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夏王朝初期黄帝裔孙奚仲的封地,属于以居邑为氏。
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
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姙地(任地,今山东济宁),是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姙姓,其后简笔为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
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叫任奚仲,是历史上有鼎鼎大名的人物,大禹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特任命为“车正”,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任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永久地仰慕。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因此大禹特赐封任奚仲以薛地(今山东藤州)为食邑,史称“薛侯”。此后,任奚仲的后裔子孙和族人皆以此为荣,即有人索性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薛氏,是为薛氏之始。
后来,任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地(伾地、或称大伾,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岯地,今山东微山湖地区),由此产生了一支邳氏,后有简笔为丕氏者,在春秋时期的晋国中,就有一位大夫叫丕郑。明朝万历年间纂成的方志《滕县志·古迹志》中记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
传至任奚仲第十二世孙任仲虺,已是夏王朝末期,随着末代统治者姒履癸(夏桀,公元前1794~前1743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 1651~前1600年在位)的暴虐统治,王朝摇摇欲坠,商汤的势力在东方兴起,在众多诸侯国纷纷叛离夏桀的形势下,商汤积极筹划灭夏的工作。商汤启用贤人伊挚为尹,人称伊尹,又任用任仲虺为相,在伊尹和薛仲虺两人的共同辅佐下,商汤的进攻势如破竹,很快就灭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此后,作为商王朝的贵族,任仲虺及其子孙后代在祖居地薛邑享有封地和爵位。任仲虺的后代有著名的任臣扈和任祖巳,传到任祖巳的第七世孙任成,曾迁国都于挚地(枝第,今河南汝南),国号由薛国改为挚国,在史籍中或称其为薛挚国。
到了殷商王朝末期,活动于岐山之阳的周族部落首领姬季历娶了薛挚国国君任成的女儿大姙(太任)为妻,生子姬昌,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伯侯、周文王。
商王朝末期,有一任奚仲的后裔为薛挚国首领,叫任姺邳,是任成的后代,他曾起兵反抗商纣王,结果遭到残酷镇压而国灭。
在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姬发于商帝辛子纣三十年(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122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6年)兴兵克商后,分土建邦,大封天下诸侯,他找到祖母家任成的后裔子孙任畛,复封为薛国之主,封地仍在故薛国之地,侯爵,因称薛侯。
史书记载“周武王封任姓后裔畛,复于薛国,爵为侯”,薛国族人复又纷纷聚拢,回到发源地生活。由于薛氏族人曾一度迁居于邳地,又曾在挚地生活多年,这些地方都留下了薛国人生活的印迹,但薛地作为薛氏族人的肇始之地,仍是薛氏族人最重要的发展蕃息之地。
春秋时期,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日益缩小,控制诸侯的权力也日益丧失。而一些地方经济较为发达、军事实力日渐增大的诸侯国,却积极发展自己势力,欲图称霸诸侯。至公元前七世纪中叶,齐桓公姜小白得贤相管仲辅佐,连灭周边小国,成为当时纵横捭阖、咤叱风云的春秋霸主()。
薛国作为周王朝的一个小诸侯国,其国人在薛侯的领导下安分守己地生活着,对当时诸侯争霸采取不参与政策。当时,迫于齐国的强大,当时众小侯国纷纷向齐国进贡屈服,独有薛侯不听命于齐桓公的调遣。不可一世的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竟遭到国力弱小的薛国国君的挑战,齐桓公便假借周天子的名义,降罪于薛侯,将薛侯的爵位降黜一级,由侯贬黜为伯,迁居于下邳(今江苏睢宁)。
到了战国中期,薛国已经非常衰弱,至薛惠公任夷(公元前495~482年在位)以后,史书对其国君世系的详细年号再无记载,经由被战国七雄中的齐国所灭,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周显王姬扁四十五年(田齐威王田因齐三十三年,公元前324年),任姓薛国自薛畛开始,相传三十一世,为齐国所灭。”
齐灭薛以后,齐威王将自己的小儿子田婴封于原薛国之地,国土臣民尽归于齐国。国破家亡的薛国公子任登不愿意服从齐国的奴役,遂逃至楚国,楚怀王熊槐()封其为沛公,仕楚为官。而悲愤满怀的任登就任未已,即干脆寻机离去,辗转隐藏于市井之间。为了纪念失去的国土,任登便以故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人皆称他为薛公。
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地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任姓薛氏族人皆遵奉任登(薛登)为得姓始祖。
按:
古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凡六十四世君主,由于仅只是一个小诸侯国,绝大多数君主皆无年号记载,有史可考的两周时期薛国君主世系为:
薛侯任畛→薛侯任初→薛厉侯任陵→薛宣武侯任房→薛哀侯任裒→薛庄侯任元→薛平侯任贯→薛昭侯任直→薛襄侯任夷→薛桓侯任辨→薛康侯任安兴→薛定公任箱→薛恭侯任尚→薛景侯任魏→薛宣侯任伯勤→薛简侯任文欢→薛惠侯任夷黄→薛灵侯任英→薛文侯任俱 →薛隐侯任清→薛愍侯任洪→薛伯任□□→薛献公任榖(公元前578~前511年)→薛襄公任定(公元前510~前498年)→薛比君任□□(公元前 497~前496年)→薛惠公任夷(公元前495~前482年)→薛灵侯任英→薛文侯任俱→薛隐侯任清→薛愍侯任洪(公元前?~前324年)→薛公子任登 (薛登)。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
