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薛氏渊源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史薛氏渊源

宗教对人名的影响

7/17/2014 5:44:33 PM | 4286850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佛教于汉代开始传入我国,魏、晋、唐、宋时盛行。这期间,人名中佛教用语很常见,如六朝时文学家王僧虔、王僧佑,均用“僧”命名。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摩诘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大居士,传有《维摩诘所说经》,王维以“维”为名,以“摩诘”为字。随着佛教的传人,印度梵语中的大量词语为汉语所吸收,也渗透到人名中来。如佛、菩萨、罗汉、塔、金刚、如来、慈悲、刹那、袈裟、僧、伽蓝等等。辽时道宗皇后姓萧,小名观音;北周宇字文护的哥哥字文导,小名菩萨;杨津字罗汉。

  受佛教的影响,文人的别号也常用“居士”。“居士”为梵文“家主”的音译,在佛教用语中,“家主”是指在家佛教徒中受过规戒教育的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司空图号“耐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二毛:青白二色头发夹杂,指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交替的时期。《左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不抓获将老的人。)

  垂白:须发将白,指老年将近。鲍照诗:“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

  白首:头发白了,指老年。陶渊明诗:“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老苍:头发苍白如银,指老年。杜甫诗:“脱略小儿辈,结交皆老苍。”

  黄发:老年人白毛脱落更生黄发,黄发是高寿的象征,故指高寿者,陶渊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用人在不同时期的服饰装束特征表示这种表示方式也包括一些仪礼方面的内容,下面例子的末尾四例就是这样:

  在襁褓:指婴儿时期。“褓”,包裹婴儿用的小被:“襁”,捆束小被和用来背负的绦带。《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褓。”

  垂髫:古代儿童的发式,让头发自然下垂,借指儿童时代,如《魏志》:“臣垂髫执简。”也作“髫发”如《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自首不衰。”又作“髫岁”,如《北史·柳遐传》:“髫岁便有成人量。”

  总角:角,小发髻;10岁左右的儿童束发成角。如陶渊明:“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结发:古代男子20岁束发加冠,女子15岁束发插笄,这以后就是成年人了。刚成年的男女结婚,就叫“结发夫妻”。所以“结发夫妻”就有了“元配”夫妻的含义。”

  及笄:指女子15岁。笄,管子。结发插笄之后,就是古代女子的待嫁之年。

  冠岁:指男子20岁。冠,头冠。男子加冠之礼是成年的标志。但由于20岁时身体并非充分发育健壮,所以又称“弱冠”。

  5.借用自然界的事物比喻

  黄口:雏鸟口角黄色,故黄口即雏鸟;后又用来比喻婴儿。如《淮南子·汜论》:“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雏:初生之乌,比喻幼儿,杜甫(徐卿二子歌》:“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

  青春:本为“绿色的春天”之意,用来比喻年轻时代。潘尼诗:“子登青春。”(你到了青年时期。)

  素秋:秋天景色凋零肃杀,比喻老年。潘尼诗:“予涉素秋,子登青春。”

  垂暮:垂暮之年,原意为接近傍晚时分,比喻晚年即将来临。垂暮之年,亦作“垂年”。

  鹤寿:鹤的年寿长,故用以比喻高寿,多用为祝寿之词。

  6.据人生不同时期的身体和精力条件直接形容

  这种表示法就是在“年、龄”等词前加上一个形容词,例如:

  芳年:青春年少的时候。卢照邻《长安古意》:“曾经学舞度芳年。”

  妙年:美妙的青少年时期。杜甫《奉赠严八阁老》:“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妙龄:同“妙年”。苏拭《苏潜圣挽词》:“妙龄驰誉百夫雄。”

  盛年:奋发有力的青壮年时代。陶渊明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7.前人的成语成句作藏头修辞后表示。藏头,指将成语成句的前半截省略掉,只用后半截来表示前半截的意思,这是一种修辞手法。

  孔夫子曾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于是后人就根据这些成句进行“藏头”修辞:“志学”表示15岁,“而立”表示30岁,“不惑”表示40,“知命”表示50岁,“耳顺”表示60岁。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