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寺坡村人来说,供奉村中的关帝庙是几百年来的老传统,为了供奉关帝庙,寺坡人的祖先们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村规乡约,这使得村中独特的“添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寺坡村老关帝庙前清理出两块石碑,一通刻于明万历三年,一通刻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其碑文均名为《重修关王庙记》。据碑文记载,关帝庙本建在外村,明朝万历年间,洪水冲垮了庙宇,并将庙里的神牌位冲到了寺坡村,于是,人们便就地修建了新的关帝庙。从此,寺坡村人开始祭拜“忠义楷模、仁勇化身”的关羽,同时,关帝庙的建立,使“村社祭祀之典,始有凭借”。
关帝庙由寺坡村及周围的牛家湾、桃溪堡等村共同供奉,当时称为5社(实为4个半社)。牛家湾、桃溪堡为东上社,董家寨为西上社,寺坡村最大,占有两个半社,分别是南首社、北坊社,还有人口最少,只算半个社的中心坊(现已无人居住)。
几百年来,这5社(坊)形成一套关帝庙的祭祀制度。每个社都有自己的“神头”,专门负责每年正月十三的关帝庙庙会祭祀,而神头们商讨祭祀的会议则由总负责人“社头”召集。社头,由东上、西上、南首、北坊4坊轮流担任,每年一换,中心坊因人口少,算半个坊,没有自己的神头,也不担任社头。
寺坡村农民画家、添碟子传承人陈寅汉说:“4社虽然合力操办关帝庙祭祀,但彼此之间也互相比拼,看谁的祭品菜碟更好,正是在这种比拼中,催生出了寺坡村的‘添碟子’艺术。”寺坡村延续了几百年的正月十三日关帝庙庙会,是远近闻名的大庙会。庙会上各社不仅要比拼“添碟子”,还要搭台唱戏,各村的锣鼓社火、高跷等也要来表演,非常热闹。
薛志英老人回忆,寺坡村的关帝庙占地有十几亩之多,内有供奉关羽的正殿,供奉刘关张的三义殿,还有阎君殿、娘娘殿、禅院等,院内还植有许多百年古柏。1949年,杜曲镇粮站在此建设仓库,寺坡的老关庙被拆,上世纪六十年代,村民自发另择地址修建了关帝庙,后来关帝庙几经重修,形成了今天的面貌,由于关帝庙的延续,寺坡村特有的“添碟子”民间艺术也得以流传并保存至今。
大户薛家清代出过4位进士
薛家是寺坡村的大户,据说寺坡的村名也因薛氏得来。至今,长安地区仍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冯家的山,傅家的房,郭家的金子拿斗量,薛家的名誉满天扬,卢家的骡子比车长”,以此来赞美薛家的名誉很高。又有“薛家的顶子比车长”之说。因为清代官员以顶戴花翎为官帽,人们用此话比喻薛家在朝做官的人多。薛志英回忆,他小时候常见家中有清代官员出行时用的“肃静”、“回避”木牌子,还有官员戴的红缨尖顶的顶戴花翎,以及祖父薛占魁用过的硬弓。
清代咸丰、同治、光绪年间,薛家祖孙三代连续出过3文1武4名进士。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薛宝辰(1850~1926),他原名秉承,1899年考中进士,清宣统时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文渊阁校理,学识渊博著作颇丰,辛亥革命后他便闭门谢客,并著书立说,《素食说略》为他所著的最后一本书。武举薛占魁是薛志英的祖父,他曾在广东任职,在当地解决了积压多年的民众纠纷,深受民众爱戴。
过去,寺坡村中有薛家祠堂,每年清明和十月初一,薛氏后人都要在此祭祖。除此之外,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挂上“神轴”(族谱)进行祭祀,薛志英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记得每年年三十,我家总要在过厅中挂上神轴,贡上果品菜肴,大年初一从长辈开始,全家人分别祭拜。过年期间,村中远房后辈也要来拜年,在神轴前一边喊我家老人的称谓,一边叩头,以此表示祝福之意。”