孟尝君,名叫田文,他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在齐威王田因灭薛国之后,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号称孟尝君。孟尝君病逝之后,无能的诸子们就立即开始相互争位,薛邑内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干脆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统一中国之后,薛国故地被秦始皇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子孙们彻底失却封地,分散各地。
到了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兄弟俩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定居,并以故封邑名称为姓氏,改田氏为薛氏,从此形成了妫姓薛氏一族。汉朝以后至魏、晋时期,薛国故地均被设置为薛县,一直到隋朝时期被隋文帝杨坚废黜,其境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至今。
妫姓薛氏族人皆遵奉孟尝君(田文)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是古代北方游牧部族,战国以前寡见史载,战国时期游牧在燕、赵、秦以北的蒙古高原一带,汉文史籍中简称其为“胡”。
战国时期,匈奴民族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
关于匈奴民族中薛氏一族的来源,因史料不详,今已无从查考。仅在史籍《魏书·裴庆孙传》中记载:“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马牒腾,并自立为王。”
吐京,在今山西石楼西北部十五公里处。匈奴民族最先活动于今蒙古高原一带,东汉时期,匈奴因内讧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后来南下附汉,并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今山西离石一带。
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族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游牧生活转而农耕定居,出现汉化趋势,至魏、晋时,族人纷纷改用汉姓,期间匈奴薛氏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后逐渐汉化,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中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于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称薛干氏。
鲜卑族,是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三国曹魏后期,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拓跋鲜卑在首领拓跋·诘汾的统领下兴起于西北地区,逐渐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诸鲜卑部落,成为一个较大的鲜卑拓跋部。到了拓跋·诘汾之子拓拔·力微即位之后,正式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当时拓拔·力微还派遣太子拓跋·悉鹿入魏朝聘,留居曹魏国都城洛阳长达十七年之久(公元26l~277年)。这位太子对中原洛阳极其印象深刻,成为后裔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公元 471~499年在位)依然决定迁都洛阳、入主中原的重要因素。
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所灭。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民族不断吸收汉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鲜卑民族渐与汉民族融合。
北魏王朝传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北魏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大多改为单字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等等,“其余所改,不可胜记”。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鲜卑族叱干氏皆改为汉姓薛氏,成为薛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这在史籍《北齐书》中有记载:“薛王叔,字昙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薛延陀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薛延陀汗国,是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部中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联合组成。
据传,薛部一族的先祖本是汉族人,后来流落到漠北一带并在该地区蕃息发展,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较大规模的一个游牧部落。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们便以“薛”为部落名称。以后薛部在与邻近的延陀部战争中获胜,吞并其部而有其众,两部遂合二为一,史称薛延陀部。
薛延陀部落最初游牧于漠北地区,主要栖息在发源于肯特山特热勒基的土拉河流域,以游牧为主,曾一度役属于突厥民族。
