往京城。

蟠龙河自北向南从村中流过,生产出的瓷器大部分通过蟠龙河上的船只运往全国各地,优越的水运条件为中陈郝瓷器的产销提供了方便,促使烧瓷业历经千年而不衰。到了明清时期,中陈郝已成为烧瓷业的集散巨镇,蟠龙河两岸窑炉林立,河中舟楫穿梭,鼎盛时期形成了九庙十桥七十二座缸瓦窑的繁荣景象。官府专门在此设立了公馆,设置了巡检司。近年发掘发现,该窑是国内最早使用煤炭做燃料烧制瓷器的古窑之一,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为研究枣庄的煤炭开采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在隋代窑炉中发掘出部分青瓷,改写了隋唐以前北方没有青瓷烧造的历史。中陈郝瓷窑遗址,1985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庙十桥今犹在


中陈郝村清漳桥

中陈郝村明清时期称为中陈郝镇,风光秀美,佛教兴盛,历代古迹遗留众多,九庙十桥的遗迹至今犹存。十桥中最著名的要说罗锅桥了,罗锅桥也叫清漳桥,始建于唐代,是一座完全采用青石结构的纵联式单孔拱桥,全长30米,桥面宽6米,桥孔高5.5米,宽7米,桥两端呈斜坡状,护坡平面为八字形,宽11.5米,中部高出两端约1米。远远望去,古桥奇突高耸,雄壮宏伟,如雨后之虹,横卧于清流之上,犹如一条戏波逐浪的玉龙横卧在蟠龙河中。他经过千年的洪水而不毁坏,牢牢地屹立在蟠龙河上,承载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地前进。往日的卧波潋漫已经不在,留下了晴日里一道靓丽的虹影,当我们站在上面,遥想昔日辉煌的盛景,仿佛历历在目。


泰山奶奶庙


泰山奶奶庙前流芳不朽碑

九庙中最著名的是泰山奶奶庙,该庙建于何时,无从考究。在大清光绪“流芳不朽”碑中写道:“历览陈郝之神庙,自唐、宋、元、明、清及今屡经重修……惟泰山一庙,庙殿虽呈剥落而族祭宛如归市”,可见建庙之早,闻名久远也。庙殿建在高台之上,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经过唐、清两朝复修,现保存完整的有主殿8间,南房过廊及廊前13级台阶。殿前有一棵古柏,树龄700余年,三人方能合抱,树身围长5米有余,高约16米。当地群众说,这棵柏树很有灵气,曾被鹊惠仙姑用阴阳乾坤壶的仙水点化过,柏树一年只发一边,今年发南边,南边的树枝绿,次年发北边,北边的树枝绿,故曰:阴阳乾坤柏。


阴阳乾坤柏

追寻历史的踪迹

如若你想到中陈郝寻访千年历史的踪迹,你可从村中心的清漳桥东首的玄帝庙顺东西街向东游览,沿途经过泰山奶奶庙、泰山桥,直至大云寺后,再向西北方行四百米许,到玉清观;其间有瓷窑遗址数十座。玉清观北百米处,有古桥一座,名曰鱼桥,过桥南行经过玉皇行宫、谢运桥、土地庙,至火神庙,然后再北折可至另一土地庙。此段路间又有瓷窑遗址数十座。最后,过驿阳桥又回到泰山奶奶庙前。至此,中陈郝的九庙、十桥、七十二座缸瓦窑浏览已尽。

行走在乡间陌里,感受着淳朴的民风民俗,体验着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使你情不自禁地喟叹这座古镇历史的久远,文化的丰厚。这些古迹,足以说明邹坞在封建社会有过鼎盛时期,谱写着一段千年古瓷民窑文化史。悠悠的蟠龙河水洗尽了千年的繁华,往日的繁荣景象已成为历史,散落满地的古瓷碎片记录着昔日的辉煌,夕阳的余辉撒在古老的村寨上方……追寻历史的踪迹让人久久留恋往返。

                               

作者简介:李海流,青年作家、民俗学者,曾供职于南方某报社,现在区政协文史委工作。从事人文地理、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研究,曾任多家刊人文地理、民俗风物、历史文化专栏作家。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