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文博会馆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八大工程文博会馆

广东薛氏:薛腔---粤剧五大流派之首

2014-2-27 17:23:05 | 4166098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早期粤剧的“剧本”只有“提纲戏”,没有固定曲白,“开戏师爷”列上一系列提纲(俗称桥段),便由艺人随意发挥。志士班兴起时,编剧写的是韵文话剧的形式,并非如今日正规的粤剧剧本(有分场,有曲目、唱词等固定曲白,有布景、音乐、服装的提示设计)。


  正规的粤剧剧本始见于30年代初。那时的编剧不但继承传统粤剧题材,又从神话、少数民族传说故事中取题材,还移植外国名著、电影故事,编剧还专门为名演员编新戏。如为马师曾编《呆佬拜寿》,为白驹荣编《客途秋根》,为薛觉先编《胡不归》等。艺人中也有擅编剧的。比如:白玉堂这位粤剧名伶,除了演艺超群之外,又是擅长编写粤剧剧本的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粤剧的唱腔也吸收了粤曲的唱法,故对粤曲发展大有帮助的粤乐(广东音乐)家对粤剧唱腔发展也贡献不少,如创“吕腔”的吕文成,创“冰云腔”的曾浦生,对薛觉先“薛腔”形成影响最大的尹自重,以及易剑泉、梁以忠等。


  自从粤剧方面的六柱制兴起之后,都是才子佳人花旦文武生担纲戏。粤剧设馆授徒,注重群学苦炼,不少名演员,突出的还自成一派,也使一些优秀剧目得以发掘和整理出来,同时亦有所发展与创新。


  过去的“江湖十八本”,为学员必修课,正由于老一辈耐心教导,年青一代肯勤学苦练,近代亦涌现不少名演员,使南国红豆再显芳华。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1956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首都的一次座谈会上,对粤剧就说过这么一段话:“粤剧如南国红豆一样,如今它发出了更美丽的光彩。”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粤剧有五大流派五大流派,指薛腔、马腔、白腔、桂腔(桂名扬)、廖腔(廖侠怀)。薛、马即薛觉先、马师曾。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