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与氏: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同一母系后代不通婚,为了便于区别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故《说文》释姓为“人所生也”,姓字从女从生,古代的姓因而多从女旁,如姬、姜、赢等。历史上明确记载姓氏是从周代开始。由于同姓者越来越多,为了区别家族间的地位、出身,便产生了氏。氏的本义为“支”、“歧”,“所以别子孙所出也”。氏的来源主要有:(1)爵号,如王、侯;(2)国号,如齐、鲁;(3)官职,如司徒、司马;(4)居住地,如西门、南郭;(5)封地,如屈、解;(6)职业,如陶、巫。姓氏原来只有贵族才有,一般百姓没有姓氏。战国以后,由于氏日益增多,起了姓的作用,姓与氏合一,一般百姓也有了姓。至汉魏时,已是人人皆有姓了。
名与字:
古时候,名是出生三月或百日后才取的。取名极为慎重,据说要取信、义之类的意义,而不以山川、畜牲、器物为名(《左传》桓公六年)。但也有“不讳恶名”的例子,《史记》中即有田不礼、魏无知、石恶等名。“字”义本为孳,即生儿育女之义。周制:贵族子弟男二十、女十五为成年,可以正式参加社交。男子结发加冠,女子结发加笄(别簪子束发)。与此同时,男女皆取字,故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的说法(《礼记·曲礼》)。故古籍中有“待字闺中”,“尚未字人”的说法。名与字在意义上是相关合的,如孔丘字仲尼,仲为排行,“尼”为山名,与丘相应;孟轲字子舆,“轲”与“舆”皆与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