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公告: 
 
要闻导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导读

家风: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传承

2/26/2015 5:13:45 PM | 4205102次阅读 | 来源:中华薛氏网

家风之变】
变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传承

  一个略显抽象、又含义无穷的词——家风,最近被频频提及。

  “富二代”认为,它是“不啃老,不坑爹”;“熊孩子”眼中,它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傲娇女”看来,它是“老公挣钱老婆花”。

  赵本山说,“不爱国的人我看不起”;郭德纲教子,“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诺奖作家莫言称,“要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或承袭祖辈训诫,深刻隽永;或由爹娘以身作则,直白质朴。“家”的形式在变,“风”却从古代吹到今天。无论是一句话还是几个词,无论是贴在墙上还是写进书里,长长短短的“家风”、“家规”、“家训”中,都凝结着国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家风溯源】

  “有时甚至会比法律还要严格”

  “家风”,听起来颇为古色古香,事实上,它也的确是历史的产物,且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可大致概括为“五常八德”。前者为“仁、义、礼、智、信”,后者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我们现在理解的家族,只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但古代的家族,其实可以看做基层的社会单元。”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师、历史学博士武黎嵩说。“魏晋南北朝,汉代,东汉的时候,国家只管理到乡,再往下没有现代的这种行政村、街道、居委会等等。家族本身是半自治的、要将同一姓氏血缘的成员联系在一起的基层社会组织。这就要求家族除了有亲缘上的关系外,还要有一些凝聚的手段。”

  主要的凝聚手段便是家族内部的“社会保障”,比如家族成员中某位男性去世,剩下寡妇带着孤儿,他们的生活费便由整个家族共同承担;若家族中有老人没有儿子,或者儿子去世了,家族也会养他的老。家族成员有穷有富,穷人的孩子想上学,富人便有义务出钱,办私塾或者“义学”,让穷人子弟也能有书读。家族还会有“公墓”,某个成员比较没钱没地位的话,死了之后会被埋入公共墓地,还有人负责打扫。

  既然家族制度给成员提供了方便与“社会保障”,当然少不了相应的约束,使他们服从家族的管理。“有的家族以经商为主,会特意讲说,不能重利贪谋,比如放高利贷,假冒伪劣等。有的家族注重读书,子弟很多都中秀才、考科举,家训会规定,再穷的人家,都要想办法让孩子读一点书。清代中期以来,很多家族规定,成员不许‘抽大烟’,如果违反,极有可能被‘开除’,不能享有家族的‘社会保障’。” 武黎嵩强调,有些江南大家族是有祖产的,比如家族的公共钱庄、票号、养鱼池等等“企业”。到了年终,每家每户按照在家族中的地位分成。如果被“开除”了,就什么都得不到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过去的家风不仅是伦理道德上的规定,更带有硬性强制的成分。

  有时家族的家训、家规甚至会比法律还要严格。“还说抽大烟这个事情,到了光绪、宣统年间,民国初年的时候,其实已经非常普遍了。国家并没有严格规定说不能抽,社会上也管不了,但家族会管。另外,有些家族还规定说不许纳妾,纳妾在古代其实是合法的。还有的规定,弟子不许经商,不许唱戏,不许跟‘戏子’来往等等,非常细致,因为已经上升到道德层面来看待了。”

  广为流传的著名家训

  在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度下,中国人非常注重庭训家教。一些名门望族,有识之士更是致力于锤炼家庭成员的精神与品德,以求后代不辱祖先,光耀门楣。他们的家风与教子故事,向来广为流传,被民众津津乐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思想家颜之推写下四万多字的《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并告诫子孙不可自恃门第、骄逸怠惰,同时希望子弟能将士族门风维系不坠。

  颜之推提倡学习,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他鄙视和讽刺南朝士族的腐化无能,认为那些贵游子弟大多没有学术,只会讲求衣履服饰,一旦遭了乱离,除转死沟壑,别无他路可走。

  北宋名臣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家庭伦理关系、治家方法、子弟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并告诫长辈,一定要“以德业遗子孙”。

  清朝的何伦,被誉为旧时孝子的典型,相传一天晚上有小偷到他家偷东西,他发觉之后也没有声张。在小偷要把做饭用的锅偷走时,他才说:“请你把锅留下,我明天早晨还要做饭给母亲吃。”小偷很惭愧,把所偷的东西都还给了他。

