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薛氏名人 您的位置:首页中华薛氏薛氏族史薛氏名人

晋商名人——薛纶

7/18/2014 6:22:40 PM | 4287273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在明朝晋商之中,多以盐业起家。其中大同薛家在晋商中,最为典型。薛家五世不分家,不析产,人口兴旺,人才济济,据天镇县县志载,薛家人当时在全国各地多有任职,其贡生就有十位之多。在家族掌权三兄弟中,老大(薛经)在天镇及阳高一带,置田无数。老二(薛纶)位居高官,在朝中极有人脉。老三(薛缨)是经商奇材,是当时晋商之翘首。集千万人于一家,红极一时。真是丰年(田地)好大雪(盐),珍珠如土金如铁。
  薛纶,字乳为,号幼泉,(1534―1591),唐朝薛仁贵之后,始祖在河南开封随朱元璋征战有功,封千户侯,定居江苏兴化,其先祖薛士秀从戎河曲,经高人(算卦的)指点,扩入军户后随军迁止天镇县米薪关镇守,遂入户天镇县。
  士秀定居天镇县后,立下家规,永不分家,薛家人开荒种地,勤俭持家,己得温饱,明中叶,朝廷实施了盐业“中开法”以盐换军饷,薛家是军籍,首先得到盐业经营权,成为盐业边商。到薛云(薛纶父)这一代,薛家财力壮大,加上薛纶为官,薛家成为大同一带最负盛名的富户。
  纶幼时聪明好学,过目不忘,,数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长兄对薛纶的才华深为佩服,便放弃学业,继承父业屯田耕作,资助薛纶读书。 薛纶在长兄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奋发读书。
  时北方战乱不断,蒙兵常来大同一带烧杀抢掠,公元1550年,蒙古俺答汗带兵沿途抢掠,兵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家主薛云和妻子过塞巧遇蒙兵,双双遇害,消息传至家中。举家皆嚎,纶悲痛万分,泣曰:“大丈夫不能挺身入虏,磔臊羯妈,雪父母之恨地下,宁能处危巢,坐待覆卵之祸,以殄吾宗耶。”遂将家事托于伯兄,舍却家人,轻身束书游太学,从胡先生讲业,刻厉苦攻,三年不归,终于隆庆戊辰(隆庆二年,1568)得中进士。阁老王家屏曰:“余为诸生时,则闻天城薛纶有美誉,心慕之,又同举戍辰进士,交益亲,因与缔结儿女亲家。
  1568年纶出任长安县县令,做到有田必耕,田税必均,轻徭役,休养生息,使当地的生产得以大发展。他还伸理了本县百姓张良弼等人的冤案,使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得到清理。行治称“三辅第一”。其政绩得到认可,于隆庆四年升任兵部武选主事,纶提拨将才,招兵练兵,屯粮充饷,加固城堡,出谋划策,并与大司马谭纶著奇其等书。当道甚重之,1580年,补缺任开封知府。纶斧解刃理,弹压强藩,摧抑豪右,后称河南第一,是年升任陕西暗察司副史,治兵定远。当纶事业蒸蒸日上,有望为父母报仇的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纶因定边事被参。万历大怒,其实,薛纶在定边才两月,并无涉讼理由。面对楚人地方势力的排挤,纶心灰意冷,弃官经商。
  纶回家后,三兄齐聚一堂,晚饭吃的是面条,虽家财万贯,但薛家极为节俭。纶曰:“我见各地盐商纷纷南下杨州置产,成为内商,薛家以得寸进尺为经营理念,三弟为何大同苦守?”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商人在边疆屯田纳粮换取盐引的开中制度,渐被纳银的折色制度所代替,盐商也分化为边商和内商。边商专纳米、豆、草束,依靠贸易盐引谋利。内商则坐场掣盐,进行交易或转售他人。由于内商处在支配盐的运销的地位,获利多,资本增殖快。薛缨道:“祖上立下家规,永不分家,这数千号人,是否全都愿意迀居杨州?”老大薛经道:“薛家在大同良田万倾,商铺无数,我不愿南下。”纶道:“我要弃官回家,可以奔走两地,你率领一部分人可以南下。薛经及薛缨大惊,缨跪曰:“兄官居四品,我们均感有光,四处炫耀,千万不可弃官。”纶道:“我为官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落得被人诬陷下场,我意已决。”
  薛家南北置产各半,晚年纶行走于大同杨州之间,待人和善,养浩然正气。同时管理两地各种事宜。终年五十有八,葬于天镇县孙家河九龙湾。王家屏谱墓志铭曰:耀百世而有光,公其不亡。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