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铁勒诸部奋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部首领契苾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于是乙失钵率部立庭燕末山(今阿尔泰山支脉)遂成为铁勒中强部。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西突厥射匮可汗立,势复盛,契苾歌楞与乙失钵自动取消汗号,于是迄于隋、唐之际,薛延陀与其它铁勒各部,又受突厥统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西突厥内乱,乙失钵之孙夷男率领其部帐七万户重返漠北鄂尔浑河流域,暂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公元 620~630在位)。不久,颉利可汗执政混乱,薛延陀联合了附近九姓铁勒中回纥等部共起反抗,受到突厥北边铁勒诸部落的拥护,共推夷男为首领。此年,唐太宗派使臣将间道持诏书、鼓,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受命,遣使入贡。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夷男联合回纥协助唐朝攻击东突厥,立牙帐于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杭爱山东支),拥兵二十万,当时薛延陀汗国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内包括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霫等诸部。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夷男再次大力协助唐王朝灭突厥。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部势力逐渐壮大,立牙帐于土拉河上,但仍附属于薛延陀部。当时,唐王朝采取扶助回纥抑制薛延陀的政策,唐贞观十二年(公元 638年),唐太宗下诏封真珠毗伽可汗二子大度设、突利失为小可汗,各赐鼓,以分其势;翌年立颉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为可汗,建牙帐于河套南部,名义上使其统治内迁河套南的东突厥旧部,实际上是监视薛延陀部。
唐王朝的这一系列政治举措,引起夷男的疑惧。在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乘唐太宗封禅泰山之机,夷男命长子大度设率回纥等部追击李思摩,直抵长城,结果遇到了唐太宗事先埋伏在山西朔州的大将军李勣大军,遭到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夷男遣使于唐王朝,献马三千匹,谢罪请婚。唐太宗以绝婚挫其势。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夷男病逝,嫡子拔灼自立为颉利俱利失薛沙多弥可汗。他乘唐太宗东征高丽未还之机,再次引兵攻河南朔方郡,但由于唐太宗早已有备,拔灼遂引兵北退;后薛延陀内部因拔灼多杀贵臣,遂致骚乱。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拔灼知大势已去,自行遁去,后被回纥部族人所杀;薛延陀汗国贵族另立夷男的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遣使向唐朝表示“愿保郁督军山”,而唐太宗则派遣大将军李勣率军征伐,一举灭了薛延陀汗国。咄摩支于当年降唐,被封为后武卫将军,原属薛延陀统治的铁勒各部附唐,“请置唐官”。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于薛延陀汗国故地共置六府七州,各以其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又设燕然都护府于单于台(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以统领这六府七州。至此,大漠南北均属大唐王朝,而回纥部于铁勒诸部中开始独强。
薛延陀汗国灭亡后,部众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为氏”,改称汉族的薛氏,分布于营州至平州一线(今辽宁朝阳至河北卢龙)。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国西北部杭爱山脉),至今仍有许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们都是唐朝时期薛延陀部的铁勒族人后裔。
唐朝时期的营州、平州,均属于汉、晋、北魏时期的古辽西郡,这就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所称的“辽西薛氏”之源。
第六个渊源:源于冒姓,出自唐朝武则天时期冯氏后裔冯小宝,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传说,在唐朝则天顺圣皇后武曌称制时期(公元684~689年),朝堂上有一著名的人物,叫作薛怀义。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自称是周文王之后郑国大夫冯简子(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的后世子孙,鄂邑人(今陕西雩县),原来闯荡江湖,在同官县(今陕西铜川)以贩卖药材为生,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数分英俊。
则天皇帝的千金公主下人偶然发现了这个伟岸壮士,马上派人把他召到宫中,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然后把他献给寡居多年的母后武曌。当时冯小宝刚过三十岁,侍寝有术,而且精通药理,多治密药以保武曌之身颜,由此深得武曌的宠爱。
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曌接受了千金公主的建议,把冯小宝伪装为僧人,将洛阳的名刹白马寺修饰一番后让他出任主持,并让他学习佛教经典,这样既能掩饰身份,又可陶冶性情,培养参政的能力。之后,武曌钦改其名为怀义,赐予薛氏,让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从此冯小宝成为薛怀义。
这位薛怀义并不满足于专任侍寝,他对任何事都有着过人的聪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薛怀义受命督建明堂和天堂,耗资巨万,建筑物雄伟华美,令人瞠目,因此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一时之间,众臣献媚,有不少人成为其“义子”、“徒子”。
薛怀义还多次担任行军大总管,曾统率军队远征突厥。他还利用当时人们普遍流行的对弥勒佛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共同编写了《大云经》四卷,献给则天皇帝,《大云经》中称武曌是弥勒佛下生,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从而为武曌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于她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大周则天皇帝。