  何伦“被偷不出声”倒是颇为值得商榷,但他在《何氏家训》中谆谆叮嘱后人,“不可攘窃诓骗”;“不可强横健讼、斗狠逞凶及扛帮教唆,生事害人”;“不可为贪心所使,专行崚险之途”……如今读来仍可策警。

  说到家风,不得不提晚清重臣曾国藩。他的《曾国藩家书》中,近1500封书信,包含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治政、治家、治学之道。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并留给家人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日理万机之余,曾国藩曾写家信给儿子曾纪泽,要求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在过去的老北京人家里,几乎家家都有家谱,里面记载着历代家人的总结。北京民俗专家赵书曾表示,老北京人每到过年祭祖的时候,都要把家谱拿出来全家学习。

  据赵书介绍,“老北京”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家风,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又被称为“八端”。北京有一句最狠的骂人话,就是“忘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后来以讹传讹变成了“王八蛋”。

  质朴直白的百姓家风

  对于没有旧时大家族经历,也谈不上显赫出身的现代人而言,“家风”似乎颇为遥远。可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却真切地伴随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哪怕仅仅是只言片语,哪怕是记忆中的一个短暂瞬间,都在用独有的方式影响着下一代,这未尝不是属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家风。

  51岁的田女士仍能回忆起来20年前,自己的女儿与自己父亲之间发生的一次争论。“那个时候我女儿才6岁,她的外公,也就是我父亲经常教育她要孝敬父母。强调说,不管父母说什么,孩子都要听话,都要去做。我女儿人小主意大,就反问她外公,那要是父母让孩子去做不好的事情呢,比如让孩子当小偷,也要听父母的吗?我父亲就说,不可能,没有那样的父母。孩子就不服气,一直在追问这种‘极端的状况’,祖孙两人争了半天……”

  “其实孩子说的有道理,社会上确实也有不负责任的父母”,田女士笑着说,“我们家一直强调对长辈要孝顺,我父亲可能有点固执,忽略了这种‘前提’。我就跟女儿说,当然要明辨是非,但外公的意思是子女要孝顺家长。后来父亲生病,脾气很坏,我们兄妹三人轮流照顾,百依百顺,一直到给他养老送终。孩子这几年也成家立业了,跟我无话不谈,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都想着给我,觉得特别欣慰。”

  熟悉刘筱沐的朋友,对他都有不错的评价。这位25岁的山东小伙儿为人低调,办事稳妥,完全没有同龄人的浮躁和傲气。从小父亲就经常教育他,“能吃过天饭,不能说过天话”,意思是话不能说得太满,尤其不要吹牛。

  “如果事情没成之前就夸下海口,往往会事与愿违。我父亲是从商的,非常注重个人信誉。给别人帮忙,也不要拍胸脯打包票,万一有什么意外状况就太尴尬了。事前尽力去做,成了以后再说不迟。”筱沐总结,“中心思想就是人不能虚荣,要踏踏实实的。少说多做,用行动去得到大家的认可。”

家风教化】
体现当下主流价值观

  家风,往小了说,只关系到具体家庭中的微观个体。从宏观角度而言,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社会“肌体”的健康与否。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气质,更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旧时的大家族组织已经瓦解的今天,重提家风,我们应当深刻反思的,又是什么?

  “会把与现代社会不一致的自动过滤”

  在日本,孩子从小就会被灌输“不要给人添麻烦”的理念,整个民族严于律己,形成“做事守规矩”、“遵守秩序”的文明。正因如此,日本人对帮助自己的人深怀感恩之心,初到日本的人常常会有“礼貌到过分”的感触。

  为了培养孩子的冷静与忍耐力,大人甚至会教育坐在美食边上的孩子,“等几分钟再吃”。这种忍性和冷静使得日本人具有超常的专业精神,无论煮面条,还是打扫卫生,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日本产品、日式服务由此受到普遍认可。

  在德国,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能不能考上大学没关系,只要孩子学到一技之长,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不愁没前途。

  曾有一个关于德国人的故事:下着大雨的晚上,一对父子在去医院的路上遇到红灯。没有人,也没有车,但他们还是在雨中等了很久。儿子实在忍不住,想穿过马路,却遭到患病父亲的严厉训斥,最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是交通指示灯出了故障。这份“傻劲”的背后,何尝不是德国人令人起敬的纪律与秩序。

