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山陈巷山重薛氏始祖为薛使,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数传到宋宝祐四年,薛一正登进士,后任长泰县丞,薛一正生五子,四子伯达留居长泰。薛氏家庙原为祖厝,始建于明景泰七年,嘉靖间被倭寇烧毁一部分,后薛氏后裔重修为祠堂,现存主要应该是清代中期的建筑。
薛氏家庙占地39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朝西向,建于台地上,前面二层墁石大埕,十三级石阶,石、砖、木结构,由门厅、天井、侧廊、正堂组成,单檐悬山式屋顶,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正面开三组大门,一对青石浮雕香草龙龙门鼓,一组莲花吊筒,造形独特两边镜面做柜台脚,素面石墙堵,外墙腰堵以下素面石堵,以上全部以红砖清砌。青石镂龙纹透雕雌虎窗,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方形石柱正堂阔三间,金柱和前廊步柱均圆鼓形青石础,圆木柱。三通七架梁,瓜形或卧狮坐斗,步随束和三通通随均作大面积阴刻花卉图案,部分鼓掌随用透雕。左庑廊墙前嵌花岗石高浮雕麒麟图土地神龛,工艺颇具特色。
正堂两边墙壁上墨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据传是朱熹笔迹。堂上挂有“百世瞻依”,为宋宝佑间薛一正悬的“进士匾”,及明清两代的“会魁”、“文魁”等匾,还有1988年台湾宗亲薛清财先生敬献的“敦亲睦族”金匾。柱联有:“光州衍派人文与日月争光,固始分支俎豆并岗陵永固”和“河东世泽犹存说礼敦诗原无忘先人遗训,五隽家声永远亢宗振祖惟在我后嗣子孙”等句。
山重村薛氏源流久远,分衍于广东汕头、潮州,南通,云南等地。还分衍仙游、诏安、安溪、同安、厦门、福清等地,仅山重守祖的也有600多户,人口近三千。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山重薛姓裔孙薜玉晋为搭救结义兄弟王系,不得不离开山重家乡,只身入台,改名玉进,为薛氏开台一世祖,暂居于台南安平公庙,以捕鱼为生,待事稍平,再潜回故乡山重,接走妻子林壹娘以及儿子薛藏家,在台南安平同住。不久后的清康熙四年(1665年)薛玉进就病逝了。第二年五月,林壹娘又产下遗腹子薛却来。艰难度日,但不久,又逢安平发生海涨,使林壹娘失去居所,办好南下求乞,历尽了艰辛。后来又栖身于妈祖婆山麓,以长泰山重祖业田所在地名“茄埕”命名之,也称为“下茄萣”,又将祖地“山重”称为“山庭”,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林壹娘又随次子薛却来移往凤阳山,命名为“下茄萣”。薛玉进长子薛藏家生七子:荣、华、富、贵、由、在、天,均传衍在顶茄萣;次子薛却来生二子,长曰迎,次曰绵,则传衍在下茄萣,至1979年,已有薛氏后裔38076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台北、台中、台南、屏东、永安、凤山等地。他们与山重祖地一样,以“河东”、“沛国”为郡望,为表记血脉之本源,他们又在自家门口悬挂书有“河东”、“长泰”、“山重”字样的门号。后裔膜拜始祖妈林壹娘,其碑铭上也镌刻着“长泰山庭”。
1988年3月,阔别334年之久,开基台湾始祖薛玉进十一世裔孙薛清财先生,首次组团回祖籍地寻根谒祖,从此,高雄薛氏宗亲多次组团回山重谒祖进香,并设立薛氏文教基金会,建茄定公园,饮水工程等公益事业。
在县人大常委会及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文物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翼,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全县文物宣传、保护与开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明代状元林震传奇》、《农民起义军首领朱一贵》、《长泰高安军》等一批历史名人宣传画册相继出版;江都寨、玉珠庵、薛氏家庙、茄定公园、雪美杨氏瞻依堂等一批涉台文物点,相继在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