后来,宫廷御医沈南缪成为则天皇帝新的男宠,薛怀义逐渐受到冷淡,这使他妒火难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督造的耗资巨万的明堂。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薛怀义,则天皇帝念及旧情,未加追究。然而,薛怀义却日益骄横,所作皆非,终于被无可忍耐的则天皇帝指使人将其暗杀了。
冯小宝发迹成为薛怀义之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亲裔孙、以及“义子”、“徒子”等皆纷纷冒姓薛氏,以崇其位,因为那毕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钦赐之姓,此后沿袭不改,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元史》、《明史》、《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等的记载,
⑴.元末明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孙内附于明王朝,以元朝开国皇帝的蒙古称号“大蒙古国薛禅汗”为汉姓,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瓦剌部贵族孛儿只斤·托果齐汉姓薛,名台,安置驻扎于平州新昌一带;之后又赐瓦剌部首领孛儿只斤·托欢(脱懽)姓薛名斌,为原驻地甘肃土司。孛儿只斤·托欢,其父孛儿只斤·马哈木受明王朝敕封为顺宁王,孛儿只斤·托欢后来在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袭父封,内并贤义、安乐两王之众,统一瓦剌四部,后在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杀掉东部蒙古首领孛儿只斤·阿鲁台,在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攻杀孛儿只斤·阿台汗,立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控制了整个东部蒙古。赐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帝王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内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长获帝王赐姓,有许多部族人等一时均随之改汉姓为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蒙古族苏尼特氏,亦称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乞颜·海都幼子乞颜·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乞颜· 薛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薛氏、苏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诸朝中央政府实施的羁糜政策及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薛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
第一个渊源:源于任姓,出自夏王朝初期黄帝裔孙奚仲的封地,属于以居邑为氏。
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
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姙地(任地,今山东济宁),是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姙姓,其后简笔为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
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叫任奚仲,是历史上有鼎鼎大名的人物,大禹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特任命为“车正”,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任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创造者,受后人永久地仰慕。车辆的发明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因此大禹特赐封任奚仲以薛地(今山东藤州)为食邑,史称“薛侯”。此后,任奚仲的后裔子孙和族人皆以此为荣,即有人索性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薛氏,是为薛氏之始。
后来,任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地(伾地、或称大伾,今山东枣庄薛城官桥镇;一说岯地,今山东微山湖地区),由此产生了一支邳氏,后有简笔为丕氏者,在春秋时期的晋国中,就有一位大夫叫丕郑。明朝万历年间纂成的方志《滕县志·古迹志》中记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盖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
传至任奚仲第十二世孙任仲虺,已是夏王朝末期,随着末代统治者姒履癸(夏桀,公元前1794~前1743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 1651~前1600年在位)的暴虐统治,王朝摇摇欲坠,商汤的势力在东方兴起,在众多诸侯国纷纷叛离夏桀的形势下,商汤积极筹划灭夏的工作。商汤启用贤人伊挚为尹,人称伊尹,又任用任仲虺为相,在伊尹和薛仲虺两人的共同辅佐下,商汤的进攻势如破竹,很快就灭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此后,作为商王朝的贵族,任仲虺及其子孙后代在祖居地薛邑享有封地和爵位。任仲虺的后代有著名的任臣扈和任祖巳,传到任祖巳的第七世孙任成,曾迁国都于挚地(枝第,今河南汝南),国号由薛国改为挚国,在史籍中或称其为薛挚国。
到了殷商王朝末期,活动于岐山之阳的周族部落首领姬季历娶了薛挚国国君任成的女儿大姙(太任)为妻,生子姬昌,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伯侯、周文王。
商王朝末期,有一任奚仲的后裔为薛挚国首领,叫任姺邳,是任成的后代,他曾起兵反抗商纣王,结果遭到残酷镇压而国灭。