  在中国,家族的家规、家训等,也是与政治统治思想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师、历史学博士武黎嵩解释,“比如国家宣传礼义廉耻,许多家族都将其作为自己家规家训的基本脉络或者纲领。家风的构建,无论国内国外,实际都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合拍的。”

  武黎嵩强调,过去说家风家规,都是针对男性的家族成员,基本是“管男不管女”。女性出嫁以后,只是作为男性的配偶,在祠堂、家谱上有所体现。并且都是随着夫家的家规,而不是自家的。

  一个家族的家风怎么样,对女孩来说,主要体现在她“能不能嫁出去”的过程中。“过去说媒啊,其实不太看重长相,更重视教育、家庭背景这些东西。媒婆给大户人家说媒的时候,会讲这个女孩的家风是怎么样的,比如女孩的父亲是读书人,女孩的家里几代忠孝……如果女孩的家风好,她就能嫁得比较好。”

  而女性一旦嫁出去,就要跟随夫家的家规,“这是比较封建的东西,我们看一些资料、电影里面会发现,女性的一些人身自由权利,甚至生命权利都会遭到限制,这是过去制度里面一些比较戕害人权的内容。”

  在武黎嵩看来,家风就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很多人回忆的家风,都是和如今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的部分。其实过去很多家风都明确具有重男轻女、只重科举、只重做官的倾向,但今天大家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倾向,或者说和现代社会不一致的倾向自动过滤掉了。因为大家也知道,道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家风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不合时宜的内容会被扬弃。”

  重提“家风”,让空洞说教的儒家文化生动“着床”

  经历近百年的变迁,财产制度发生变化,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之下,连过去兄弟姊妹众多的大家庭也逐渐少见。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化为三口之家,甚至夫妻“小两口”。我们早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家”,而此时重提家风,意义何在呢?

  武黎嵩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如“礼义廉耻”、“忠孝礼智信”等,是一个空洞的、说教性的概念。想让它在现代社会生根发芽,需要找一个载体“着床”,家风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

  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最根本的结构是以“亲缘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过去的儒家文化,可以通过在亲缘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大家庭来体现,但现代社会早已不再是过去的管理模式,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完全不可能恢复了。

  “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提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伟人、多少名人,大家感觉离自己还是有点远,毕竟跟我们还是有一定区隔的。” 武黎嵩笑言,“我想,当枯燥的说教对老百姓不起作用的时候,家风的提倡,可以唤起老百姓对于本家族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认可,从而培养出个人道德的原发性。”

  武黎嵩举例,比如“卞”姓,晋朝有位政治家叫“卞壸(壸,读音捆)”,是全国所有姓卞的人公认的师祖。卞壸为国捐躯,谥号“忠贞公”,大家都将其视作忠孝的典型。

  比如“杨”姓,大家都很认可汉代的一位宰相,弘农杨氏的杨震。这里有个著名的故事,有人以重金相赠,说收下吧,没人会知道的。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杨姓后人建祠堂,以“四知”为堂号,称“四知堂”,是谓“廉洁奉公”的标志。所以对于杨姓人而言,干巴巴地讲“礼义廉耻”,他们或许不太认可,但讲“四知堂”,讲杨家的事情,他们会特别认可。

  比如说我姓武,我爷爷的父亲、我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1939年抗战的时候牺牲的。因为我的曾祖父是为国捐躯的,谈到爱国,我就会很有感触。

  中国古代所有的家族,每一个家族在修家谱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家族从历史上找到很多英模人物。比如姓钱的叫“锦树堂”(纪念吴越钱氏的钱鏐);太原王氏家族的三槐堂(王祐、王旦)等等。毕竟教育后代“要做仁义的人”、“要做廉洁的人”……这种说教很难让人有直观的感受。“如果说我的祖先是这样,这种对荣誉的认可很快就会被激发出来,从道德培养上,也比国家教化的效果要好。晚清以前谈家风、家训,有组织意义,有经济意义,甚至还有社会管理的意义,今天我们谈家风,已经不再是组织和制度层面上的了。这是对精神文明的培养,既是一种荣誉感,又是一种责任感,同时又是对道德伦理的一种认可。”(魏婧)


更多
[关闭]      [返回]
热点标签
相关文章+more
最新公告+more
友情链接+more
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薛氏家风  圆圆满满做事  堂堂正正做人
邮箱:zhonghuaxueshi@sina.com    QQ群:423616073
中华薛氏文化研究会
京ICP备15014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