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即不止一个字的姓,中国人的姓氏据统计共有6363个。其中,单姓有3730个,复姓两个字的有2498个,三个字的有127个,四个字的有6个,五个字的有2个(《中国姓氏集》收复姓2032个)。在6000多个姓里面,绝大多数是难得一见的稀姓,常见的,不过是宋代《百家姓》上那468个姓而已。比较常见的复姓有:欧阳、诸葛、夏侯、司马、司徒、尉迟、公孙、呼延、拓跋、钟离、西门、南宫、端木、慕容、上官等。复姓主要来源:得于祖先的字、号、爵位、官职等;据次第而定;源于两姓相合;更多源于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或姓氏。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载一则故事:一个复姓宇文名绶的官人,到长安赴试,一连三番落第回家,他的浑家王氏,就以复姓缀文,写了一首《望江南》词来嘲讽他:“公孙恨,端木笔俱收,枉念钟离经载,寻司徒记万余秋,拓跋泪交流。村仆固,闷驾独孤舟,不望乎句龙虎楼,慕容颜老一齐体,甘分守闾丘。”这里一共用了十个复姓缀文,其中“钟离”谐音“中离”,“司”谐音“思”,“拓跋”谐音“读罢”,“句”同“勾”。
当复姓人的名字为双字时,其姓极易判断。但复姓人名字是单字时,有时就难以判断其姓。现略述复姓特点:
1.罕见的复姓。如羊舌、第五、漆雕、司空、司寇、字文、仲孙、东郭、南门等。
2.首字可为单姓的复姓。如夹谷、左丘、宗政、巫马、颛孙、闻人等。
3.特殊读法的复姓。如尉(yǜ)迟、单(chán)于、子车(jū)、长(zhǎng)孙、兀(jī)官、令(líng)狐、段干(gān)、乐(yuè)正、万(mò)俟(qí)等。如宋代的万俟离。
4.不能简化或别写的复姓。榖梁不能简化或别写为谷梁。
称呼或书写旁人姓氏几乎天天能遇到,对待复姓要慎重。像“闻人杰”,此人可能复姓闻人,也可能姓闻。当自己无把握时“不妨先问一下:“您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