在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姬发于商帝辛子纣三十年(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122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6年)兴兵克商后,分土建邦,大封天下诸侯,他找到祖母家任成的后裔子孙任畛,复封为薛国之主,封地仍在故薛国之地,侯爵,因称薛侯。
史书记载“周武王封任姓后裔畛,复于薛国,爵为侯”,薛国族人复又纷纷聚拢,回到发源地生活。由于薛氏族人曾一度迁居于邳地,又曾在挚地生活多年,这些地方都留下了薛国人生活的印迹,但薛地作为薛氏族人的肇始之地,仍是薛氏族人最重要的发展蕃息之地。
春秋时期,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日益缩小,控制诸侯的权力也日益丧失。而一些地方经济较为发达、军事实力日渐增大的诸侯国,却积极发展自己势力,欲图称霸诸侯。至公元前七世纪中叶,齐桓公姜小白得贤相管仲辅佐,连灭周边小国,成为当时纵横捭阖、咤叱风云的春秋霸主()。
薛国作为周王朝的一个小诸侯国,其国人在薛侯的领导下安分守己地生活着,对当时诸侯争霸采取不参与政策。当时,迫于齐国的强大,当时众小侯国纷纷向齐国进贡屈服,独有薛侯不听命于齐桓公的调遣。不可一世的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竟遭到国力弱小的薛国国君的挑战,齐桓公便假借周天子的名义,降罪于薛侯,将薛侯的爵位降黜一级,由侯贬黜为伯,迁居于下邳(今江苏睢宁)。
到了战国中期,薛国已经非常衰弱,至薛惠公任夷(公元前495~482年在位)以后,史书对其国君世系的详细年号再无记载,经由被战国七雄中的齐国所灭,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周显王姬扁四十五年(田齐威王田因齐三十三年,公元前324年),任姓薛国自薛畛开始,相传三十一世,为齐国所灭。”
齐灭薛以后,齐威王将自己的小儿子田婴封于原薛国之地,国土臣民尽归于齐国。国破家亡的薛国公子任登不愿意服从齐国的奴役,遂逃至楚国,楚怀王熊槐()封其为沛公,仕楚为官。而悲愤满怀的任登就任未已,即干脆寻机离去,辗转隐藏于市井之间。为了纪念失去的国土,任登便以故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人皆称他为薛公。
到了战国末期以后,薛地的地位日渐下降,最后变为一个村落。而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国名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任姓薛氏族人皆遵奉任登(薛登)为得姓始祖。
按:
古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个王朝,凡六十四世君主,由于仅只是一个小诸侯国,绝大多数君主皆无年号记载,有史可考的两周时期薛国君主世系为:
薛侯任畛→薛侯任初→薛厉侯任陵→薛宣武侯任房→薛哀侯任裒→薛庄侯任元→薛平侯任贯→薛昭侯任直→薛襄侯任夷→薛桓侯任辨→薛康侯任安兴→薛定公任箱→薛恭侯任尚→薛景侯任魏→薛宣侯任伯勤→薛简侯任文欢→薛惠侯任夷黄→薛灵侯任英→薛文侯任俱 →薛隐侯任清→薛愍侯任洪→薛伯任□□→薛献公任榖(公元前578~前511年)→薛襄公任定(公元前510~前498年)→薛比君任□□(公元前 497~前496年)→薛惠公任夷(公元前495~前482年)→薛灵侯任英→薛文侯任俱→薛隐侯任清→薛愍侯任洪(公元前?~前324年)→薛公子任登 (薛登)。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虞舜裔孙齐国丞相田婴的封地薛,属于以居邑为氏。
孟尝君,名叫田文,他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齐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齐国宰相的田婴,他在齐威王田因灭薛国之后,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县),也就是故薛国之地,因此他也被称作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田婴逝世后,田文袭封,仍以薛地为食邑,号称孟尝君。孟尝君病逝之后,无能的诸子们就立即开始相互争位,薛邑内乱成一团,结果被齐、魏两国干脆联手共灭之。至秦王嬴政横扫六合统一中国之后,薛国故地被秦始皇设置为薛郡,田文的后裔子孙们彻底失却封地,分散各地。
到了西汉初期,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兄弟俩迁徙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定居,并以故封邑名称为姓氏,改田氏为薛氏,从此形成了妫姓薛氏一族。汉朝以后至魏、晋时期,薛国故地均被设置为薛县,一直到隋朝时期被隋文帝杨坚废黜,其境成为滕县领属之地至今。
妫姓薛氏族人皆遵奉孟尝君(田文)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匈奴,是古代北方游牧部族,战国以前寡见史载,战国时期游牧在燕、赵、秦以北的蒙古高原一带,汉文史籍中简称其为“胡”。
战国时期,匈奴民族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
关于匈奴民族中薛氏一族的来源,因史料不详,今已无从查考。仅在史籍《魏书·裴庆孙传》中记载:“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马牒腾,并自立为王。”
吐京,在今山西石楼西北部十五公里处。匈奴民族最先活动于今蒙古高原一带,东汉时期,匈奴因内讧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后来南下附汉,并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今山西离石一带。
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族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游牧生活转而农耕定居,出现汉化趋势,至魏、晋时,族人纷纷改用汉姓,期间匈奴薛氏也形成于这一时期,后逐渐汉化,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中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于鲜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称薛干氏。
鲜卑族,是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三国曹魏后期,鲜卑慕容部的一个分支拓跋鲜卑在首领拓跋·诘汾的统领下兴起于西北地区,逐渐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诸鲜卑部落,成为一个较大的鲜卑拓跋部。到了拓跋·诘汾之子拓拔·力微即位之后,正式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当时拓拔·力微还派遣太子拓跋·悉鹿入魏朝聘,留居曹魏国都城洛阳长达十七年之久(公元26l~277年)。这位太子对中原洛阳极其印象深刻,成为后裔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公元 471~499年在位)依然决定迁都洛阳、入主中原的重要因素。
晋怀帝司马炽执政时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所灭。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王朝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民族不断吸收汉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鲜卑民族渐与汉民族融合。
北魏王朝传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北魏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大多改为单字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独孤氏改为刘氏等等,“其余所改,不可胜记”。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鲜卑族叱干氏皆改为汉姓薛氏,成为薛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这在史籍《北齐书》中有记载:“薛王叔,字昙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薛延陀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薛延陀汗国,是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部中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联合组成。
据传,薛部一族的先祖本是汉族人,后来流落到漠北一带并在该地区蕃息发展,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较大规模的一个游牧部落。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们便以“薛”为部落名称。以后薛部在与邻近的延陀部战争中获胜,吞并其部而有其众,两部遂合二为一,史称薛延陀部。
薛延陀部落最初游牧于漠北地区,主要栖息在发源于肯特山特热勒基的土拉河流域,以游牧为主,曾一度役属于突厥民族。
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铁勒诸部奋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契苾部首领契苾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又推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于是乙失钵率部立庭燕末山(今阿尔泰山支脉)遂成为铁勒中强部。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西突厥射匮可汗立,势复盛,契苾歌楞与乙失钵自动取消汗号,于是迄于隋、唐之际,薛延陀与其它铁勒各部,又受突厥统治。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西突厥内乱,乙失钵之孙夷男率领其部帐七万户重返漠北鄂尔浑河流域,暂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公元 620~630在位)。不久,颉利可汗执政混乱,薛延陀联合了附近九姓铁勒中回纥等部共起反抗,受到突厥北边铁勒诸部落的拥护,共推夷男为首领。此年,唐太宗派使臣将间道持诏书、鼓,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受命,遣使入贡。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夷男联合回纥协助唐朝攻击东突厥,立牙帐于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杭爱山东支),拥兵二十万,当时薛延陀汗国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内包括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霫等诸部。
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夷男再次大力协助唐王朝灭突厥。
东突厥灭亡后,回纥部势力逐渐壮大,立牙帐于土拉河上,但仍附属于薛延陀部。当时,唐王朝采取扶助回纥抑制薛延陀的政策,唐贞观十二年(公元 638年),唐太宗下诏封真珠毗伽可汗二子大度设、突利失为小可汗,各赐鼓,以分其势;翌年立颉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为可汗,建牙帐于河套南部,名义上使其统治内迁河套南的东突厥旧部,实际上是监视薛延陀部。
唐王朝的这一系列政治举措,引起夷男的疑惧。在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乘唐太宗封禅泰山之机,夷男命长子大度设率回纥等部追击李思摩,直抵长城,结果遇到了唐太宗事先埋伏在山西朔州的大将军李勣大军,遭到迎头痛击,大败而归。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夷男遣使于唐王朝,献马三千匹,谢罪请婚。唐太宗以绝婚挫其势。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夷男病逝,嫡子拔灼自立为颉利俱利失薛沙多弥可汗。他乘唐太宗东征高丽未还之机,再次引兵攻河南朔方郡,但由于唐太宗早已有备,拔灼遂引兵北退;后薛延陀内部因拔灼多杀贵臣,遂致骚乱。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拔灼知大势已去,自行遁去,后被回纥部族人所杀;薛延陀汗国贵族另立夷男的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遣使向唐朝表示“愿保郁督军山”,而唐太宗则派遣大将军李勣率军征伐,一举灭了薛延陀汗国。咄摩支于当年降唐,被封为后武卫将军,原属薛延陀统治的铁勒各部附唐,“请置唐官”。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太宗于薛延陀汗国故地共置六府七州,各以其部首领为都督、刺史。又设燕然都护府于单于台(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以统领这六府七州。至此,大漠南北均属大唐王朝,而回纥部于铁勒诸部中开始独强。
薛延陀汗国灭亡后,部众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为氏”,改称汉族的薛氏,分布于营州至平州一线(今辽宁朝阳至河北卢龙)。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国西北部杭爱山脉),至今仍有许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们都是唐朝时期薛延陀部的铁勒族人后裔。
唐朝时期的营州、平州,均属于汉、晋、北魏时期的古辽西郡,这就是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所称的“辽西薛氏”之源。
第六个渊源:源于冒姓,出自唐朝武则天时期冯氏后裔冯小宝,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传说,在唐朝则天顺圣皇后武曌称制时期(公元684~689年),朝堂上有一著名的人物,叫作薛怀义。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自称是周文王之后郑国大夫冯简子(公孙侨,字子产,又字子美)的后世子孙,鄂邑人(今陕西雩县),原来闯荡江湖,在同官县(今陕西铜川)以贩卖药材为生,练就了健壮的身体,粗犷中不失数分英俊。
则天皇帝的千金公主下人偶然发现了这个伟岸壮士,马上派人把他召到宫中,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然后把他献给寡居多年的母后武曌。当时冯小宝刚过三十岁,侍寝有术,而且精通药理,多治密药以保武曌之身颜,由此深得武曌的宠爱。
为了能让冯小宝合乎情理地往来后宫,武曌接受了千金公主的建议,把冯小宝伪装为僧人,将洛阳的名刹白马寺修饰一番后让他出任主持,并让他学习佛教经典,这样既能掩饰身份,又可陶冶性情,培养参政的能力。之后,武曌钦改其名为怀义,赐予薛氏,让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薛绍以叔父之礼相待。从此冯小宝成为薛怀义。
这位薛怀义并不满足于专任侍寝,他对任何事都有着过人的聪明。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薛怀义受命督建明堂和天堂,耗资巨万,建筑物雄伟华美,令人瞠目,因此功被擢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一时之间,众臣献媚,有不少人成为其“义子”、“徒子”。
薛怀义还多次担任行军大总管,曾统率军队远征突厥。他还利用当时人们普遍流行的对弥勒佛的信仰,和僧法明等僧人共同编写了《大云经》四卷,献给则天皇帝,《大云经》中称武曌是弥勒佛下生,应当取代唐朝成为天子,从而为武曌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更助于她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大周则天皇帝。
后来,宫廷御医沈南缪成为则天皇帝新的男宠,薛怀义逐渐受到冷淡,这使他妒火难忍,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督造的耗资巨万的明堂。大臣们纷纷要求严惩薛怀义,则天皇帝念及旧情,未加追究。然而,薛怀义却日益骄横,所作皆非,终于被无可忍耐的则天皇帝指使人将其暗杀了。
冯小宝发迹成为薛怀义之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亲裔孙、以及“义子”、“徒子”等皆纷纷冒姓薛氏,以崇其位,因为那毕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钦赐之姓,此后沿袭不改,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元史》、《明史》、《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等的记载,
⑴.元末明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孙内附于明王朝,以元朝开国皇帝的蒙古称号“大蒙古国薛禅汗”为汉姓,称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瓦剌部贵族孛儿只斤·托果齐汉姓薛,名台,安置驻扎于平州新昌一带;之后又赐瓦剌部首领孛儿只斤·托欢(脱懽)姓薛名斌,为原驻地甘肃土司。孛儿只斤·托欢,其父孛儿只斤·马哈木受明王朝敕封为顺宁王,孛儿只斤·托欢后来在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袭父封,内并贤义、安乐两王之众,统一瓦剌四部,后在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杀掉东部蒙古首领孛儿只斤·阿鲁台,在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攻杀孛儿只斤·阿台汗,立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控制了整个东部蒙古。赐姓,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帝王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内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长获帝王赐姓,有许多部族人等一时均随之改汉姓为薛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蒙古族苏尼特氏,亦称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乞颜·海都幼子乞颜·抄真斡儿帖该之第四子乞颜· 薛尼特所组建的氏族,世居巴颜鄂隆(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西乌珠穆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nit Hala,后多冠汉姓为薛氏、苏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朝鲜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诸朝中央政府实施的羁糜政策及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薛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